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野生動物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遠-台東動保扎根教師研習報導

今年第二場動保扎根教師研習營來到台東,主題為野生動物保育,關懷生命協會特別與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合作,課程及參訪內容都深具意義。說到野生動物,對於生活在城市的民眾,可能覺得有點遙遠,不甚了解也無從著力;對於有志於動保教育的夥伴,也可能覺得有些困難,不知如何傳達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到底我們為何要保護野生動物?野生動物與人類有哪些關聯?校園中如何推廣野保教育?關懷生命協會邀請四位專業講師,從知識、思考、行動到生命倫理,在研習中都做了深入討論,希望帶給夥伴們豐富的收穫,將動保種子散播到更多心靈中。

野灣與野保 東部No.1
 

 

第一堂課「野灣野生動物醫院參訪」,由野灣的保育員廖朝盛主講。野生動物救援不只是救援,還有治療、照顧、野放,每個過程都有其專業及困難性。為什麼我們要救牠們?廖朝盛表示,這不只是對生命的憐憫,對環境和研究也有貢獻,在人類、動物與環境之間,健康是一體的、息息相關的。

廖朝盛說明,以往野生動物救援的單位,有台北市立動物園、南投特生中心急救站、屏東科大野保收容中心,若在花東地區出現受傷案例,不管北送或南送都非常費時。2020年8月野灣開院,成為東部第一間野生動物醫院,過去一年共救援217隻野生動物。2022年,野灣的規畫是加強推廣教育、野外與疾病研究,同時改善救傷復健的流程,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參訪野灣醫院的過程中,廖朝盛為大家介紹醫療室、手術室、住院部、教育迴廊等,為了不同動物的習性,要準備各種飼料和食物。戶外有一台野生動物行動醫療車,有些動物容易緊張,運送過程對牠們來說相當煎熬,醫療車就有如小型醫院,在運送的同時給予妥善的安置空間,提供動物安全舒適的醫療與運輸環境。

為了生態研究,在某些野生動物野放時,研究人員會給牠們戴上追蹤器,廖朝盛特別說明,廣原小熊Mulas的追蹤器設定在一年後脫落,即使設定失敗也不必擔心,因為項圈上有一段特製材質,會隨著時間風化脫落。另外有些野生動物因傷勢嚴重,無法回到野外生活,生活品質也很差,這時就要考慮安樂死。對於安樂死的評估,野灣也在設定自己的標準,動物福利是主要考量。

 

 

第二堂課「有你相挺,重返山林-我與野生動物的距離」,由野灣的環境教育專員詹欣穎主講。野生動物其實離我們不遠,山林和市區都是牠們生活的範圍,雖然早已立法禁止獸鋏,卻還是經常出現。野生動物面臨的威脅包括:非法陷阱、遊蕩犬貓攻擊、路殺、窗殺、走私買賣、不當干預,以及民眾私養。

詹欣穎也介紹了廣原小熊Mulas,2019年7月27日在台東縣海端鄉廣原村發現的牠,是一隻失親的台灣黑熊,由野灣照顧並進行野放訓練,2020年5月16日重返山林。此外還有一些台灣黑熊的知識,很適合做為教育宣導,例如:

  • 台灣黑熊不會冬眠,因為秋冬也有食物可以活動,但會花很多時間睡覺。
  • 黑熊的排泄物中有果實,可幫助播種,維護森林生態平衡。
  • 在野外遇到黑熊,我們應該爬樹躲避嗎?黑熊很會爬樹,所以這一招沒用,保持安全距離,慢慢離開就好。
  • 看到黑熊中了陷阱,如果我們貿然靠近,可能會嚇到黑熊,自己也可能受傷,因此應保持距離,避免驚擾黑熊,並通報相關單位。
     

詹欣穎介紹,遇到受傷的野生動物有幾個基本原則:1.觀察環境、保護自己;2.小心捕捉、適當安置(最好請專業人員協助);3.連絡後送單位(紀錄資訊、動物種類、地點、現場狀況)。若看到幼鳥在路邊,可以先等待一下,看鳥媽媽會不會回來,除非有明顯外傷或精神異常,才需要介入救援。依照野灣的經驗,有40%的幼年動物無法在人為環境中順利成長,也無法達到野放條件。

詹欣穎表示,人類與動物的關係很多元,野生動植物如果消失,人類也無法存活,因為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讓野生動物在野外自在生活,發揮維繫生態平衡的功能,才是尊重生命的表現。

 

校園與生態 處處是學問
 

 

楊懿如任教於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蛙類30多年,是台灣第一位蛙類本土博士,也是「台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創會理事長。這次她的講題是「以蛙類為例-談如何在校園進行環境教育」,先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1960年代,楊懿如在新北三芝的鄉村長大,從學校、住家到四周環境都有動植物,每天都在大自然中學習。

楊懿如說,小學老師教會她兩件終生受用的事,一是觀察,寫下自己看到的東西,二是藝術,欣賞大自然的變化。楊懿如認為小學階段很重要,孩子的探索好奇心最強,我們教的就是埋下種子,讓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一輩子都會記得大自然之美,老師不只是教導知識,更是啟發學生跟動物相處的態度。

楊懿如介紹了多種常見的青蛙,也提到小青蛙成熟後會回到原本的地方,如果能把校園的棲地保護好,青蛙每年都會回來繁殖。「我想把這些知識傳播出去,以活潑有趣的方式介紹台灣的蛙蛙。」她的著作包括《賞蛙呱呱叫》、《台灣蛙類與蝌蚪圖鑑》等,此外她也分享幾個相關網站:蛙蛙世界學習網兩棲類資源調查資訊網台灣野生動物之聲

 

 

在教學或研究的時候,要不要抓蛙?某次活動中,有小朋友問:「牠會不會痛?」楊懿如當下感到震撼,因為她以前沒想過這問題,後來就盡量不抓了。同伴動物可以親近,野生動物要保持距離,安全第一,楊懿如說,在她所知道的被蛇咬傷的案例中,大部分都是人去抓蛇、招惹蛇所造成。她不贊成抓野生動物來養,只要觀察就好,如果在特殊情況下,野生動物變成同伴動物,應重視動物福利,布置多元環境,並安養到最後。

提到以動物做教學的問題,楊懿如舉例說,有一陣子教科書鼓勵養蝌蚪,書商因而採購蝌蚪,結果是牛蛙的蝌蚪,需要1~3年才長大,學生還沒把蝌蚪養大就野放了,變成外來種問題。對於外來種,她認為需要全民的共識與配合,包括隔離檢疫、棲地改變、協助教育宣導,若要移除應由專家帶領,以免誤殺。

有些人會把外來種汙名化,覺得外來種就是不好的,楊懿如強調:「我們是為了原生種,才移除外來種,動物沒有錯,錯的是人類。」她認為人也是生態系統之一,要如何跟其他生物和諧相處,可依照不同情況考量,師生一起尋找答案。

 

 

最後一堂課「動物議題課程的可能」,由山夢嫻(珍古德實驗教育機構課程顧問)主講。山夢嫻有豐富的生態研究及教學經驗,透過視訊課程,分享了多種教學技巧、課程設計與轉化、教學實踐與反思等。

山夢嫻強調,人類健康、生態系健康、動物健康是一體的,並介紹都市生態學的觀念,其實我們在都市、校園也能進行動物觀察,成為公民科學家。在教學上,山夢嫻建議可做跨領域連結,把握每個議題的教育機會,帶動科學與人文的整合。課程之後也可延伸行動,讓學生思考:「我們能為動物做些什麼?」例如讓學生為動物做講解、維護校園內的自然棲地。

在教師的社會參與方面,山夢嫻以自身為例說明,包括寫文投稿、設計教案、擺攤參加活動等,並打造學校、社區、社教機構的共學園。老師可能有自己的立場,但也需傾聽學生的聲音與思維,即使老師並非自然生態專業,也可以跟學生一起尋找答案,吸收更多科學知識,以進行價值澄清、哲學思辨。

山夢嫻分享了許多教學資源,舉例如下:

課程最後,山夢嫻引用珍古德博士的名言與大家分享:「惟有了解,才會關心;惟有關心,才會行動;惟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
 

學員心得分享
 

 

研習過程中,有多位夥伴提出問題討論,包括野生動物的安樂死、外來種的移除、流浪犬貓與野生動物的衝突、人類對野生動物及棲地的影響等。這些涉及生命倫理的議題,很難在一時間取得共識,但也是一個思考和學習的機會。

鳥語獸躍調查員林婷憶表示,「聽完講座,我才知道除了醫療,更多的心力是在復健階段,最後才是野放。」在復健階段,必須經過長時間訓練,確認動物具備「避敵、覓食、行為能力」才能重返山林。

當環境、動物因為許多人為因素遭到破壞,我們又能做什麼呢?林婷憶認為,我們應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就如同課堂上的宣導「不買、不撿、不養、不抓、不打、不需害怕」,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關懷。

兒童文學作家洪佳如說,透過野灣第一手的救援經驗分享,讓她知道野生動物所面臨的困境,並明白當自己遇到狀況時,該如何以正確方式向動物伸出援手,還可以近距離看到野灣的設備與空間,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此外,洪佳如也向楊懿如教授提問,該如何引領孩子對移除外來種的想法?「楊教授提醒大家,帶領孩子時,記得不要污名化外來種。這一點對我有很大的幫助,提醒自己不要以人類中心的立場看待萬物,而是多一分了解與同理。」

 

 

蔡永恬任教於新北市立桃子腳國民中小學,身為童軍老師,她常帶童軍團到野外活動,看到很多學生喜歡親近大自然,卻在無意中做了破壞環境的事。近年來Discovery播放很多求生系列影片,有學生在第一堂課就問她,何時要教他們做陷阱狩獵,讓她驚訝於影片對學生造成的嚴重影響,也讓她逐年增加環境教育、LNT無痕山林、動保及野保的觀念。

蔡永恬表示:「這次實地參訪野灣,聽到第一線工作及救傷經驗,還有楊懿如教授介紹的蛙類知識,這是我第一次知道蛙類的種類與不同叫聲。山夢嫻老師的課也受用無窮,課程與活動講解非常仔細,剛好今年我們學校開設動保社團,也能把這次學習的資訊帶回去分享。」

教育需要長久耕耘,關懷生命協會多年來舉辦教師研習,分享各種動保教案及教學資源,目標就是希望從教育著手,讓孩子學習尊重生命、愛護動物,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經過這次研習可以發現,野生動物與我們的距離並不遠,無論是在山林或城市的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付出心力,期待人類與動物、環境達到健康一體的生活。

 

推薦閱讀:

野生動物兩棲調查與保育行動(作者:楊懿如)

2019動保扎根教師研習野生動物專題(第一位講師為山夢嫻,內有影片)

繪本中的動物角色(講師:洪佳如)

捨近求遠的保育工作─貓熊vs臺灣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