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保行政監督工作坊-精選專題1】: 21世紀的新道德觀:人與動物/ 野生動物保育—從動物戲謔談起

 

人類追求公平正義是與生俱來的

  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所舉辦「動保行政監督工作坊」邀請台灣大學獸醫系費昌勇教授講授『21世紀的新道德觀:人與動物』。一開始費教授說明國外實驗已證明『人類追求公平正義是與生俱來的』,當我們在動物權上做訴求時,亦是如此。費昌勇教授表示:當我們在關懷動物保護的議題時,常常會遇到道德與現實的思考碰撞,故更深層的動物倫理道德被提出,其中包含以一個原則訂定是非的『義務論』和依據不同標準判斷的『結果論』。

  目前國外有三位重要動物權學者:結果論的彼得辛格、義務論的湯姆雷根與主張動物並非財產的蓋瑞勞倫斯。湯姆雷根曾說:「人權的理性基礎也是動物的理性基礎」,落實動物權對於萬物是一個正面的循環。人道動物政策首先由德國發起,目前在歐盟國家已開始實施,荷蘭和英國皆有動物政黨為動物發聲。費教授也期待在場的學員們能夠實現這個願景。

   費教授認為雖然動保活動在國內尚未蓬勃發展,但德不孤必有鄰,許多的外援正等著我們一一去發掘。費教授也在最後回答國內流浪狗至今的問題:國內街狗總數下降主要是進入收容所之故,費教授認為應該對問題上游管制:同時做到家犬絕育、管制寵物店和杜絕非法買賣。

你也可以選擇不消費-從動物戲謔談起

  『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憶珊的演講主題則著重在『動物權』和『你的消費,牠的悲慘』上。林憶珊主任指出:動物權的重視是在性別和種族的權利之後,而動物福利的提出又是其後,對動物而言,這是一個遲來的正義。即便現今有動物權與動物福利的呼籲,但國內存在許多農場和遊樂園業者標榜著『生態教育』的口號,內容卻是『反教育』的動物表演和不當體驗活動。當我們觀賞動物表演時,雖非直接傷害動物,卻是間接的致使並合理化動物虐待行為發生。許多人難以認識消費行為與動物傷害之間的關係。動物園如同監禁所,動物因為在封閉的環境中被限制行動,因壓力過大而出現刻板行為、精神混亂甚至死亡。而看似歡樂的動物表演更是以殘忍的虐待及訓練所建立的血腥樂園。

  所謂『戶外教學』是讓學生認識到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並非觀賞不人道的動物表演和接收錯誤的生態觀念。依據國外資料顯示出若小時候對動物有虐待行為的人,長大後發生暴力現象有正相關。在台灣,正確的生態教育落實與現況改革重要性非同小可。

  林主任認為學習生命意義與教育有許多場域更為適宜,如:公立與私人流浪動物收容所、動保團體保育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關渡賞鳥區、羅東教育中心、屏東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沙林生命教育館)、柴山生態教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等。因此,林主任希望未來能夠終止動物觀光的行為以保障動物的生存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