動保青年介紹
王作城
就讀於台大中文系三年級,曾在2015-2016年擔任台大動權社社長,現正為了推廣動物權利、環境永續持續努力。
無論東方或是西方,動物園最初皆是為王公貴族私人賞玩之用。在古埃及,最古可溯至3,500年前;中國古代最早可追溯至春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中記載:「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簡而翻譯之:鄭國有「原圃」,就跟秦國有「具囿」一般(這裡的「原圃」跟「具囿」都是古代動物園之名),我養麋鹿來充實我家後院。證實當時已有養動物供王公貴族娛樂之風。
上面這些,看起來都沒什麼,對吧?但有天,筆者為了一堂社課,在網路上搜尋有關動物園的資料時,找到了下面的東西。
隨著時間的演進,動物園裡住的動物種類愈來愈多,裡面住的動物也愈來愈「特別」。
阿茲特克帝國的蒙特祖馬二世一如其他王公貴族般有自己的動物園,裡面自然也有各式各樣的珍禽異獸,但還多了一樣東西:人類。他的動物園裡,關了侏儒、白子,還有駝背的人,這便是現在我們所知「人類動物園」之雛形。
然而,第一個「現代」的人類動物園,出現在1835年的2月25號,由P.T. Barnum所「展示」的Joice Heth。當時打出來的廣告是:「活了161歲,曾服侍過George Washington父親,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珍寶。」(當然,這只是噱頭)
之後,「人類動物園」,不僅在美國,更是在歐陸「大行其市」。裡面所關的,多是非裔家庭,而被當作「珍禽異獸」對待,自是出自「白人至上」之種族主義。
當然,這樣極端種族歧視的行為,很難見容於世間,二次大戰時,便逐漸被廢除。諷刺的是,第一個廢除他的,是希特勒。最後一個人類動物園,則出現在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世界博覽會上。
如果以上的內容,會讓你感到不適、不安,甚至憤怒的話,那離我們很近,甚至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的動物園,又與以上所述有何差別?
「人類動物園」,是白人由自己的種族為中心,歧視其他種族而出現;現代動物園,則是人類以自己的物種為中心,歧視其他物種而出現。一為種族歧視,一為物種岐視,兩者實無分別。
誠然,動物園或有「教育」之用,也時常是國小、國中的校外教學場所(但平均每名遊客只在告示牌前待三十秒至一分鐘旋即離去,筆者對此「教育」意義存疑);動物園或也有「保育」之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無尾熊派翠克在園內活了相當於野生無尾熊的兩倍壽命,無可否認。
但如2014年哥本哈根動物園將一頭活生生的長頸鹿安樂死,分食給園中獅子,其理由是「可能會近親繁殖,但不願施與避孕措施,因園方認為讓動物自然交配繁殖是重要的。」然而,若已知會有如此可能,為何不施與避孕措施?此外,「物種圈養保存」最重要的目標即是讓動物回到自然棲地,但圈養本身卻會讓動物失去適應棲地的能力,因此野放何其困難,成功案例何其稀少。
追根究柢,動物園之本質,不過就是把動物當作賺錢之工具,萬能搖錢樹(就如柏林動物園數年前的動物明星北極熊「努特」,長大後失寵,旋即推出另一隻「雪花」一般),這樣的作法,與百年前「人類動物園」的商人何異?皆以其他的生命為工具,將其化為自己賺錢的手段,就其所以,不過是「歧視」二字。
誠心希望,莫再有動物園,莫再有任何歧視。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而那個世界,眾生平權。
動保青年如何改變台灣動物處境?
關懷生命協會舉辦之第八屆大動連年會「改變台灣動物處境」,為一前瞻性的動保青年論壇,邀請青年共同關心與改變動物處境。動物園的歷史非常久遠,它的存在意義也受到不少討論。人類動物園曾經盛行,卻在今天因為人權考量早已消聲匿跡,那麼,我們是否能期待進一步打破物種歧視,讓動物園內的動物或得應有的對待?
更多故事與活動詳情請見:大動連報名網址、動物福祉系列活動、懶人包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本文轉貼自2017/07/19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animalprotection/7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