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扎根研習心得(三)
2008年5月4日,我參加了關懷生命協會主辦的動保教育研習,收穫良多當時文章在此:http://blog.xuite.net/iamcarrie/carrie/17029886。
聽聞他們又有第二階段課程,因此報名了其中三堂課,第一堂是在11月2日,在此做個紀錄,早上八點半,我騎車來到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工作人員早就在場地準備,真是辛苦他們了。參加研習的大多是國小和國中老師,也有關心動保的志工們(我就是用這名義申請的)研習是免費的,還有便當可以吃,只希望大家能傳達出動保教育的觀念和重要性。
第一堂課是昭慧法師(玄奘大學教授、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主講的動物權概念人有人權,動物有沒有動物權呢?在這方面已有許多學術性的探討,無論是東方西方、古代現代,昭慧法師有段話,我覺得很有意義:理性來自思考能力,但原動力來自感情,也就是感受其他動物痛苦的能力,是的,不管各家學說不一,或動保法規範到什麼程度,若要關心並改善動物權,最重要的仍在於感情 ,我看到流浪貓狗的痛苦,我感到痛苦,因此我試著做一些努力,在這過程中也是減少我的痛苦,我發現經濟動物的痛苦,因此我不再吃肉,也避免使用動物製品,使我自己身心都感覺平靜。我無法為動物權做出定義,也很難說怎麼做才是最好的,但我因為個人的感情,用我的方式去實踐。
第二堂課是李鑑慧老師(輔仁大學助理教授)主講的動物福利,也是從歷史和學術觀點來闡述,我覺得很驚訝的是,英國的動保運動開始於西元1800年代,是全球最早的,那不是兩百多年前嗎?相較之下,台灣就像小娃娃在學說話和走路,真的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我記錄了李老師的一段話:在漫長的演化和改變過程中,只能一步一步去達成,可能會因為緩慢而感到挫折,但可以從下一代改變,李老師引述了梭羅的名言:如果你沒有辦法改變你的對手,改變他的孫子。李老師也說:本能、直覺、情感性的連結,是難以理論化的東西,卻是繼續的動力,即使沒有理論基礎、哲學思辨,只要能體會動物的痛苦,從相處經驗中得到的情感連結,會使人思考並行動。我也有同感,有些愛心爸爸、愛心媽媽們,不會上網也沒有太多學問,但他們的行動比誰都堅持。這是我們共通的經驗,許多人都因為看到流浪動物受苦的情況,才開始動保的漫長路。
下午的課開始囉,這是由洪苑齡老師(新興國小教師)主講的九年一貫課程之動物保護內容洪老師在唸研究所時,就是以此為論文內容,針對各家出版社的教科書,從關懷生命的角度來檢視,我不清楚現在國小、國中的課程在教什麼,但顯然很多都很OOXX....寵物豬不見了,就再買一隻....其他課程包括:撈金魚、馬戲團、買楓葉鼠、要外婆去寵物店買貓咪、貓尾巴綁上蝴蝶結,都有改進的空間,其中我最無法忍受的就是,三、四年級的學生為了認識動物的生長,就開始飼養一種小動物,例如蠶寶寶、小鳥、昆蟲、魚等等但是養了以後呢?誰來照顧牠們到最後?況且這些動物大多是買來的,無疑是助長繁殖和剝削!有些動物無法以人工繁殖,就是去山野之間抓來的,也影響了當地生態。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老師可帶學生去參觀農場,或觀察校園內的生物,像是池塘的魚、花園的蝴蝶,也可看些相關影片,如果為了達到讓孩子親自照顧小動物的目的,卻落得殘害這些小生命的下場,這種教育實在太可悲了!下午第二堂課是紀慧玲老師(薇閣高中田園教學中心教師)主講的動物保護教育如何落實在教學我第一次知道現在的學校有"田園教學",就是有一處養了各種動物的地方,讓學生親近並且了解動物,這需要懂得照顧動物的員工,以及能進行動保教育的老師,實在很不容易。紀老師主修動物科學,有豐富經驗,跟大家分享她的教學心得,又要顧到學生又要小心動物,通通要安全健康,當然我還是很在意這些動物的出路,希望學校能照顧牠們到最後,這才是動保教育的標準示範吧!
上完課了,大家簽名準備回家,工作人員還要留下來收拾場地,再次感謝他們。
今天的感想就是,生活在都市叢林的我們,常常活在人的世界中,忘了這地球也是其他動物的,幸好我們還沒完全失去感受能力,還有一些心力可以分給動物們,願意為牠們做一些努力,老師們應該先充實自己的動保觀念,了解哪些是不必要的壓迫、可避免的悲劇,才能好好去教育學生們,希望全國的小朋友們若要養寵物,請以領養取代買賣,請照顧牠、愛護牠到最後,請記得你我牠都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