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你的快樂,牠的痛苦:動物展演場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動保青年介紹

AJ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熱愛動物而放棄了台大分子醫學所學位成為寵物訓練師,之後便投身動保加入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擔任調查專員,除了調查虐待動物案件,幫助需要幫助的動物外,更希望能在每個案件都能達到教育的目的,讓所有人學會尊重生命,以提升台灣的動物福利概念。

2014年12月,河馬「阿河」的不幸事件,讓台灣人民開始重視私人牧場對於這些展演動物的福利,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調查了全台各地的展演場所,發現許多號稱生態教育園區的展演業者,不但沒有讓這些動物享有應有的動物福利,反而讓許多動物生活在極度不適合的環境中,像是將兩棲類的鱷魚放在完全沒有水的環境、讓穴居的鼠兔生活在硬梆梆的水泥地上,而你所看到沒有網蓋限制的紅鶴都是因為已經經過剪羽而無法自由飛翔。

台灣的動物保護法其實也有相關展演動物場所的管理規則,但由於文字上的不完備,只能管理道同時具備「展示」及「騎乘」的業者,全台只有五家馬場受到《展演動物業者管理辦法》的規範,雖然目前透過民間團體與專家及立委的合作,已經透過修法將改善這個漏洞,但是在主管機關稽查人力不足的狀況下,也未必能即時改善所有的展演動物場所。

豢養動物的歷史

公元前23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一塊石碑紀載著某個城市聚集了許多稀奇的野獸,這可能是人類蒐集動物最早的紀錄。其後世界各地都有豢養動物作為收藏的紀錄,也因此有科學家基於好奇而利用這些豢養動物開始研究動物行為;當然,大家所熟知的古羅馬競技場也有將猛獸廝殺作為表演供人類觀賞的活動。

18世紀初,出現了展演動物相關的名詞,「Menageries」一詞代表著關在籠子裡的動物,王公貴族們將從各處蒐集來的珍奇異獸關在籠子裡進行展覽,用來炫耀自己的地位或是將動物作為禮物互相交換,馴化動物進行表演的馬戲團也在此時開始出現。一直到19世紀,經濟繁榮帶動城市擴張,人類對於自然保育開始漸漸重視,因此開始保留綠地、建設公園,「ZOO」動物園一詞開始出現,動物除了開始被集中安置在相對來說比較接近自然的園區,藉此提供人類遊憩休閒的場所,也開始有較具計畫的生物研究。

近年來,動保意識的抬頭,讓強迫動物表演的馬戲團逐漸被世界各國淘汰,展示動物的環境獲得大眾的重視,動物園也從休閒娛樂的目的漸漸轉變為兼具教育與保育的生態園區,但也就只是意識型態的轉變而已。

一直以來,展演動物就是在滿足人類的慾望,佔有、獵奇、支配,雖然動物從待在小小的籠子慢慢地變成大大的籠子,甚至到人工製成非常類似「原棲地」的環境,但這些對於原本棲息於野外的動物真的足夠嗎?獵豹追獵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到60公里,大象遷徙時每天可以行走約80公里。世界最大的聖地牙哥動物園僅有50公頃,其實尚不足讓這些野生動物盡情奔跑及移動,更別說應該在天空翱翔的鳥類。

「環境豐富化」是我們常會談論到目前大多數展演場所所缺乏的東西,意思就是讓動物生活的空間更複雜且更多刺激,例如:依照不同物種的天性在籠內增加水池、鞦韆、玩具、樹木甚至地穴等,讓動物在狹小的空間內能有更多事情做不至於感到壓力、孤立或無聊。

如果豐富化不足,很容易造成動物有「刻板行為」,刻板行為被認知是在動物感到緊迫時,所產生持續、重複、高頻率的行為,大家是否曾看見海生館的小白鯨一整天反覆在水池中用相同的路徑繞圈子游泳?老虎在籠內不斷的重複走動?浣熊在籠子角落反覆轉身?這些都是所謂的刻板行為。而這些刻板行為,嚴重時甚至會讓動物受傷,像是鳥類啄羽將身上毛都拔光、犬貓科會啃咬自己的四肢到見骨,甚至馬匹在重複的橫向行走中造成背部受傷。

Mideast Egypt MERS and Camels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人與動物的相似之處

1986年美國俄勒岡大學心理學家Norman D. Sundberg和他的學生針對「無聊」的感受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測試人們在不同情況下產生無聊感的傾向性,結果發現人類在身處重複、單調以及壓抑的環境卻無法跳脫的時候都有短暫的厭煩情緒,但根據個體不同有些人會頻繁地感到無聊,他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更多刺激或是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否則對生存這件事情就會產生厭惡感。而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的心理學家Jennifer與Stephen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常感到無聊的人也較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其實動物與人類相同,牠們在野外生活除了休憩時間以外,大多時間都花費在狩獵、覓食、社交或是玩樂上,這些事情是牠們生活的一部分,缺一不可,但人類在面對動物時總是很容易遺忘牠們也會有所需求,就好像牠們甚麼都不需要,只要有空氣就可以活下去一樣,如果願意回頭細想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樣的想法來的莫名其妙。這是從小教育以及社會給予觀念偏差的問題,我們從現在起都必須將這樣的思考模式更正過來。

你的快樂,牠的痛苦

當孩子們在展演動物場所開心地看著這些動物感到有趣的同時,動物其實正受到極大的精神壓力折磨,有些動物甚至有嚴重的憂鬱現象。原因有可能是長期感受到各種壓力,例如孩子一出生就被飼育人員帶離母親身邊讓母親感到緊張且壓力過大,或者動物因為獨自生活沒有同伴而感到孤獨,又或是一整生被關在籠內無聊到發瘋。

這些野生動物隨著牠們原始生長的環境演化而來,就像駱駝生活在沙漠少有食物所以倚靠駝峰內的脂肪生成養分,讓牠們可以四五天不用吃東西;北極熊生長在冰天雪地裡因此演化出非常厚的脂肪及毛髮保護牠們可以活下來。動物的祖先們用了幾個世紀去演化適應生存地區的環境,但是展演動物的場所卻不顧一切地將牠們從自由的野外抓到一個牢籠裡作展示,瞬間牠們的世界改變了,環境變得單調、空間大量縮小,每天都要忍受許多人從玻璃的另一面觀賞,偶爾還會受閃光燈驚嚇,有些動物甚至因為比較沒有攻擊性而必須接受民眾的撫摸與擁抱。
展示動物的生活24小時都像在監獄裡一般,沒有自由整天只能睡覺、發呆、時間到了就被工作人員餵食,沒有狩獵的需要。但野生動物最美的時候其實是牠們活在屬於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就像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非洲野原上奔跑捕捉獵物的獅子、在野外玩耍徒步行走的大象(大象一天可行走最多80公里!)、大海裡一群鯨魚互相合作捕捉獵物飽餐一頓,這些景象都讓人不禁愛上各種生物獨特的美麗,也看見動物們最真實的生活與生命力,而不只是隔著厚重的玻璃觀賞櫥窗內某個玩具。

黑熊
Photo Credit: Eric Kilby@Flickr CC BY-SA 2.0
展演場所存在的意義?

我們應該去思考,展演場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真的只是為了滿足人類欲望?如果不是,那麼目前的展演場所該如何做得更好?野生動物們究竟該何去何從?同時,我們要更加了解動物福利,勇於向有問題的展演場所業者反應。並且學會法律規範以及蒐證,以利主管機關前往稽查。若我們都將這些知識告知親朋好友,好好地教育下一代,去學習如何尊重動物,就算法律規範不夠完全,也能達到影響業者對待展演動物的飼養方式與環境。

如果下次你又有機會去到這些展演動物的場所時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將以上文章的內容都放在心上,仔細地觀察這些動物的行為和環境,透過同理心去感受牠們的生活,你將會發現以往認為有趣好玩的觀賞行程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情。這正是教科書上沒有告訴我們的事,也是近幾年來生命教育逐漸被重視的原因。在大家呼籲重視我國孩童生命教育的同時,這些展演動物用牠們的受盡折磨的一生為大家上了一課,只是有多少人看見了呢?


動保青年如何改變台灣動物處境?

關懷生命協會舉辦之第八屆大動連年會「改變台灣動物處境」,為一前瞻性的動保青年論壇。在展演動物議題,特別邀請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青年夥伴來與大家分享動物福利、動物保護法與蒐證檢舉之寶貴經驗,以行動讓動物免於傷害。

更多故事與活動詳情請見:大動連報名網址動物福祉系列活動懶人包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本文轉貼自2017/07/21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animalprotection/7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