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和同伴動物的相遇--杜白醫師講座心得分享

 

 杜白醫師講座心得分享
和同伴動物的相遇

作者:郭玫妏

 

  

 

 

 

 

 

        一堂珍貴的生命課程。

  十月二十二日,一個宜人的好天氣裡,在台北慕哲咖啡館聆聽杜白醫師講「動物的生命觀」所記。杜醫師藉由他所經歷貓和狗兒的生命故事,道出如何和同伴動物之間的相遇、相處,相知和相送。

     我們和同伴動物相遇的過程中,我們是被選擇的。與他們在這一世共同學習,圓滿的完成我們共同的課題。在修習這些生命的學分時,他們是我們伴讀的書僮,我們要互相加分,把他們當成同類。動物是有心智、有想法的,我們要允許他們展現自己的特質。只要虔心的聆聽,全神貫注的和同伴動物眼神接觸,鼻尖輕碰,手溫柔的撫摸他們頭頂,動物是不需太多的言語。透過由內心生起的意念和圖像與動物做心電感應式的交流(若要用聲音溝通時,以堅定的口氣,簡單的是非題句子結構表達),有耐心的下功夫去感受對方,會幫助我們收到同伴動物所送來的訊息。

     貓狗的壽命約略等同一部汽車。只是汽車不堪使用則報廢,而貓狗在生命的尾聲時,如同蘋果花謝了才得以結成果實,過了除夕夜才有新的一年開始;所以面對動物的臨終,我們要有接受生死的自在,用鼓勵和祝福代替哀慟和不捨,安住心念指引他們的靈從頭頂出來。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或祈福祝禱,或送經持咒都有助於安頓他們的靈,使其安息。而往生後,如果能以樹葬方式回饋大自然,會讓生命更臻圓滿。

     最後,杜醫師說他接下來想要推展動物的安寧照顧;有專業團隊來支援臨終動物和徬徨無助的家屬,是所有以動物為同伴的人最大的期待。

     

 

 

 

 

       

  回家的路上,我開始省思:一直以來,我是如何定位這些「選擇」我的動物們?是的,原來,所謂的「愛心」不過是我當「人」自以為的優越感,我可憐他們、我收留、我付出、我餵養,還戲稱自己是外勞瑪麗亞,他們是我的寵物,還教他們一些取悅人類的口令和動作;回家後,我對他們「說」抱歉,除非你選擇離開,否則這裡永遠歡迎你。

     另外一提的是:之前,當我88歲的父親來我家時,家中3歲、重16公斤的米克斯犬YUKI總是以衝撞式的撲向我父親撒嬌,如此危險的動作在喝斥管教無效後,我們選擇在父親進門前先把她關進籠子…最近當她在籠子看著阿公時,我就蹲下來和她眼神相對,在腦海出現她溫柔的以頭靠著阿公撒嬌的模樣,再把她放出來,她就去輕輕的嗅一嗅阿公,並贏得我們對她的讚嘆,我會一直不斷的這樣「提醒」她,我相信YUKI可以學會以輕聞、搖尾巴的方式來歡迎阿公;我想這就是醫師所言的「學分」,父親、我和YUKI共修的學分。當然,我也運用這招,不斷的輸送心意影像「告訴」貓兒痞子豆:要在貓砂盆小便,期待他不要再偶爾隨地尿尿…

     我期許自己,現在要多練習、多閱讀相關資料,當我需要為動物們送終時,可以從容的為他們引導、祝福,幫助他們的靈魂圓滿、永恆不朽;或許,這也是他們用生命來教導我的一課!

 

 

杜白醫師講座:動物的生命觀(part1)

 

杜白醫師講座:動物的生命觀(par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