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活動報導》 【共創永續 關懷生命】環境教育人員認證展延研習─參訪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本次展延研習由教育部區域環境教育輔導團(北區)、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及關懷生命協會共同主辦,由簡淑娟老師向各級教師介紹其設計的《小狗花花》、《當孩子遇見狗》教材,下午則進行海科館導覽,包含船舶特展、艦艇模擬系統、園區介紹…等等。

本會秘書長湯宜之相當讚許海科館至今的展場設計,但在網路上可看到少數民眾抱怨:「買門票看假人、看假魚!」不禁讓人惋惜:好的教育設計,往往受不了解的家長批評,海科館也表示,礙於門票壓力,將來已規劃養殖水生生物區。其實觸摸池的生物有三大特點:一、死亡率高。二、為了防疫,無法回放置原生棲息地。三、因動保法針對脊椎動物,因此多為無脊椎動物,例如:海星、海參。教育組專員劉孟昀更補充,有基本水族箱知識的人就知道,非必要不能將手伸入池內。但現今許多展場仍舊開放孩童任意嬉戲,標語如同虛設。為了我們五分鐘的娛樂,卻要凌虐一個生命致死?這怎麼叫做教育呢?海科館使用的替代做法,非但具有深刻意義,更能讓人瞭解人類利用海洋的科技。例如:展示帆船前端的形狀設計與速度相關,讓孩童實地操作,親眼見證。

艦艇模擬系統,讓參與的團體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才能讓螢幕中的潛水艇順利下潛,不只看到一艘艦艇的各種參數控制,更體會海軍弟兄的辛苦,在不見五指的深海裡行動,為了節省電力,只能藉由紅光照明。試問:活體的動物展示、觸摸,究竟讓孩子們學到了甚麼?利用展示的假魚,增添展場的豐富化、讓孩子們去丈量自己身高和各種魚類的大小比較,是不是比較有不一樣的體會?此次參訪包含了各種技術的簡易模型介紹、集點遊戲,就連老師們也玩得不亦樂乎。

最後,導覽員帶著一行人走訪過漁船、潮間帶保育區,來到潮境公園。過程中講述海科館的整體設計,其實遠看是一艘巨大的貨櫃船。外形怪異的燈泡,其實是漁民深夜出海時,為了照明、吸引小卷等趨光性生物的光線來源,僅僅一顆即需兩百瓦,甚至四百瓦的電。

聽!海的聲音!原來是法國藝術家派崔克Patrick DeMazeau,用孟宗竹與綠竹建構而成,意喻讓大自然休養生息。上面類似風笛的構造讓吹來的海風發出一種令人畏嘆的低鳴,更讓人感受觀海的愜意。但鄭重呼籲遊客,勿攀爬上去拍攝!相信經過這次展延研習,教師們都帶著正確的展演知識回程。

相關連結: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番外篇》沒有魚的海洋科技博物館

《環境教育夥伴介紹》北區環境教育區域中心夥伴機構──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