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專責動保司 動保團體見小英
催生動保司行動聯盟於11月14日早上拜會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表達民眾愛護動物、欲成立專責動物保護司之訴求,立法委員田秋堇亦與會聽取動保團體的訴求。
朱天心:制度的改變關係動物生命狀況的改變
聯盟召集人失天心強調,今天不談「我愛狗」或「我有養狗」這類「軟性問題」,而是要談流浪動物乃至那些被放在餐桌上、沒有人願意多看牠們一眼的經濟動物的權利與福祇問題,制度的改變關係到這些動物生命狀況的改變。
中央沒力 地方沒人 只管捕狗、殺狗
貓狗人共和國的召集人黃泰山指出,台灣12年來抓了114萬多隻流浪狗,其中100萬隻在收容所內死亡。他說:「17個縣市只有13位動保員,人數最多的是捕狗隊,全台有100餘人,難怪政府一貫的政策就是『抓狗再殺狗』」,他直言,「中央動保機關層級太低,中央與地方相互卸責」,「中央沒力,地方沒人」,彷彿動保業務「只負責抓狗」。
政策荒謬 未善用經費與民間資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同時也是政大關懷生命社前任指導老師的盧倩儀,從「理性」「經濟」面向直指政府動保政策的荒謬。以台北市為例,300家公立收容所,若照正常程序12天殺一隻狗,12就殺了300隻,但狗在外面還是繼續繁殖,「讓狗不斷繁殖好讓政府繼續撲殺?政府經費應該有更好的運用方式」。
無心無能的政府 造就無感的人民
多年投入流浪動物議題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黃宗慧表示,台灣一直存在一種退步的二元思維,即「人類利益」與「動物利益」的對立。她表示,做動保的人最常遇到「小孩都沒錢吃飯了,你管動物幹嘛」這類論述方式,但卻鮮少人質疑「小孩都沒飯吃了,政府花這麼多錢放煙火幹嘛?」。她指出,「對農委會的回應非常失望,政府並未整合民間力量、虛耗民間資源,又不斷強化愛狗與不愛狗的對立」。
動保政策夾帶道德光環 卻無推動資源 猶如罪惡政治
台南大學行管系的吳宗憲教授認為,動保政策夾著道德的光環,在立法之初很容易獲得支持,但在執行面上卻屢受阻礙,這類公共政策猶如「罪惡政治」,政策難以實際推動或落實,相關資源很容易就被稀釋掉。
大學動保社團連線執行委員,同時也是台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社長鄒敏惠亦指出,台灣雖是全球第54個立法保護動物的國家,但了立法後動物保護卻無法真正落實。她以格子籠蛋雞為例,進一步說明「德國早於2004年即立法禁止格子籠,農委會說動物福利是世界性議題,卻一直自滿於一動保法,在動保的世界性潮流中,台灣究竟站在什麼位置,不言而喻」。鄒敏惠也強調,動保不能只侷限於貓狗,尚有廣大的實驗動物、經濟動物,只有一個「動保科」顯然無法負荷如此龐大複雜的動保業務。
鄒敏惠認為,成立專責動保司不只是動物保護,也是台灣人文精神與道德教育的展現。 |
愛兔協會郭守庭直接拿出證據,質疑農委會自稱「動保十年有十足的進步」的說辭。他強調,「畜產及動保放在一起,只會造成排擠動保資源的現象」。以現在狀況來說,華西街到處可見「蛇兔大戰」的表演,這明顯違反動保法,卻因為動保人員不足且不具司法權而無法取締。此外,台灣人民食肉兔的需求大幅減少,因為人民發現有更多取得蛋白質的來源,但農委會幾年前卻為了挽救兔肉產業,大力推動吃兔肉的好處,而面對已成為台灣第三大同伴動物-兔子-的保護,包括繁殖與販賣的管理卻毫無作為。畜產及動保的衝突,顯而易見。
郭守庭拿出照片與剪報證據,直指畜產與動保的矛盾與衝突。 |
蔡英文:中央增列動保預算 專責動保司待討論
立委田秋菫表示,民進黨會非常積極去爭取成立專責動保司,而農委會的畜產與動物保護要分離,若放在一起農委會官員就會重視可賣來吃的畜產人力及預算,動物保護就會被邊緣化。蔡英文指出,流浪動物的問題並非靠捕捉,而需重視源頭的管理,必須由中央增列相關預算,引導地方政府的執行,包括提升家犬及流浪動物的結紮、寵物 登記、晶片植入,及確立流浪動物救援、收容與認養制度。此外,動物管制員、動物警察的設立,及繁殖場的管制與加強民眾生命教育等,都是極需改善的項目。對於是否成立專責動物保護司,蔡英文未正面回應,只以「可以討論」一語帶過。
沒有專責動保司 業務難推展
蔡英文雖承諾由中央增列動保預算,並將動保預算增為一倍。然而,蔡英文所承諾上述如此多的動保事務性工作,非專責單位、非層級足以跨部會協調的動保單位無法施展,這也是聯盟要求設立專責動保司的重要理由。在記者會之後,遲遲未正面回應聯盟邀約的馬英九總統,終於回應將與聯盟成員會談。究竟誰能提出進步的動保政策並真正兌現,仍有待觀察。長期關注社會弱勢議題的侯孝賢導演,全力支持催生專責動保司的行動。他說,「進步的價值、須要努力的、從沒有人做的,我都參加」,並強調文化素養及教育對動保的重要性。候孝賢說:「若專責動保司沒有成功,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