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生命協會6月26日舉辦《打破牢籠》第四次讀書會,內容為第七、八章節– 變形記,由讀書會成員羅嵐擔任導讀。並邀請開設動物福祉科學課程的台大獸醫系助理教授彭仁隆,針對這些動物利用的案例,說明最新的規範和執行狀況。並讓讀書會成員反思我們對動物的了解,或行為研究的極限。本文整理自讀書會成員郭武昌提供之紀錄。
動物到底在想些什麼?
彭仁隆教授提出「同理心≠科學」,人們常對動物帶有主觀的情感投射,有時不見得真正了解動物感受,反而有加深動物痛苦的風險。例如,不同物種相對於人類的感官,有的靈敏,有的遲鈍;對於痛苦的感知,非常可能跟人們平常所認知的想法,是有所差距的。
但郭武昌認為,人類是情感複雜的動物,人類很難不以情感投射的方式來看待動物議題,而且用純科學來看動物議題也會有一點「冷血」。即使在科學還未證明與確定的情況下,若該情感投射對動物的傷害風險評估是比較低時,該情感投射依然有必要性。
動物權利者和動物福利者能合作推動議題嗎?
動機:動權者的思想在光譜上較「極端」,可能是「動物>人類」,或至少是「動物=人類」,動福者則承認人類福祉優先於動物。動權者經常苦惱於理念過高,造成曲高和寡,因此與動福者協調出統一戰線,才能有效提升議題推動強度。然而有些業者會用動福的大旗來掩蓋自己真正的意圖,需要特別注意與釐清。
手段:這並非只是單純動權者與動福者的問題,即使在動權者社群,或動福者社群內,因為對於手段有不同的堅持,彼此經常不服氣。不管是動權者與動福者,想一起努力做事時,要認清放下某些原則的必要性,彼此妥協,才是最難的部分。
然而科學也能夠幫上忙,彭仁隆教授補充皮草或羊毛大衣之所以日漸減少,除了動保議題的推動,更大的功臣可能在於人造纖維的普及,相對於動物性原料,它有更好的保暖與維持功能。
動物園應該或不該有甚麼動物?
羅嵐帶給各位兩本關於動物園的攝影集,介紹黑鯨紀錄片(Blackfish),開啟了最後一段討論。
民眾就是想在動物園看到會動的動物,雖然看影片也可以學到有關野生動物與生態的知識,但人與動物彼此也有相互依賴的渴求(例如養寵物)。而這樣的情感,可能使人更接受所謂「動保觀念」。
但動物園就是會傷害動物,或多或少。而針對現存圈養多代的動物,不太可能在原棲地釋放,因此動物園包括近親交配與動物過剩的問題,只能盡可能在現存環境下,打造「類棲地」與更寬敞的環境。若有必要處理,也應該以減少痛苦的動物福利做為方針。
當然若以動物權角度,較現實且合理的方向是,促進對動物園的轉型。「目前的動物園就是娛樂取向,不用特別用教育當擋箭牌。」彭仁隆教授坦承。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動物園應該或不該有甚麼動物?或是否能成為救傷中心為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