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活動報導】環保與動保的「合流」: 釋昭慧法師獲2025台灣環保終身成就獎

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於3月17日在立法院舉行,並頒發「2025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本屆獲獎者為關懷生命協會(本會)創會理事長釋昭慧法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創辦人文魯彬律師,以及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退休教授徐光蓉。這項獎項自2017年設立以來,旨在表彰對台灣環境保護、生態保育、土地正義與動物保護領域做出卓越貢獻的資深人士,而釋昭慧法師成為歷屆獲獎者中,首位來自動物保護領域的得主!

關懷生命協會成立於1993年,最初源於1992年的「反挫魚運動」,該運動成功促成台灣政府取締殘忍的釣魚遊戲。然而,釋昭慧法師也意識到,單次行動無法從根本解決動物受苦的問題,於是決定成立關懷生命協會,成為台灣首個以立法改革與社會運動並行的動物保護團體。協會成立後,積極投入《動物保護法》與《野生動物保育法》的立法工作,並成功推動民間版的《動物保護法》於1998年通過,使台灣成為全球首個透過民主程序禁止賭馬的國家,徹底終止財團推動賽馬產業的企圖。

昭慧法師獲獎時謙虛地表示:「其實我是代表動保界的一起奮鬥的同仁們獲獎,比如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她也分享環保運動跟動保運動的淵源:「許多人可能會疑惑,環保運動與動保運動如何相關?其實,兩者關係密不可分。臺灣的動保運動自發展初期便與環保團體合作,共同成立生態保育聯盟,推動《野生動物保育法》立法,成功禁止台灣野生動物的人工繁殖與販賣。」

昭慧法師認為,動保運動人士也開始納入NGOs環境會議的受獎名單之中,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她說:「這是臺灣動保運動跟環保運動『合流』的典範。我也希望環保團體與動保團體的合作能夠長長久久。」

為了恭喜昭慧法師,關懷生命協會特別準備一盞小燈作為紀念禮物,燈面上印有釋昭慧法師與狗狗「拿鐵」和貓咪「娃娃」的合照,象徵著動保理念的傳承與愛的延續。

黑白貓「娃娃」於2003年12月由釋昭慧法師領養,成為學院的一份子。當時,法師前往中觀學苑弔唁恩師李元松老師,途中經過關懷生命協會(當時仍負責部分動物收容與送養業務),發現「娃娃」是送養名單中最後一隻仍無人認養的貓咪。因其黑白花色酷似法師已逝的愛貓,於是決定將牠帶回學院撫養。從此,娃娃與法師及學眾共度15年歲月,直至2018年4月12日,於高峰禪林安詳往生。

除了貓咪「娃娃」,2015年,釋昭慧法師從宜蘭動防所認養了一隻流浪狗「拿鐵」。當時,她與黃慶榮醫師陪同時任總統馬英九訪視宜蘭流浪動物中途之家,送總統離開後,臨時決定認養其中一隻受訓犬。從此,「拿鐵」成為弘誓學院的一員,陪伴學眾長達九年,為大家帶來無數溫暖與歡笑,直至2024年因癌症惡化離世。

「娃娃」與「拿鐵」分別來自動保團體與收容所,在法師的愛與陪伴下,度過幸福安穩的歲月。我們也想提醒社會大眾,動保運動的核心精神是「照亮生命、給予溫暖」,正如這盞小燈:微光雖小,卻能指引方向,為每個需要幫助的生命帶來希望與愛。

▲關懷生命協會準備的小燈紀念禮物

新聞報導:台灣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 17日舉行頒獎【客家新聞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