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4日於屏東縣高樹國小,一、二年級的同學齊聚一堂,聆聽以動保為主題的品德教育課。感謝法聞法師、地柏法師的邀請,由關懷生命協會講師蔡育琳分享講題:「狗、貓、石虎、獼猴,保護動物怎麼做?」希望有養狗貓的飼主盡到責任,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同時也保護野生動物。
兩位法師在校義務推動品德教育、動保教育十多年,他們認為國小是建立基礎的最佳時期,只要能培養同學們的道德觀,讓善念深植心中,對動物、環境都會有愛護之情,也可能影響家人親友,促進社會對生命的尊重。
高樹鄉位於屏東平原的東北端,居民大多務農,種植鳳梨、蓮霧、芋頭、花卉等,有不少人養狗看家、看果園,路上常見放養的狗貓,但在鄉內沒有動物醫院,當狗貓生病時,可能會被棄養,而且沒結紮的話,就生出更多流浪狗貓。要如何改善這些情況,除了主管機關、動保組織的努力,教育推廣也是重點。
「放養是什麼意思?」講師提問,有同學回答得很清楚:「有人照顧但是沒有照顧得很好,讓狗自己出去回來。」無論是放養、棄養或走失的狗貓,除了可能跟人類產生衝突,也可能造成野生動物的傷亡,還有傳染病、生存資源競爭等問題,因此飼主責任、妥善照顧都很重要。
透過影片「好想要回家」,我們看到在高雄的壽山上,有一隻小山羌迷路了,遇到一隻熱心的台灣獼猴,幫助牠尋找回家的路。沿途中,他們遇到的動物包括:狗、寄居蟹、五色鳥、老鷹、白鼻心、蝙蝠等,也看到山上的多種環境,有不同動物和植物居住。
其中,糞金龜以糞便為食,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很臭、很噁心,但每個生命都有存在意義,糞金龜就像是大自然的清道夫,也是生態平衡的關鍵一環。最後小山羌發現,整片森林都可以是牠的家,而狗兒也回到飼主家,結束了流浪或走失的旅程。同學們聽完說明了解到,同伴動物的家就在飼主家中,野生動物的家則是大自然,其實在城市中也會看到,而我們該做的就是與動物和平共存。
石虎是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全台估計約五百隻,牠們需要廣大的生存空間,卻處處有危機。台灣獼猴目前沒有滅絕風險,但是常見人猴衝突的新聞,其實獼猴比人類更早來到壽山,因為山林不斷被開發,牠們的生存壓力變大,狗貓也是威脅因素之一。
對於同伴動物,我們可用領養的方式,給流浪狗貓一個家,不放養、不棄養;對於野生動物,則是不打擾、不餵食、不傷害,學習相關知識,保持安全距離,保護環境與大自然。
家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地球是人類的家,也是動物和植物的家。如何保護狗、貓、石虎、獼猴?這是學習單上的提問,留待同學們思考回答,學校還安排了徵文比賽,以課程內容為主題,讓大家寫文為動物發聲。
課程最後,同學們一起為動物祈福,喊出口號:
我愛毛孩兒,對同伴動物不離不棄,
我挺野孩兒,對野生動物勿驚勿擾,
保護動物,尊重生命。
課程只有短短一小時,講師蔡育琳卻能感受到,高樹國小的同學們不只勇於表達,也學習得非常快,可見平常的教育成效。在學校老師和兩位法師的引領中,相信孩子們都能培養良好品德,達到知善行善、關懷生命的目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