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反霸凌動物」從知道如何正確觀察與了解動物開始(下)

8月18、19日,關懷生命協會在新竹市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舉辦「反霸凌動物」工作坊新竹場活動,透過兩天充實的專題課程,以及新竹市立動物園實地參訪觀察與討論,期盼老師們獲得「動物展演」議題教學的新觀念,並啟發相關教學教案設計。

 

上午第一堂課「動物倫理專題」,由北京清華大學科技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博士龍緣之老師分享,引導老師們思考動物倫理是什麼?例如狗被關在籠子裡是保護還是虐待呢?而動物保護哲學中的動物權利論、動物福利論的差異及共通點是什麼?

接著,龍緣之老師在「反霸凌動物專題」介紹動物園發展的歷史。首先,動物園裡的動物從何而來?為了捕捉幼小的野生動物,通常必須殺掉整個動物家族。而動物園以大眾化的定價,被視為老幼皆宜的場所,提供異域風情的造景,其實是給遊客看的,而不是滿足動物需求的設施,呈現歡樂的假象。而且多數遊客是以集郵心態參觀動物園,只希望盡量多看而不是深入的了解,每位遊客平均只在每個展館停留20-30秒。

 

緣之老師也藉由許多影片,讓我們看到生活在自然環境的野生動物,和被圈養在動物園的動物,在行為或外貌健康上的差異。例如狐狸的圈養場所常有的問題,包含環境豐富度不足、金屬籠網的危險性、台灣天氣太熱等等。牠們無法滿足跳躍、挖掘等天性行為,會產生刻板行為,例如食子率過高,還有外觀和基因選擇等問題。

 

緣之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讓參與研習的老師們分組交流並分享:一、還沒參與本次工作坊之前,動物表演、動物農場、海生館、海洋公園等場所傳遞了什麼訊息給你?二、成長過程我們透過哪些學習內化了對這些地方的想法?三、早上的專題課程帶給您什麼刺激或衝擊?四、發生在展演動物身上的霸凌,和學校中發生的霸凌有哪些相似性?五、若你回到場域進行反霸凌動物教學,您最希望帶給學生們的是什麼?六、目前的課本中,出現哪些對動物的物種歧視內容嗎?您會如何重新設計內容呢?七、您認為有哪些行動可以從自身做起、哪些可透過集體力量,以改變被利用作為娛樂用途的動物受苦的處境?

 

第一天下午邀請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彭仁隆老師,彭老師提出幾項問題:待在動物園是否為動物最好的選擇?要有哪些動物才叫做動物園?你希望動物園有更多的物種還是更好的展示?動物園的管理經常面臨價值選擇的兩難,例如無尾熊的控制繁殖(人工繁殖),公熊被抱到母熊上進行不到一分鐘的交配就被分開,這樣的方式可以增加繁殖成功率,但被剝奪求偶過程,符合動物福利嗎?若是採取自然交配的方式,可能有的風險包含母熊拒絕公熊交配失敗、母熊承受不住公熊重量跌落受傷。

關於環境豐富化,動物需要有躲藏的空間,讓牠們有是否被觀看的選擇,但遊客有可能看不到動物就會投訴抱怨。此外,可以運用消防水袋、高壓水管等人造物品作為環境豐富化的設施,儘管看起來「不自然」,但對動物的行為豐富化有幫助。或是把動物安置在戶外展場,但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增加動物的環境豐富度,卻也會提高動物的生活風險,例如曾經發生狐猴被爬入展場的蛇咬死。如何權衡動物福祉與動物安全,從中選擇折衷的方案?

 

活動第二天上午,我們前往新竹市立動物園,由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員彭仁隆老師和保育員葉惠群老師分組帶著參與研習的老師們進行觀察,練習透過行為觀察表記錄動物行為。除了觀察動物行為,也看展區的硬體設施設計是否對動物友善,思考如何求取動物使用以及遊客觀賞之間的平衡。

老師們分組使用焦點個體取樣(focal sampling)與掃描取樣(scan sampling)練習觀察動物,小組成員先觀察動物15分鐘,將動物會有的行為做定義,例如休息、移動、進食、理毛、玩耍、看不見等。再以半小時的時間觀察記錄動物的行為,下午統計出牠們展現不同行為的比例,並畫圓餅圖與大家分享,由彭仁隆研究員及葉惠群保育員給予回饋討論。其中一組同時觀察馬來猴及台灣獼猴,從這兩種動物的行為觀察發現,這兩個展區的設計差異讓兩種動物的行為比例有所不同,馬來猴的展區設計比起台灣獼猴更為友善,較能讓馬來猴滿足待在樹幹上的習性。

經過兩天豐富的課程和觀察實作及小組討論分享,希望老師們未來帶學生到有動物的教學場域參觀時,能教導孩子們「反霸凌動物」的觀念,讓孩子們真正學習到同理心與尊重生命的態度。

 

系列活動報導:

「反霸凌動物」從知道如何正確觀察與了解動物開始(上)

如何透過動保教育培育同理心?帶學生來參訪動物收容所吧!

縫合檸檬病患 教師研習營體驗動物實驗替代

「愛要用對方法」 教師研習營深入野生動物急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