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由蘆竹國小何瑞瑩老師主講,何老師進行生命教育多年,設計不少教案,特來和與會老師們分享,期能激起更多教學的火花。
何老師認為生命教育要以自己能掌握的主題為教材,對於經濟動物的教育,因為牽扯到營養午餐等,如果無法妥善教育,恐怕會造成不好的效果。所以同伴動物、野生動物及尊重生命作為教案主題。教學時運用各類影片、故事、繪本、生活經驗引導,對於較血腥、殘忍的影片,會在播放前與學生溝通,學生們也認同表示「如果不看,就不知道真相」。
何老師首先分享在學校收容流浪犬的故事,向學生傳達「可以去收容所認養動物」的訊息,在其中一隻收容犬無故死亡時,也從學生的日記中也看到孩子們對動物的憐惜之情。
何老師也教育學生「不要飼養野生動物」,藉由<The Bog Baby>繪本故事告訴學生,儘管費心照顧藍色小精靈(故事中的野生生物),牠還是漸漸失去活力,惟有回到屬於牠的地方,才能健康快樂的生活。
接著以<鯊魚生態>影片引導,讓學生認識鯊魚,瞭解鯊魚所面臨的絕種危機。學生在面臨營養午餐有鯊魚時,也開始思考到底該不該吃,老師藉此教育「如果你認同鯊魚保育可以不用吃,如果你決定要吃,要珍惜這條生命,不能浪費」。
社會環境將鱷魚等動物塑造為兇猛的動物,何老師藉<小鱷綠綠的冒險>讓學生知道所謂的猛獸並不可怕,那是動物自然的表現。鱷魚面臨著製成皮包、煮成大餐、觀光娛樂的工具的困境,最後讓孩子討論發想小鱷綠綠後續的冒險歷程及理念。課程後也會將成果張貼教室外,間接教育其他班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