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流浪動物作為一項社會議題

「我們要怎麼幫助動物?」

「可能是不接觸他們吧!」

10月14日,我在關懷生命協會、歐巴桑聯盟、和東吳難容社合作的「流浪動物概論」講座開始時提了這個問題。不接觸的確對許許多多被人類壓榨利用的動物來說是一大福音,但貓貓狗狗可能就不只如此了。他們與人類共生了千年之久,甚至近代家犬已被培育出數百個品種。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接觸可能會更像遺棄。因此愛心人士們餵狗、救狗、養狗、送狗,就為了讓狗兒能有個棲所。而更隱微卻影響深遠地,也有些人透過法律與行政倡議、扎根教育等方式改變這個社會。

台灣社會在1999年以前對於動物是沒有法律規範的,流浪貓狗滿街跑,那時衛生條件差,人們認為這會帶來疾病,便希望政府抓走。當然那時也沒有專管動物的單位,清潔隊便在垃圾場一角擺上些籠子,專收這些「會逃跑的垃圾」。根據關懷與英國動保組織做的「犬殤」調查報告,籠位滿了犬隻開始互食、或曝死淹死以換取新的空的籠位,這些驚世駭俗的狀況一直在發生。因此1999年制定動保法,包括需要獸醫師執行的「撲殺」流程。

於是擔子便落到了獸醫師頭上。這些從小喜歡動物的獸醫師,進到收容所的每日工作卻是撲殺犬隻,加上台灣社會普遍對於生命的看法偏向「好死不如歹活」,讓他們倍感壓力。這樣以空出收容所裝新狗為目的的撲殺,其實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徒增冤魂。2013年關懷出版「讓牠活下去」說帖,點出「零撲殺」的願景;電影「十二夜」上映,喚醒大眾意識。同伴(或說流浪)動物一下子成為非常熱門的社會議題,並在2015年1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刪除撲殺條文。

綜覽台灣的犬隻狀況,家犬約有170萬隻,流浪犬14萬隻,收容所籠位卻只有7300個。家犬沒辦法飼養變流浪犬,流浪犬被抓進收從所,收容所再努力的送養狗狗,這便是同伴(流浪)動物每日的風景。要減少流浪犬數目,讓這麼多狗狗都有個溫暖的家,實在難以一蹴可幾,但我們還是試圖針對每個部分做些努力。落實家犬的飼主責任是重要的,完成晶片登記、絕育、以及施打狂犬病疫苗。從數據可以看出,台灣家犬的晶片登記數從2011年的40萬到2019年的120萬,努力做我們可以期望在2023年達到100%登記率,實現完全的寵物管理。

而從近幾年溪洲與學甲針對新建收容所的抗爭不難發現,許多地區對於收容所的印象都還停留在十多年前,收集「會逃跑的垃圾」的垃圾場。要改變收容所是鄰避設施這個問題,恐怕需要更長遠的教育與溝通,也因此流浪犬近乎只剩絕育一途,「讓痛苦到牠為止」。在這個脈絡下又分為短期專案的大絕育,以及長期的TNVR入法兩個倡議路線。至於剛剛談到的收容所,為了發揮他送養狗狗的功能,近幾年紛紛改建美化,增強內部的動物福利與教育功能,縱然如此,還是得面對基地位於偏遠地區甚至垃圾場旁,無法方便接觸人群的大問題。

流浪動物問題十幾年的纏鬥,雖然沒有完滿解方,我們卻也夠感受到許多進步。社會氛圍的差異,學童對於動保教育的接觸。流浪動物作為一項社會議題,仍需你我的關心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