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聞稿】勿忘動物苦難~動團10大救命訴求

近年來政治紛擾,處於弱勢的動保議題更被邊緣,只能淪為議事堂上裝飾門面的花絮,切入實際改革卻步履蹣跚。但是,動物苦難不能等,悲劇還在全國各地發生。立院新會期開始,動保團體盤點十大迫切議題,召開記者會,呼籲立委能在繁忙公務下撥點時間,關心動物苦難!

十大苦難議題分別是:讓遊蕩犬能回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為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終結違反動福籠錬犬、改善非犬貓收容福祉、規範非犬貓繁殖買賣、殘忍海上賽鴿要落日、動物展演政策要精進、禁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

   立院開議,11日動保團體群聚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公布「勿忘動物苦難,動團10大救命」訴求。

動團提出十大動物苦難議題口號,分別是:讓遊蕩犬能回歸家庭、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多元寵物要三級分類、為友善環境管理滅鼠藥、終結違反動福籠錬犬、改善非犬貓收容福祉、規範非犬貓繁殖買賣、殘忍海上賽鴿要落日、動物展演政策要精進、禁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

   全程出席記者會的立委有國民黨籍的呂玉玲、王育敏、洪孟楷、羅智強和張智倫,民眾黨派出黨團副主任陳思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則是在會前就到場和動團交流,此外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和國民黨立委謝衣鳳、民進黨立委吳思瑤都由國會助理到場參與。隸屬經濟委員會的呂玉玲表示,將督促農業部提出符合與時俱進原則的相關法案;王育敏則支持動保行動社區化,盼能推動社區犬;洪孟楷坦言動團的10大訴求多數非關修法,而取決於中央部會的態度立場;羅智強調國民黨團全力支持這些訴求,並期望執政團隊能看到動物的苦難,聽見動團的心聲。

動團痛批中選會麻木不仁、沒人性

  首先發言,去年底被中選會否決兩個動保公投提案代表,第一案「禁止海上賽鴿公投」領銜人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吳羽心,她痛批中選會否決公投的理由無法讓人接受,無事動物苦難與生命。在行政機關數十年冷漠無視下,上百萬隻賽鴿葬身海底,動保團體透過自力救濟力量發動公投,要成為政府後盾,中選會的否決,凸顯政府無能不願意更積極處理,也讓成千上萬賽鴿繼續葬生大海。動保團目前除了繼續進行行政訴訟外,後續將會擴大抗爭力道,讓政府更勇於面對海上賽鴿所衍生相關動保、環境、公衛與公安問題。

殘忍獵具傷動物 動物苦難官員能感同身受嗎?

   長期關注山豬吊、金屬獵具等對動物造成無法逆轉的危害,也發起國發會提點子、參與「源頭禁止山豬吊公投」動督盟反金屬獵具小組召集人柯元傑,同樣該案也被中選會駁回。柯元傑引用監察院 2024 年報告指出:「近五年只有少數原住民申請使用山豬吊,其餘皆為非法使用。」大量山豬吊未經申請便濫捕濫殺野生動物,近五年已殘害19隻臺灣黑熊其中6隻死亡、石虎7隻5死、長鬃山羊、穿山甲等,根據蒐集資料統計近五年已超過一千例動物傷亡!美其名是為了預防農損,但實際上猖獗的濫捕私宰販售野肉,各地⽅主管機關對濫用情況束手無策。剛三讀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育法》修正草案,為農損防治和原住民狩獵依然可以被例外使用,只是將山豬吊替換成仿造日本規格之「改良式獵具」,但兩者幾乎⼀樣、壓力踏板限位器未有完整測試防止誤捕其他動物、日本也證實無法完全預防誤捕黑熊,推行五年來動物傷亡有增無減。柯元傑呼籲,台灣應跟上國際腳步,加強立法及管控,推廣更加人道和有效的動物防護措施,確保社會發展、農業經濟和動物福利以及生態平衡的兼具,以多元人道方式解決人多元與動物的衝突。

非犬貓小動物水深火熱苦難 政府看見了嗎?

   台灣愛鼠協會理事長張勝鬘表示:台灣動物保護意識雖逐步提升,但非犬貓動物的苦難仍被忽視。在缺乏買賣規範與飼主教育的情況下,業者不須承擔販售責任,使大量小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遭到棄養、虐待甚至非法銷毀。多年來,台灣愛鼠協會已救援數千隻遭遺棄的寵物鼠,並接獲無數業者違反動保法的檢舉,但各縣市政府的動保資源嚴重失衡,非犬貓案件往往被忽略,最終只能依靠民間團體接手救援,也沒有足夠的行政量能管理違法業者。張勝鬘呼籲政府應正視「改善非犬貓動物的收容與福祉」與「規範非犬貓的繁殖與買賣」兩大課題。令人遺憾,這樣呼籲喊了數十年,中央與地方支援挹注還是非常有限,去年底動保團體召開「鳥、鼠與刺蝟動物福利調查」,地方不到三分之一關注,令人遺憾。

被忽略籠鏈犬 社區動物的地獄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播出該團體田野調查「籠鏈犬影片」,一雙雙孤苦無依的眼神令人揪心與心痛,台灣各地不少飼主將同伴動物當工具使用,案件中的環境髒亂、食物腐敗、鏈子過短的「動物地獄」,讓牠們生不如死,比浪犬還可憐。林憶珊表示,從2021年屏東比特犬致命攻擊事件,到2024年秋田犬導致兒童重傷的案例,這些悲劇背後的共通點皆指向一個核心問題:涉事犬隻皆處於長期鍊養狀態。就台灣目前四處可見惡劣環境的籠鏈犬狀態,主管機關應將《犬隻飼養與照顧指南》納入執法參考,為動物稽查人員提供明確的執法依據,例如一天的籠、鏈以外的活動時間需要多久?建議推動部份標準的法制化,以確保《動物保護法》第五條能有效落實。

錯誤老鼠藥政策 傷害動物與環境深遠

  林憶珊提出另一個呼籲,許多縣市的環保單位依然會以病蟲害防治的經費採購滅鼠藥,提供給里長,廣發給民眾免費索取,民眾以「免費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囤積及廣放毒餌,造成犬貓及老鷹等被毒害事件頻傳,甚至引發人類中毒案例。根據研究,有60%的猛禽肝臟檢體中驗出毒鼠藥,石虎與獼猴的死亡案例也多次被證實與毒鼠藥相關,顯示這類毒素已進入食物鏈並威脅野生動物族群。地方政府應停止用公費發送滅鼠藥採購標案,擴大防鼠宣導,推動人道與環境友善的防治方法,真正實現與生態共存的目標。

動物展演 人類快樂建構在動物身上

   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周瑾珊語重心長表示,動物展演場所是許多父母帶著孩子與動物近距離互動的場域,背負著教育民眾的使命,卻依然存在許多品質不良、非法的場域,不僅讓動物飽受痛苦,更是動保教育最壞的示範,動團提出以下三點呼籲:一、禁止動物表演。二、全面盤查。三、總量管制以及飼養標準。應儘速訂定各種動物的飼養標準要求業者遵循並作為查核標準,以提升動物福利及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全國動物展演場所應採取總量管制,主管機關才有足夠量能管理好,而非流於形式的管理,讓動物長年飽受痛苦。

本島五縣市遊蕩犬逐年上升 縣市首長勿輕忽

   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王唯治表示,根據農業部資料,零撲殺前 1999 ⾄ 2017 年 18 年間,流浪狗到收容所 12 天就無差別撲殺至少124萬隻。導致民怨四起,民眾為了拯救⽣命,不斷領養即將被撲殺流浪狗,導致有數百間⾮法民間收容所產⽣,又創造出更多社會問題。2017 年正式實施零撲殺(但⽼殘疾依照動保法,經多⽅評估許可仍然可以安樂死),政府開始積極投⼊資源改善公⽴收容所,讓過去與民間對抗,變成合作。積極源頭絕育等宣導與政策。

   經過多年努⼒也逐漸看到成果,如果根據過往⼀年平均撲殺近四萬隻⽑⼩孩,2017 ⾄今⼋年,如果不作為,現在應該有近三⼗萬頭流浪狗。但⽬前經查,⾄ 2024 年遊蕩⽝只剩約14 萬頭,代表成效有出來。然而遺憾,目前還是有三分之一縣市:台南市、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臺東縣與離島金門縣跟連江縣,遊蕩犬逐年上升,代表首長並沒認真關心。魚油少數縣市遊蕩⽝問題,造成⼀些問題被過度放⼤,因此更積極政策應該推出,我們認為政府應該透過公私協⼒,明確制定無主遊蕩⽝逐年下降 KPI。同時對⼀些縣市不降反升,應該強化輔導機制。

動物保護行動社區化 政策串接才能一勞永逸

   世界愛犬聯盟台灣總代表呂幼綸表示,中央與地方政府行政量能不足,絕對不能本位主義,應該將最接地氣村里長與社去發展協會連結起來。「社區犬」、「社區貓」嗎? 社區共養流浪動物並不是國外獨有,台灣早自80年代起就有街坊鄰舍共同安置流浪狗的成功案例,而桃園中聖里現今更是知名的「人貓共存友善社區」,存在著許多社區貓,至於社區住戶能夠接納流浪動物,及打造友善動物社區的關鍵人物,就是里長。

   從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連盟舉辦的「友善動物村里長獎」歷屆得主的事蹟來看,村里長不僅能照護和送養流浪貓狗,還能進行家戶調查,確認毛小孩有無植入晶片和打疫苗,此外還能宣導動保觀念,甚至協助復育保育類野生動物。

   然而想要讓更多的村里長投入動保事務,發揮在地力量,還是需要借助政策,所以我們呼籲農業部仿照「社區營造」和「地方創生」的政策模式,給予一定的資源和獎勵,鼓勵村里長及社區公民團體挺身而出,以落實動物保護行動的社區化。

會議資訊:

會議日期:2025年3月11日(二)10:10-10:40

會議地點:立法院中興樓102會議室

合辦單位: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關懷生命協會、世界愛犬聯盟、台灣愛鼠協會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臺灣刺蝟照護推廣協會、台灣鳥類救援協會、鳥語獸躍

會議流程:10:10記者會開始:介紹與會貴賓、呼口號、合影

10:15動保團體代表針對10大動物苦難發言

10:30出席委員發言

10:50出席團體補充發言、媒體提問

動保團體:王唯治(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理事長)

張勝鬘(台灣愛鼠協會理事長)

呂幼綸(世界愛犬聯盟台灣總代表)       

周瑾珊(關懷生命協會副執行長)     

林憶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      

吳羽心(台灣鳥類救援協會秘書長)   

柯元傑(動督盟反金屬獵具小組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