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保講座】台灣食蛇龜大浩劫

台灣食蛇龜大浩劫

關懷生命協會動保扎根講座第四場(11月14日)邀請到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吳聲海教授演講「龜途遙遙」,吳老師提出走私的數據及收容的狀況,讓與會成員對台灣保育感到憂心忡忡。

吳教授介紹台灣目前有十種龜鱉,五種海龜都瀕臨絕種,而五種淡水龜中,食蛇龜與柴棺龜是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另外還有金龜、斑龜和中華鱉。大家以為龜都是在水中生活,其實食蛇龜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森林底層,不像斑龜和柴棺龜生活在水域邊。雖然食蛇龜會將殼閉起來,但不會以此抓蛇喔!牠們是雜食性,以植物果實、菇蕈、昆蟲、蝸牛、蛞蝓、蚯蚓、蝌蚪等為食。

食蛇龜的分布地區除了台灣,還有日本(少量)及中國幾個省分。但中國境內的族群幾乎都被吃光,台灣可能是全世界食蛇龜數量最多的地方。但也應臺灣尚有族群,不肖的盜獵者不斷從台灣捕捉,走私到大陸,造成台灣本土龜極大的浩劫。今年的八、九兩個月就查緝五千多隻,沒有被查獲而走私成功的,數量可能更驚人。可憐的龜被放在麻袋、層層疊疊,連剛出生的個體都被捕捉,大小通吃。被堆疊的烏龜們,皮膚磨破、龜殼破掉、相互感染疾病。

這也讓原本就收容三千四百(2006-2013)多隻的中興大學,收容量瞬間增加到八千四百多隻,讓原來就不甚足夠的空間,又更顯擁擠。查緝後救傷、隔離、長期治療、植入晶片等工作,所需要人力、物力、空間資源都很龐大,保育經費卻逐年刪減,讓整個團隊的收容工作更為艱鉅。

老師說「什麼都不怕食蛇龜,食蛇龜什麼都怕」,有人吃龜肉,有人取龜板,為了一塊小小的龜板,而奪取一隻龜的生命。雖然食蛇龜長壽,但牠們性成熟的時間也晚,當成龜被大量捕捉時,勢必影響族群繁殖,尤其是小龜在2歲之前容易因天敵或抵抗力弱而死亡,更顯成龜的重要。台灣野保法雖然號稱是亞洲最嚴厲的,但八年來的走私犯,卻從來沒有被關過,毫無嚇阻的作用。

近年有少數的收容龜被野放回山林,野放前必須調查野外雌雄比例、單位空間內的數量,野放時也考量季節、年齡、性別、數量。但很不幸在今年查獲的食蛇龜中,有四隻是被野放的個體,讓團隊們很傷心,到底何處才是安全的呢?老師與聽眾們都深切希望牠們能回到野外繁殖,不要再被捉到。老師更希望大家知道,動物是大家的,我們都需要去關心,希望「什麼都怕食蛇龜,食蛇龜什麼都不怕」。

台灣的物種豐富,物種數量是全球國家平均值的一百倍,台灣的特有種比例,維管束植物排名第21、哺乳類排名第15、鳥類排名第20、爬行類排名第24、兩生類排名第22,在特有種動物密度上,排名第7,特有維管束植物密度排名19。看看台灣生物如此多樣,被稱為寶島實至名歸 ,我們難道不該好好認識與珍惜她嗎?

支持食蛇龜請加入:FB社團【 阿食也想回家-食蛇龜之聲】
(內有食蛇龜收容動態及義賣贊助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81612805305353/?fref=ts
 

視 我們的島─搶救台灣龜

公視 我們的島-龜途

公視 我們的島-龜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