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3月17日假立法院舉辦「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頒獎典禮,今年分別由(依筆畫順序)文魯彬、徐光蓉、釋昭慧三位獲得。其中釋昭慧法師是本獎設置九年以來第一位動保人士。
擔任評審主席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從2017年開始頒發,主要鼓勵並肯定資深環運人士的付出與貢獻,以及對環境保育議題長期推動有傑出成就者。條件資格非常嚴格,要從事環境與生態保育運動二十年以上,有特殊貢獻者,足為後輩之楷模者。以下為今年三位得主之事蹟。
為環境永續奔走,護山海共生的律師—文魯彬律師
文魯彬出生於美國,2003年創立《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培養環境永續倡議人才及關心不當開發案:從太魯閣族反亞泥還我土地、針砭焚化爐政策、護衛國土安全反對興建蘇花高/北宜直鐵/陽明山保變住6之6案;省思產業政策,狀告中科三期、反國光石化;追求能源轉型正義,監督離岸風場開發及天然氣接收站(三接、四接、五接)的不當擴張。而對於台灣白海豚保育行動也付出許多心力,擬訂民間版的白海豚復育計畫; 並注入資源於鹿港的「台灣白海豚媽祖宮·粘錫麟紀念館」致力於海洋環境教育基地經營。20多年來台灣重大開發案無役不與,追求人與環境的共生共好。文魯彬對環境永續理念的實踐,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真正把台灣鑲在心上的人。
為氣候正義發聲,促能源轉型的學者—徐光蓉教授
徐光蓉教授是國立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長期致力於環境保護與政策研究,對國內外環保、空氣污染、核電、電價、節能、氣候變遷等議題有深入見解。自1995年起,徐教授積極參與反對台南七股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反「拜耳TDI設廠」與反國光石化等運動,撰寫多篇環保文章及「溫室效應完全自救手冊」和「虛幻的石化王國」等著作,影響層面極大。徐教授曾擔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召集人及會長,近年來她關心國際減碳情勢與能源發展,參加媽媽氣候行動聯盟與相關團體在各地舉辦多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也積極推廣再生能源及環境教育理念。徐教授對環境保護的貢獻卓越,令人讚嘆!
為萬物平權奮戰,護生命尊嚴的法師——釋昭慧法師
集宗教家、學者、社會運動等多重身份於一身釋昭慧法師,所創立的「關懷生命協會」,是台灣第一個集結了公眾力量,致力於推動生命的尊重和保護的人民團體。昭慧法師關注並提倡「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環境倫理思想,串聯國內的動物保護與環保生態團體,共同組成「生態保育聯盟」,透過立法、教育、動物援助以及各種適時行動,努力拯救動物免於囚禁、虐待、遺棄、傷害、殘殺或滅種的悲慘命運,是台灣社會從事生態保育與動物保護運動的重要先行者。從動物保護切入的反賭馬到環境保護的反核、反博弈公投,再到人文關懷的性平議題,昭慧法師長期投入台灣社會運動,並開拓不同領域,只要是被體制邊緣及打壓的弱勢,都以佛教慈悲為懷,不顧強權勢力為弱勢積極發聲,是台灣正義與慈悲的象徵。
本次獎座是由長榮大學文創學程副教授黃錦堂設計,創作理念是是由生活中常見卻易被遺棄的玻璃瓶物件,回收重新塑造而成。呈現了環保回收材料設計與再生價值。形式上保留了瓶身的形態與流動的質感,透過噴砂技法呈現出獨特的肌理,光線透過時呈現柔和而溫潤的質感,使其宛如珊瑚白化環保議題,提醒我們資源循環與環境保護的迫切性。
本次擔任審查委員有:何宗勳(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椒華(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李騏廷(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陳瑞賓(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董事長)與洪碩辰(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員)。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曾在2008頒發環保貢獻獎給粘錫麟(歿)、2015年頒給林聖崇。從2017年正式設立「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當年得主為施信民、徐仁修、陳秀惠、陳椒華、歐瑞耀與賴芬蘭(歿)。2018得主:文海珍、高成炎。2019得主:黃安調、洪輝祥。2020年得主:張豐年、方儉、徐世榮。2021年得主黃煥彰。2022年得主:陳曼麗、洪箱(歿)。2023年得主:吳文通、黃提源、楊桂英。2024年得主:吳麗慧、謝和霖。
新聞聯絡:何宗勳0920-329-493 Line:hehe7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