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打破牢籠》讀書會 分享素食經驗

關懷生命協會5月7日舉辦《打破牢籠》第三次讀書會,內容為第五、六章節 – 言與行,由讀書會成員高毓霞擔任導讀。

這兩章講訴了很多各界對「人道」一詞的解釋,不論是以英語辭典內的解釋,或動物產業界的解釋。多數辭典內的解釋皆有提到「善意、憐憫、同情、仁慈」等特性,而若以一般飼養寵物的飼主來說,則會以滿足寵物的飲食、住所、活動空間等來基準。但屠宰業所稱的「人道」均和上述的解釋大相逕庭。

曹君武並分享課外閱讀《新世紀飲食》給讀書會的成員充實新知。之後大家各自分享成為素食者的心路歷程,尚未吃素的朋友則分享這幾次的讀書會對於吃素有無新的想法,由郭武昌彙整羅列如下。

為什麼吃素:

  1. 因為在動權(動福)組織工作,如關懷。
  2. 受到其它組織推廣,如純素30。
  3. 吃素還願。
  4. 養動物跟動物朝夕相處後產生強大情感連結,認為動物是朋友。
     

吃素面對的困難:

  1. 只要過了晚餐時間,素食餐廳就會大量減少,剩下便利超商可以選擇。
  2. 台灣宗教素普及,平價餐館不在少數,但菜色較無吸引力。但也有素食者致力探索更多新形態的的素食店。
  3. 素食者與非素食者共餐的問題:覺得很麻煩或不好意思,減少人際的接觸。
  4. 學校的動物實驗會影響學生,造成心理的麻痺或陰影。前後者會對是否茹素有重大的影響,但大多數人為前者。
  5. 胎裡素者如果家庭茹素,在成長後卻可能因為嚐鮮而開始吃肉。如果家庭吃葷,從小則須面對家庭壓力與自我選擇權的兩難。
     

《打破牢籠》讀書會將於6月26日(三)晚間19:00-21:00再次展開,範圍是第七、八章,歡迎新朋友直接至關懷生命協會辦公室(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2段120號3樓,捷運行天宮站1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加入我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