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針對台北市動保處「為流浪動物尋找幸福」的回應

 

針對台北市動保處「為流浪動物尋找幸福」的回應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   張章得

 
台北市動物保護處於101年6月24日發布新聞:為兼顧民眾生命及動物生命
訂於6月27日邀集動保團體及愛心人士研議雙贏策略,共為流浪動物尋找幸福的出路。
 
本會除派員參與研議外,並發表回應如下:
 
本會流浪動物管理對策,開宗明義即是強調「三養」:
第一是領養:同伴動物最好的歸宿,當然就是給牠一個家。
其次是安養:無人領養者,不執行所謂人道毀滅,絕育後集中圈養式的終身安養。
最後是放養:前二項無法解決負荷時,所採取的變通方法,捕捉絕育原地回置〈TNR〉;因為這只能杜絕無辜生命的誕生,所以有「讓痛苦到牠為止」的說法 。
 
政府機關或許誤認部分動保團體只信奉TNR<捕捉絕育回置>,殊不知這是因為領養、安養畢竟有其條件侷限,TNR是不得不採用的折衷方法,基於尊重生命的理念,利用犬隻占據地盤天性,以期維持區域流浪狗平衡,減少人與新狗衝突的困擾,給牠一條生路,讓牠活下去而已。且綜觀紀錄:流浪狗雖非絕對安全,但比起機車的橫衝直撞,干擾或許難免,重大危害相對很少,應該可以容忍,這個問題,在本會針對河濱活動民眾所做調查結果,可以了解。
 
至於濕地生態,原來即有鳥狗貓蛇鼠等等生命存活,一向不致影響生態平衡。而濕地陸化,雁鴨減少,不去檢討人為過度開發和干擾,竟怪到流浪狗身上來了!今天怪罪流浪狗,明日是否又得怪罪流浪貓?
 
根據動保處擬定:處理河濱及社區流浪狗,以TNS<捕捉絕育安置>為主,不再執行宰殺處理方式。此一政策,本會不但完全贊同,更給予高度讚揚,此舉將成為全球整治流浪狗的典範,必定使台北城市形象大放異彩,希望持之以恆,切勿虎頭蛇尾,萬不可以「預算不足、經費無著」為由,半途而廢。唯一遺憾的是,在河濱濕地,不願利用狗隻鞏固地盤本能,來形成的生態平衡,而施以不斷的捕捉方式,不知會不會屢屢造成鳥飛狗跳的局面?如果有一天狗終於全部走了,貓會不會多了?貓對鳥會比狗更友善嗎?請問問鳥的意見吧! 
 
基於台北市動保處業已擬定策略,本會今後針對台北市流浪狗的對策,宣佈調整如下:
 
1、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認為:捕捉遊蕩動物為其法定職責,願意承擔公務員服務及國家賠償相關法令責任,並將實施河濱及社區流浪犬「TNS(Trap Neuter Settle)安置」計畫,不以「人道宰殺」處理。當此項計畫全面落實之時,本會將不再主張在台北市施行TNR捕捉絕育回置方案。
 
2、本會認知TNS安置計畫需要廣大空間,以台北市目前公私收容場所,絕無可能在短期間建構完備,因此在收容空間逐步建構時,為堅持不殺政策及抑制繁殖,TNR捕捉絕育回置行動不能中止,配合建立「問題犬」舉報移除機制,避免錯捕、濫捕,減少捕犬數量,於學校社區推廣動物行為認知教育,讓溫馴狗隻能在河濱社區存活,可同時紓解收容壓力、消除民眾疑慮、兼顧人道關懷。
 
3、衷心期待台北市動保處積極任事,市府首長和議會在各項經費預算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其得以貫徹揭示之各項政策,本會將邀集各界專家學者,持續觀察相關政策落實與否,並加以評鑑公布,透過公民參與機制,共同建構友善動物城市。若能讓台北市成為全世界整治流浪狗的首善之區,則台北市民幸甚,流浪狗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