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8動保大眾講座】都市躲貓貓 - 浪貓監測與生命關懷

關懷生命協會「2018年第二季動保大眾講座- 共享都市‧共同生活」第二場「都市躲貓貓- 浪貓監測與生命關懷」於7月18日(三)舉行,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環境教育機構講師山夢嫻擔任主講人。

都市中有貓、有人、以及其它生物。山老師長期從事流浪貓監測研究,分享所獲得的都市生態紀錄,並帶領學員反思我們與環境的關係,以及如何體現對於生命的關懷與尊重。

將自己定位為都市生態紀錄者的山老師說到:會這樣介紹自己,是在研究都市裡流浪貓的啟發。當初會毅然決然地,以私人研究方式研究流浪貓,是鑑於早期國內剛開始推動浪貓TNR行動時,都是引用國外的數據,缺乏本土在地性的研究。

因此,為了深入瞭解TNR的成效及背後的影響因素,山老師開始在台北植物園進行研究,研究過程結識許多愛貓的民眾,進而成立南海の貓社群,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持續觀察植物園一帶的浪貓族群長達十年。

在這次的演講裡,分享若想進行浪貓的研究,首要任務就是要先能找到貓。因此,山老師準備了很多實地拍攝的照片,用「躲貓貓」的主題方式,讓參與聽眾挑戰自己的眼力,這個小活動讓現場的歡笑聲不斷。活動的最後一張相片,是一張影響研究方法的關鍵照片,因為貓的位置是在樹上。山老師回憶當時:這是紀錄浪貓半年時所拍到的相片,這張照片讓她發現推翻了前半年的紀錄,,因為忘了貓是會爬樹的。因此,只能從頭開始紀錄!

躲貓貓之後,要學會的是個體識別,山老師要大家仔細觀察許多相似的浪貓相片,讓聽眾觀察後判斷哪些是同一隻貓,哪些不是?接著再從毛色分布差異、是否剪耳;到貓本身的動作、氣質這些判斷依據來說明。其中最難區別的,就屬黑貓了!而同一隻貓也可能因為季節改變、懷孕等因素,而在毛色上產生變化。這些照片若沒有長期的紀錄,一般人難以想像,區別一隻貓竟然要留意這麼多的細節。

當初山老師在規劃研究時,因國內能參考的學術資料屈指可數,最後是參考周蓮香老師指導的研究生於2002年提出的流浪犬族群記錄方法。透過實地調查,修改為適用於浪貓研究。山老師藉由穿越線調查法,在植物園紀錄浪貓的影像資料,作為族群量的研究樣本,透過每月的浪貓目擊數量(OBV;observe value),推估出植物園浪貓的最小族群數量(MNA;minimum number known alive)。

她發現在一年中的春季的OBV及MNA最高,可能是因為正逢流浪貓的繁殖季節,周遭的流浪貓為了求偶,會四處遊走尋找配偶,因此有較多外來貓隻會進入園區。而OBV在夏、秋兩季明顯低於冬季,則可能是因為正值台灣氣溫較高的月份,貓隻為了避暑在白天活動減少,改為晨昏活動。另一可能為適逢植物園荷花盛開的暑假期間,導致遊客量較其他月份來的高,流浪貓為躲避人群活動減少。

最後,介紹完監測浪貓的大小事後,山老師談到在研究裡隱含著生命關懷的信念,並隨著研究轉變的歷程:像從關心流浪動物的動物保護教育開始;進而關懷野生動物的生命教育,反思自己對社會、自然的價值觀與態度;最後,因至台師大進修的關係,而走到環境教育層面,從生態中心主義重新檢視自己的信念。

事實上,當我們觀察更細緻,思考更縝密,對事物的既定印象就會被打破。山老師為了深入了解浪貓對野生動物的影響,2012年以公民科學的方式,邀請植物園的志工老師一同記錄浪貓的狩獵行為,同時也記錄下許多值得我們一再反思的生命故事。例如因為誘拍而下樹的野鳥,卻被經過的浪貓咬走,到底是貓還是人所造成?;綠繡眼正在育雛的巢,浪貓因雛鳥不見,被指為殺鳥的疑犯,到最後卻發現是攀木蜥蜴幹的好事;浪貓大快朵頤的美味佳餚,原來是鳳頭蒼鷹獵食後,不小心掉下樹的松鼠。

從山老師的分享裡,我們可以了解科學研究所需的專業知識及堅持。更能從一幕幕人與動物、或與動物之間的互動畫面,進一步反思我們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

延伸閱讀:

●【動物當代思潮】貓、幼雛、蜥蜴與松鼠──離我們很近又陌生的「都市生態」https://goo.gl/oydo3b

【2018動保講座】都市躲貓貓-浪貓監測與生命關懷PART1

【2018動保講座】都市躲貓貓-浪貓監測與生命關懷PART2

【2018動保講座】都市躲貓貓-浪貓監測與生命關懷PAR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