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題研習】農場動物是生命不是商品

在人們無法不吃肉、不利用農場動物時,至少我們該做到讓動物活著的時候舒適,面對死亡時痛苦降到最低。臺灣的集約式養殖,及過去慘無人道的屠宰方式一直為人詬病,改善臺灣農場動物福祉非常重要,因此,邀請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李淵百教授主講「從教育著手改善臺灣農場動物福祉」。

傳統時代,農場動物和人生活相關,農民也會重視動物飼養的狀況,以增加收穫。隨著時間變遷,集約飼養,動物和人遠離,人們不再把動物視為生命,而以商品看待,動物越來越沒有價值,對待動物的態度自然不尊重。便宜的產品,造成人們浪費,不懂得珍惜。業者為追求競爭力、降低成本,農產品的品質大打折扣,食安問題也開始浮現,問題始終會回到人的身上。

想改變種種陋習,需要更多力量將尊重生命的理念傳達出去。聽完老師的課,讓我們知道在利用動物時,應該要抱持珍惜資源、感恩動物的犧牲,購買重視動物福祉的產品,也購買一個良心。

2014經濟動物專題教師研習營專題演講 103年11月22日(六)
主講人:李淵百/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教授

課程重點

為什麼要關心農場動物的福祉?

老師先說明福祉和福利的差異,他認為福祉是種心靈上的滿足,而福利是物質上的,飼養動物時要讓動物心靈愉快,因此用福祉較恰當。就畜牧業來講,對動物好,動物就會長得好,產量獲益就高。而現在國際的趨勢,不強調給動物廣大的空間、加強設施,而是直接視動物的生理、表現行為來評估該給他們什麼樣的環境。

觀察動物行為改善畜養環境

因為人們很難去探測動物的心理,因此可透過觀察動物行為,了解如何去照顧動物。如:家禽經常被養在籠子裡,三隻雞關一起,互相踩對方,踩到背上沒毛、抓傷等,經過研究發現,這些雞都變得歇斯底里,一聽到開門的聲音就會被驚擾、跳動,這樣的狀態就必須給雞適當的環境來改善。

反對虐待動物是倫理道德觀

無論東西方,自古就有不可虐待動物的道德觀,在中國古代有個保育、永續利用的觀念,而道教、佛教則有眾生平等,動物權的觀念。在日本德川綱吉頒布生類憐憫令,防範濫殺的陋習,尊重生命的觀念。

在西方,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就是素食主義者,他相信輪迴轉世,過世親人的靈魂會附在動物身上,所以要吃素。

西方社會主要是的動物利用觀念。這受亞里斯多德影響甚深,他認為動物沒有理性,要為人所利用;也受宗教影響,創世紀說:神讓人統治所有動植物。不過近代他們的觀念改變,陸續提出保護動物的法令。1822年英國通過「禁止虐待動物法令」是現代第一個動物保護法,動保團體也陸續誕生。

近代畜牧業變革與動物福祉問題

傳統畜牧業是家庭式農場,規模小物種多,供應地區的市場,較重視技術,把動物養好就賺錢,所以對待動物較好。在美國1862年也立法,各州設立農工大學,可見農業的重要性。

因應人口增長、交通發達、冷凍設備的發展,農場品商品化,講求高效率生產,集約式農場因應而生,也成為行銷者的市場,講求低利潤。在競爭之下,畜牧業走向企業化、自動化。

工廠化飼養,農場動物商品化

最小的空間飼養最多的動物,老師在參觀美國的養雞場,1棟雞舍養10萬隻雞,共12棟,可以生蛋前就關進去,只維持足夠生活的燈光,一輩子不見天日。完全自動化,飼料、清潔、收蛋等,工人跟雞不用有接觸,生產量大增,但對動物而言非常悽慘,在歐盟已禁止這種方式。台灣,有少數業者開始轉型採人道畜養方式,但多數消費者尚無法接受價格較高的雞蛋,因此多數業者還是以慣行方式經營,一個小籠子關三、四隻雞。

農場動物與食品安全問題

大規模的管理,就有爆發疾病的危機,一旦有疾病,便快速散播感染。因為食用量增加,培育快速生長的雞隻,為解決味道平淡的問題,業者就會添加許多調味劑,這些食品添加物對健康也造成威脅。

如何改進臺灣農場動物福祉

專家學者應該要吸收外國經驗、了解本國狀況,輔導業者改善並建立產品認證制度。業者必須了解動物的生理與行為,改善畜牧作業,才能找到有效改善動物福祉的方法。動保人士要了解產業的處境,與學者合作,有效推動策略。社會大眾則要支持友善動物的產品,不要一味追求價格低廉的產品。經過多方的合作,才能有效加速改善農場動物的福祉。

延伸閱讀:如何從教育來改進台灣的農場動物福利

課程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