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汪汪好運到】新一代動保力:浪浪寵生

來賓:復興美工黃辰安、李婷兒同學

浪浪寵生

浪浪寵生是復興美工九位同學協力完成的畢業作品,其作品以一套繪本作為開展,旨在向人們傳遞「關懷流浪動物」的觀念,主要在表現現今流浪動物的處境及大多數人們是處於漠視且不尊重。

『浪浪寵生』的名字由來,浪浪當然是在講流浪動物,而寵生的核心意義就是說這些流浪動物是需要寵愛、關愛,亦有使牠們重生之義。

創作緣起

辰安長期接觸山區的流浪動物,從國中開始餵養家附近的流浪貓,對牠們的遭遇格外有感:牠們每天生活艱困,且到處都有危險,因此提出了這個計畫,希望讓大家注意到牠們的處境。婷兒現在家裡就有養一隻柴犬,所以當她聽到辰安的想法時,她想到了她的柴犬:家中狗狗因為年老常有些病痛,雖然全家都很愛護牠、關心牠,但是牠還是無法免於疼痛的凌虐。那麼流浪動物的遭遇豈不是更令人心疼?其他成員家中都有飼養寵物,同時也想要讓更多人去了解牠們,所以產生共鳴且開始進行創作。

 

先前準備

在作品創作之前,團隊有前往板橋動物之家接觸流浪動物,同時向動物之家的人員詢問相關知識及收容所處理動物的程序,在那裏看到了震驚所有人的畫面──籠舍裡的動物有極大的行為反差:同樣是狗,有的會向前迎接他們;但有的發抖,瑟縮在籠子底部。反映出先前流浪的不同經歷,擁有不同的故事,造就了對人有不同的反應。動物之家的資源也很缺乏,狗狗很難得到很好的照顧,使得同學們感到很心疼。

辰安說:「舅舅曾有養過一隻臘腸狗,當我國中時牠很老了,全身無力且病懨懨的,吃不下飯,整個樣子讓人非常心疼。牠離開時也使我深受打擊,心情也很複雜,一方面覺得牠解脫了,但同時因為牠已經跟著他們家很久了,心中有著許多的不捨與不適應。」

創作內容

團隊結合這些參訪及生命經驗,將『浪浪寵生』由三部繪本呈現,以狗狗的角度講述三個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感受。

第一部是「我好喜歡你」,主要描述一隻狗狗被牠原本的主人遺棄,但幾經波折,最後找到新主人的故事。藉由繪本傳達「擇其所愛,愛其所擇」。

第二部是「我做錯了什麼」,主要描述牠在街頭流浪的日子、遭受商人虐待,希望能讓小朋友了解並重視問題:如果我們棄養牠們,牠們會置於怎樣的處境及受到怎樣的對待?

第三部是「親口跟你說」,主要描述一隻年紀大的狗,在最終要離去的時候,因新主人給了牠美好的回憶,所以表達了牠對新主人的感謝,以及心裡的話。

這三個故事希望家長以繪本的方式,帶小孩了解並培養責任心、眾生平等的觀念,讓動物保護從小紮根。這個作品從理念到成型花了大概半年的時間,可能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但是能將學生想表達的概念融入在作品,相當厲害。

過程中的學習

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一個較少人知道的概念:TNR。雖然這個概念在臺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並不受到廣泛推廣,所以團隊將TNR加入他們的專題,希望藉此能宣傳,讓大家能夠了解這個程序及其意義。

在過程中也發現,很多人對於流浪動物感到不以為然,不會注意牠們的遭遇,也不希望牠們接觸自己的寵物。同時在查詢資料時會接觸到國外的一些活動及節日等,在這其中會有很多感觸,一方面有感於動物的弱勢,一方面又感念許多人在為此付出努力。

 

其他創作與副產品

在製作『浪浪寵生』繪本之外,團隊還做了一些相關的物品,像是四季酷卡、用酷卡上的圖案及國際的狗狗節日製成的12張圖卡,還有日曆。另外,還設計一個特殊項圈,傳遞正確飼養觀念:項圈加上LED光條,防止行車撞到牠們;還有一個語音功能,可以在狗狗走失時藉由預先錄好的語音協助尋回。

 

創作困難

在整個創作中,開始是最困難的。「首先一開始大家會沒有方向,不知道要做什麼」庭兒說,「流浪動物的議題非常多,會不知要從何處下手。最後縮小範圍,將範圍拉到自己身邊,以自己的角度看寵物,有什麼不方便或麻煩的地方。」且除製作專題外,也要兼顧課業,時間有限也是一個問題,但還好最後都克服了。

透過此作品,有時候跟各組同學討論進度,無形中也傳達了一些同學不知道的議題,加上口耳相傳的力量,能讓更多大眾知道這些事情,很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