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9國際遊蕩犬族群管理研討分享會

  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以及台灣獸醫外科專科醫學會共同主辦,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中華動物福祉國際交流協會、關懷生命協會協辦的「2019國際遊蕩犬群管理研討分享會」在12月7號、8號登場,為期兩天。這是台灣第一個針對遊蕩犬隻族群管理的國際研討會,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表示,在參與ICAM(國際同伴動物管理聯盟)所舉辦的第三屆國際人道犬隻族群管理研討會中收穫頗豐,希望能將這些知識帶回台灣,為台灣的動保界注入新的能量。

由大都市圈為單位實施的完善絕育回置計畫

  Robert Smith是一個喜愛動物並且具有豐富人道關懷精神的實業家,他在拓展事業版圖的時候意外發現流浪狗龐大的數量及可憐的處境需要立即採取行動,於是他用自己的談判手腕及數學頭腦,開始研究及實行最有效率的幫助流浪犬的策略,並且現在已經成為東歐犬隻族群管理方面的重要意見領袖。
  Robert Smith表示,土耳其犬隻過量以往都是以捕捉撲殺為主,但這種作法只能暫時的讓犬隻族群數量降低,過段時間又會回復,不僅消耗大量資金人力,還沒有成效。於是Robert Smith從2005年發起絕育回置(Neuter&Return)計畫,才成功使土耳其犬隻過量的問題改善。而Robert Smith也提到,其實最容易繁殖成功的是有固定庇護所以及食物來源的有主犬隻,所以訪查及教育也是減少遊蕩犬數量重要的一個關鍵。
  提到完善絕育回置計畫的輔助措施,重點在於必須全國性並且由大都市圈為單位實施。以台灣為例,Robert Smith說,東部可以視為一個單位,但整個北部、西部到南部應該視為一個單位執行絕育回置計畫。畢竟遊蕩犬並沒有縣市界線的概念,且為了覓食一天可能行走長達7公里以上之距離,如果絕育回置計畫範圍過小,效果也不會太好。另外針對絕育回置計畫中無法回到街頭的犬隻(年紀過小、傷殘個體等),Robert Smith也獨創完全沒有圍欄的「開放式收容所」照顧終身,但這種方式在台灣由於土地面積過小,因此有實行上的難度。

我們在創造改變嗎?

  下午首先由相信動物協會的執行長郭璇分享在ICAM研討會中所學習到的關於犬隻族群管理進度監測與成效評估。郭璇認為,我們花費時間及心力去提升流浪犬的動物福祉,也透過犬隻族群管理來防止更多狗變成流浪犬,但我們是否應該找尋方式去知道我們的努力有實際成效,並且以此為準來改善我們的方向呢?但在監控與評估執行上仍舊會產生困難,較常見的有三個:資源有限、重視活動本身更甚於成效、沒有時間心力去評估與學習。所以ICAM就製作一個「我們在創造改變嗎?」的指南,幫助在犬隻族群管理執行者能客觀的測量它們的進度。
  這個指南列出八項指標,包含:提升犬隻動物福利、提升犬隻所受到的照護、減低犬隻密度/降低犬隻繁殖力、減低對公共衛生的危害、改善大眾觀感、改善送養中心的表現、減低犬隻對野生動物的負面影響、減低犬隻對家畜的負面影響。並指導如何測量這八項指標。

  接著則由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的法務暨研究部門主任周敬凡分享「人類行為、人對犬隻觀感與犬隻族群管理」。其中介紹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人道社區發展(HCD),一種以社區為中心,目的為創造人道且持續的犬隻福利及管理解方的引導工具。「浪犬的問題通常就是人的問題,所以要處理犬隻問題應該要整個社區共同參與。」另外為了規劃一個能在全球都發生影響力的宣傳計畫,2018年便有關於人類對遊蕩犬的態度與行為的意向調查,分別針對巴西、肯亞、印度、泰國及中國五個國家。而結果也顯示人們雖然有意願做到飼主責任,但真正有執行的比例仍然有落差;並且對有主犬及遊蕩犬的社會觀感仍舊存在明顯差異,也導致了民眾對遊蕩犬的恐懼。

3個月的幼犬幼貓就可以做好絕育手術

  Katherine Polak是FOUR PAWS International東南亞地區流浪動物部門主任,除了積極在各地推動犬貓絕育計畫以外,也持續發表相關著作。這次前來演講也分享她成功推動的大規模絕育計畫。Katherine Polak一開始強調殘忍地捕捉撲殺以及大規模收容的政策是無效的,絕育並且配合公眾教育才是解決遊蕩犬隻過多的有效手法。他提到,在一些佛教國家中,雖然民眾多數都會去餵食流浪狗,但卻不會為牠們做醫療或絕育的處置,導致遊蕩犬隻數量越來越多,而犬群健康狀況卻十分糟糕。而且會有許多人將狗隻棄養在寺廟,他們認為寺廟平常都有接受供養,所以僧侶應該會照顧被棄養在寺廟內的犬隻。但實際上,只有部分僧侶會提供這些犬隻少許食物,也不會有僧侶為犬隻提供醫療或帶牠們去絕育,所以寺廟裡的狗也多數都有皮膚病等狀況。
  Katherine Polak接著介紹獸醫師在犬隻族群管理計畫中的角色,尤其聚焦在絕育手術上。她提到絕育守則:包含獸醫醫學準則、手術及麻醉、標記已絕育動物三項,也介紹了側腹切口手術這個切口位置不同的手術方式。Katherine Polak在演講中提到,雖然很多人認為絕育手術要6個月以上再進行比較好,但其實即使是3個月的幼犬幼貓,只要把握一些原則,例如不禁食超過4小時、術前避免使用酒精、使用加溫的無菌刷洗液等等,幼年絕育是不會對犬貓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的,甚至麻醉恢復及癒合時間都比較短,著實打破一般人的認知。

提高幼犬接種率以及接種後標示有效降低狂犬病傳染力

  新北市遊蕩犬族群調查計畫的主持人洪聖雯講述題目「利用數學模型評估犬隻族群管理以及狂犬病控制」。聖雯將狂犬病擬人化,在會中頻頻與飾演狂犬病毒的聲音對話,增添不少趣味性。聖雯介紹,當我們要看疾病會不會擴散時,要看R0,也就是基礎再生數,代表著一個染病的個體平均會傳染給多少個沒有染病的個體。當R0大於1時,感染個體就會增加,疾病就會擴散;當R0等於1時,感染個體就會維持現狀;而當R0小於1時,疾病就會慢慢地絕跡。而R0與疾病傳染力、個體間接觸率、以及疾病傳染期成正比,若我們想要降低R0,就要從這三個方面下手。而其中提高疫苗接種率能有效降低疾病傳染力,進而減低R0,要提高遊蕩犬隻狂犬病毒疫苗接種率,可以從提高幼犬接種率以及接種後標示兩個方向來做努力。

  台灣之心的形象經理吳家儀則介紹手機應用程式於犬隻族群管理的創新運用。家儀介紹,由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orld Animal Protection)所推出的試驗性APP「Barkyar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個APP利用人們想要達成各種成就的心理,透過遊戲、閱讀文章等方式,加強飼主對於自家寵物的認識與照顧,並引導他們完成絕育、打狂犬病疫苗、植入晶片三大任務。另外,像是WVS所開發的手機APP也能利用手機GPS定位確實捕捉位置,不僅確保工作團隊每日都在預定的區域工作,也能在犬隻回置時確保其回置到正確地點。犬隻的性別、年齡、體態評分、皮膚和健康狀況等都可以記錄在APP中,也可以將晶片號碼紀錄在內,讓團隊能夠監控疫苗注射史、犬隻動態、棲息地改變及族群變動估計等,十分方便。

台灣犬隻族群管理實例

  最後由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壽山計畫專案主任羅仁澤分享他們對於流浪犬族群的管理實例。壽山的犬隻對人比較有戒心,即使是平常會餵食的飼養者,也只能拍到零星幾隻狗在飼養者面前吃東西,其餘狗隻都只敢遠遠的看,等到沒有人的時候才會前來進食。這也造成了誘捕的困難度,台灣之心團隊架設誘捕圍欄在壽山上,並請餵食者把食物放在圍欄裡面,持續一段時間讓犬隻習慣,才有機會誘捕成功並且為這些遊蕩犬絕育。在絕育後,也在成犬身上配置鈴鐺,讓野生動物可以預知威脅,避免遊蕩犬隻對野生動物的傷害。

  相信動物協會則於2017年底設定「北北基遊蕩犬高強度絕育計畫」,執行長郭璇談到,相信動物協會透過家訪、餵養人、網路通報以及動保處通報等四個管道對未絕育的母犬進行搜索、捕捉、絕育及回放,截至2018年底的資料顯示,基隆已經有高達85.6%的母犬絕育,台北除了北投區以外其他地方也有80%以上的母犬已完成絕育,而新北市由於幅員廣闊,且與桃園、宜蘭相接,所以訪查及絕育仍在努力。郭璇也表示,他們預計於2020年3月能夠完成計畫。而台北及基隆的幼犬捕捉量也在這三、四年降低了70%以上,流浪犬的民怨量也降低了一半,足可見這個計畫的確有明顯成效。

  為期兩天的國際遊蕩犬群管理研討分享會正式結束,除了研討會講題以外,在場地的樓下也擺放許多海報,介紹針對遊蕩犬族群所做的研究,而作者也紛紛來到現場,在休息時間為有興趣的人做講解及釋疑。也希望經過這次的研討會,台灣能展開動保的新時代,開始用科學來作為動保的工具,為台灣的遊蕩犬族群管理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