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 第10章、野生動物的狂犬病預防與控制
摘要
湯宜之
本次在台灣發現之狂犬病病例,從鼬獾出現,目前疫情亦還侷限在野生動物。協會特別翻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野生動物的狂犬病預防與控制」這個章節,希望大家透過多了解這個疾病,有效防疫,維護健康,也避免因恐慌而傷害無辜動物。
本章有七節:由於狂犬病主要宿主為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不過兩者的病毒株並不相同,所以,前兩節分別介紹「10.1肉食動物狂犬病的流行學和生態學」與「10.2蝙蝠狂犬病的流行學和生態學」;「10.3發生在囓齒動物上的狂犬病」報告指出幾乎沒有齧齒動物感染病例,日前台灣偶發錢鼠病例,錢鼠為食蟲目動物,放老鼠藥對狂犬病控制是無效的;「10.4 發生在野生狼群的狂犬病」說明從許多主要宿主(如家犬)傳來的病毒被認為是導致狼群滅絕的原因;「10.5野生肉食動物狂犬病的消除」、「10.6蝙蝠狂犬病的控制」與「10.7其他公共衛生措施」是探討野生動物狂犬病防疫,是我們最關心的章節,其重要內容摘下如下:
- 撲殺無助於疫情控制:過去曾以殘忍撲殺野生肉食動物作為消滅狂犬病的手段,但均宣告失敗。因為動物族群回復能力強,牠們具高生殖潛能,且森林野地提供庇護,無法以撲殺解決問題。在人道關懷、講求效益和生態保護的訴求下,應避免無效的大規模撲殺動物。
- 接種疫苗比撲殺更有效:針對主要野生動物宿主施打疫苗比撲殺更為有效。這方法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兩地分別獲得證實。
- 當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是野生動物時,為了達到該病的預防擴散、控制和消除,口服狂犬病疫苗成了不可或缺的手段。
- 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其目的在根除區域內之狂犬病疫情,或建立免疫屏障以避免疫情擴散。然而,每種動物所需之疫苗與投餌方式皆不同,且須動員國家整體力量共同執行,故此計畫分為四個階段:
- 規畫階段:為成功落實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應組織國家層級的狂犬病委員會,其中成員應包含所有權益關係人。除了合法架構、規劃、組織和評估外,政府有魄力、有高層級組織統整與支持相關資源為其先決條件。
- 實行階段:應定期舉辦國家層級的會議,與所有利害相關人討論疫苗施打活動的進展和對未來的活動提出必要的調整。而政府官員與相關人員均應接受以下訓練:病情監測、資料庫管理、數據分析和解釋,以觀察成效;報告和傳送資訊給各主管機構;疫苗誘餌、標的物種和人類的組成、在適宜情況下進行抽樣檢查。
- 評估階段:必須透過持久、不變、密集的監測和監視方式評估疫苗施打活動的成功與否。
國際合作:國際間共同在規劃、實行、評估階段的合作和協調,是計畫成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必要條件。
- 翼手目動物在全球生態扮演重要角色,如,傳播種子、授粉、捕食節肢動物等,而吸血蝙蝠叮咬才有機會散布狂犬病病毒。為了避免蝙蝠傳染狂犬病給人類,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教導內容應包括:避免與潛在感染的蝙蝠接觸、接觸後尋求正確的藥物治療、避免蝙蝠在敏感地方築巢,如學校和醫院。此外,應極力禁止不分青紅皂白地撲殺蝙蝠。
- 補充:經多年監控,台灣並未檢出狂犬病帶原蝙蝠,且沒有吸血蝙蝠,而台灣人被蝙蝠咬傷見血的病例幾乎是0,幾乎不可能感染狂犬病。(更多資訊:黃金蝙蝠生態館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ngoldenbat)
- 其他公共衛生措施:社會大眾應被告知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特別是行為不正常和生病的動物。任何人若被野生或豢養動物咬到,應尋求藥物治療,特別是在野生動物狂犬病流行區發生時。除了保育需求外,應嚴格禁止任何移置野生動物的行為(如走私或放生)。
狂犬病病毒對環境之抵抗力很弱,日曬與消毒水能輕易殺死病毒。其散播的方式很緩慢,需要靠「抓、咬」進入下一個動物。所以,當我們被咬傷時,妥善處理傷口,便有100%的治癒機會。
希望大家不要過分擔心狂犬病,以「二不一要」共同防疫:「一不棄養動物」拋棄動物只會讓更多動物暴露在感染狂犬病的危險中,造成更大的防疫漏洞;「二不接觸陌生動物」不宜接觸或逗弄陌生動物以預防被咬,尤其是野生動物;「三要為動物打狂犬病疫苗」家中或社區犬貓一旦施打狂犬病疫苗,不僅不會得病,還可以因天生占地盤的天性,防止其他陌生動物接近家園或社區。最後,提醒大家:OIE已證實,不論是野生動物或家犬,施打疫苗是控制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
全文翻譯
過去雖有零星的報告指出狂犬病發生在野生動物身上,但狂犬病的主要對象仍是家犬。1940年代,歐洲和北美地區嚴格施打犬隻疫苗和其他措施後,以狗為媒介的狂犬病蕩然無存,但卻在野生動物上意外地再現。不過,分子科技在病毒變種的演化和鑑定上的進步,對於麗莎病毒傳染的了解已有顯著地改善。
狂犬病是動物傳染病,其主要宿主為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不過後者是其他麗莎病毒的宿主,兩者的病毒株是不一樣的。
10.1肉食動物狂犬病的流行學和生態學
10.1.1非洲
世界性分布的犬科狂犬病病毒,其支系在非洲大陸的擴散被認為是發生在歐洲殖民化時期。在非洲,家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雖然在非洲大陸各地紀錄著零星的野生動物狂犬病案例,但狂犬病在肉食動物族群間的相互傳染,僅在非洲南部地區找到有力證據,那兒的野生犬科動物〈如胡狼、大耳狐〉被認為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此外,該地區有一獨特的病毒變種,獴科動物疑似是該病毒的傳播者。
狂犬病是動物傳染病,其主要宿主為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不過後者是其他麗莎病毒的宿主,兩者的病毒株是不一樣的。
10.1肉食動物狂犬病的流行學和生態學
10.1.1非洲
世界性分布的犬科狂犬病病毒,其支系在非洲大陸的擴散被認為是發生在歐洲殖民化時期。在非洲,家犬仍是主要的狂犬病宿主。雖然在非洲大陸各地紀錄著零星的野生動物狂犬病案例,但狂犬病在肉食動物族群間的相互傳染,僅在非洲南部地區找到有力證據,那兒的野生犬科動物〈如胡狼、大耳狐〉被認為是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此外,該地區有一獨特的病毒變種,獴科動物疑似是該病毒的傳播者。
發生在那米比亞的條紋羚的極高死亡率,已被證明出是因為感染犬科狂犬病病毒,但具有感染性的口沫傳染是否為原因仍受到質疑。
從狗身上向外擴散的狂犬病病毒正威脅瀕臨絕種的野生非洲犬科動物,如衣索比亞狼和非洲野犬。
10.1.2中東和亞洲
橫掃中亞和熱帶亞洲的狂犬病是以狗為媒介,但在亞洲的森林草原交錯帶和草原地帶、俄羅斯遠東地區,分別是以野生犬科動物的赤狐、貉貍為主要媒介。
在中國的南部地區,鼬獾因為多年來與人類感染狂犬病有關,也被認為是該區域的主要宿主。
中東、中亞、南亞和東南亞的國家雖然有零星的野生肉食動物狂犬病報告,但仍無法確定這些地區的野生動物狂犬病是否與以狗為媒介的狂犬病無關。
狐狸狂犬病正出現在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薩走廊,也包括早已是疫區的土耳其,以上這些地區大多數的牛隻狂犬病案例是來自於與行為發狂的狐狸接觸。
此外,中東地區的一些國家(伊朗、阿曼、沙烏地阿拉伯、葉門)正著手處理不斷增加的野生動物狂犬病案例。
10.1.3歐洲
在以狗為媒介的狂犬病被消除之後,歐洲浮現了以野生動物為媒介的狂犬病的疫情,目前最新的主要宿主是赤狐。短短數十年間,狐狸狂犬病無情地從東歐橫掃歐洲大陸。到1980年代中葉,大部分的中歐和西歐地區也受到感染。這由東向西的擴散趨勢在法國和義大利北部等地停止,因為這些地區的狐狸已施打過口服狂犬病疫苗。
狐群內持續不下的狂犬病病毒是由已感染的狐狸引起,除此之外,牠們也將病毒傳給其他的野生動物和豢養動物。
在疫區內,不同物種被檢測出感染狂犬病的頻率是不一樣的。最有可能與發狂的狐狸接觸的動物,如西方狍、牛群和其他豢養的反芻動物,通常最有可能成為受害者。在中歐和波羅的海三小國地區中,貉貍被通報的頻率次高,所以有跡象指出牠們可能是次要的野生動物宿主。
目前,狐狸狂犬病仍然在東歐和東南歐盛行。不過,大部分的西歐和中歐由於落實國家層級和區域層級的口服疫苗計畫,已免於受到狐狸狂犬病的威脅。雖然2012年10月希臘北部有過一次以狐狸為媒介的狂犬病之案例,但南部和一些地中海島國並未受到感染。其他從未有過狐狸狂犬病的國家,如瑞典和英國。
10.1.4北美地區
20世紀中葉,加拿大和美國成功地消除犬科狂犬病,墨西哥在預防和控制犬科狂犬病也有重大的進展,但如同歐洲一樣,野生動物狂犬病開始出現在北美地區。
與世界其他地區相反,發生在北美溫帶地區的野生動物狂犬病,其中許多主要宿主的生命週期與地理重疊區域有關,使得控制狂犬病顯得困難重重。部分阿拉斯加地區和加拿大最常見的主要宿主是赤狐,在北美地區東部則是浣熊。當北美地區的狐狸狂犬病延伸至加拿大,美國的弗羅里達在浣熊身上發現一個不一樣的變種狂犬病病毒,而且擴散至鄰近的州。
1970年代因為將發狂的浣熊移置到美東地區,使得這擴散速度加劇,疫情爆發由南向北延伸遠至魁北克。而在20世紀的結束之前,加拿大東南部地區藉由施打口服疫苗最後消除狐狸狂犬病,但是,以浣熊為媒介的狂犬病依舊對該地區造成威脅。
北極狐是該洲極圈地區的主要宿主,臭鼬是美洲中部大平原和加州的主要宿主。此外,在美國西南部得特別考慮灰狐,在墨西哥則有幾種臭鼬被認為是主要的宿主。
每一個野生動物保持一個具有優勢且宿主特異性(host-adapted)的狂犬病變種病毒,但也能保有從其他宿主動物擴散(spillover)而來的變種病毒。對所有地區來說,這種變種病毒擴散至其他野生動物和豢養動物是頻繁的現象。至今,在預防赤狐和浣熊身上的狂犬病,以及消除德州發生的郊狼和灰狐狂犬病上,口服疫苗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10.1.5南美地區
該區的幾個地方向來有野生肉食動物患狂犬病的紀錄。從不同的物種分離出的狂犬病病毒基因組,從親緣關係學的研究指出幾個有明顯的野生動物宿主,包含狨猴和食蟹狐。但是在患有狂犬病的野生動物上監測通常不足,以致於無法在流行學領域上作出重大的推論。泛美健康組織(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能提供美洲狂犬病出沒的資訊。
10.1.6加勒比海島國
印度獴是加勒比海部分地區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在19世紀後半為了控制嚙齒類動物而由南亞引進。以獴為媒介的狂犬病正在古巴、多明尼加、格瑞那達、波多黎各發生,其他島嶼的豢養動物和野生肉食動物則被認定為未感染狂犬病。
10.1.7歐亞美極圈和近北極圈地區
雖然在這人口稀少的地區沒有足夠的監測去了解狂犬病的流行,但極地的狂犬病或所謂的“極地抓狂”是由北極狐、家犬和赤狐傳播。有趣的是,類似極地狂犬病的病毒支系在中亞和東南亞被發現。
10.2蝙蝠狂犬病的流行學和生態學
蝙蝠身上的麗莎病毒在全世界被偵測出,但病毒種類因地而異。所有的麗莎病毒除了蒙古拉(Mokola)病毒和依剋馬(Ikoma)病毒之外,其他的一向被認為是由蝙蝠進行傳播,但蒙古拉病毒和依剋馬病毒真正的宿主尚未被發現。這份觀察強烈表明蝙蝠是麗莎病毒的真正宿主。
與患有狂犬病的肉食動物不同,蝙蝠具有體型小、壽命長、族群内生成長率低、各種定義明確的生態棲位等特徵。因此,適應在蝙蝠身上的病毒性質必定和在肉食動物身上的不同。不過病毒能維繫在蝙蝠身上的因素尚未有足夠地探究。
10.2.1非洲、澳洲和歐亞內陸
目前已知至少有四種麗莎病毒在非洲食蟲蝙蝠和非洲食果蝙蝠的族群內不斷循環。
拉各斯(Lagos)蝙蝠病毒主要與一些狐蝠科動物有關。該病毒最初由1956年的奈及利亞黃毛果蝠中分離出來,隨後在中非共和國、塞內加爾和南非排也其他狐蝠種類發現該病毒。
拉各斯(Lagos)蝙蝠病毒主要與一些狐蝠科動物有關。該病毒最初由1956年的奈及利亞黃毛果蝠中分離出來,隨後在中非共和國、塞內加爾和南非排也其他狐蝠種類發現該病毒。
在納塔爾和南非發現有一流行性動物傳染病導致頸囊果蝠屬有極高的致死率,這地區有不定期的誘發事件。拉各斯蝙蝠病毒時常也會從甘比亞凹臉蝠發現。但或許是在監測和對這病毒描述上的不足,至今仍未有人類感染的案例,病毒擴散至其他哺乳類動物的案例則不定期地傳出。
杜文海(Duvenhage)病毒首次於1970年代由一名住在南非川斯瓦的人分離出來。該名患者據傳疑似被長翼蝠咬到,最後死於狂犬病引起的腦炎。另外提出兩則人類感染杜文海病毒而患有狂犬病的案例:一個發生在南非,另一個則在荷蘭,但後者是患者在肯亞時就已被感染。
在2009年時的肯亞,希莫尼(Shimoni)蝙蝠病毒由食蟲的康氏蹄蝠身上分離出來。與拉各斯蝙蝠病毒和蒙古拉蝙蝠病毒一樣,皆屬於麗莎病毒的第二型分支群(Phylogroup II)。
澳洲自1867年以來被認為無狂犬病發生,但1996年時,卻在澳洲東部沿岸地區的黑妖狐蝠上發現澳洲蝙蝠病毒。兩起因病毒而死亡的案例在1996年和1998年皆被證實。目前該病毒已從澳洲境內的食果狐蝠屬中全部四個種身上發現,同時也在食蟲的黃腹墓蝠身上發現。
歐洲在過去六十年內零星地在蝙蝠身上診斷出狂犬病。愈來愈多的案例與大棕蝠有關,造成這波病例的病毒被認為是歐洲蝙蝠麗莎病毒第一型;在沼鼠耳蝠和水鼠耳蝠身上發現的病毒則認為是歐洲蝙蝠麗莎病毒第二型。
雖然歐洲狂犬病案例發生的頻率比新大陸地區(澳洲和美洲)還少,但國際上建議歐洲的監測標準應一致,目前仍是參差不齊。在蝙蝠感染的數量統計上,歐洲地區已證實有四則人類原地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其中兩則發生在俄羅斯聯邦、芬蘭和蘇格蘭各一則。
雖然歐洲狂犬病案例發生的頻率比新大陸地區(澳洲和美洲)還少,但國際上建議歐洲的監測標準應一致,目前仍是參差不齊。在蝙蝠感染的數量統計上,歐洲地區已證實有四則人類原地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其中兩則發生在俄羅斯聯邦、芬蘭和蘇格蘭各一則。
2002年,在俄羅斯聯邦鄰近喬治亞的邊境區捕獲一隻長翼蝠,透過檢測發現有感染麗莎病毒的陽性現象。該病毒稱之為西高加索(West Caucasian)蝙蝠病毒,因為在基因上與其他以蝙蝠為媒介的麗莎病毒屬不同,所以歸類為麗莎病毒的第三型分支群(Phylogroup III),代表和其他的麗莎病毒屬沒有血清交叉反應。
2010年德國和2012年法國同樣在納氏鼠耳蝠發現波克羅(Bokeloh)蝙蝠病毒。與先前在歐洲發現的病毒不同,它的抗原性和基因結構與歐洲蝙蝠麗莎病毒第二型和苦盞(Khujand)病毒類似。
2012年,在伊比利半島的長翼蝠身上發現類似依剋馬的病毒。
中亞地區發現三個與蝙蝠有關的麗莎病毒。1991年,在吉爾吉斯的艾拉凡(Aravan)區捕獲相當健康的狹耳鼠耳蝠。經由小鼠接種法(mouse inoculation test)偵測狂犬病後發現呈現陽性。10年之後,在塔吉克靠近苦盞(Khujand)的小鎮發現一隻須鼠耳蝠也呈現陽性反應。隨後針對分離出的病毒進行描述比對,發現了兩種新的麗莎病毒:艾拉凡病毒和苦盞病毒。2002年,在管鼻蝠身上發現一個麗莎病毒,並以伊爾庫茨克州的伊爾庫(Irkut)村落命名。
在2007年俄羅斯遠東地區發現一起人類感染類似伊爾庫病毒的病毒,但因僅發生這一次,所以對該病毒的傳播仍所知甚少。
10.2.2美洲地區的食蟲蝙蝠狂犬病
至今,美洲地區所有發現的蝙蝠麗莎病毒皆屬於狂犬病病毒(附註:歐洲蝙蝠麗莎病毒和澳洲蝙蝠麗莎病毒不屬於狂犬病病毒)。
許多在抗原和基因結構不一樣的變種病毒在蝙蝠中不斷循環感染,還有一些發生在單一物種上,以及病毒間分佈的重疊區域內。
在食蟲蝙蝠種類中,物種間的傳染和群內發育距離(phylogenetic distance)呈現反比的關係,前者常可透過觀察而發現。
雖然發生在北美熱帶地區的人類感染狂犬病的案例不高,但有將近一半是由與蝙蝠有關的狂犬病病毒引起,其中銀毛蝠和東方伏翼扮演關鍵的傳播角色。
美洲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如墨西哥和阿根廷,公共衛生的問題主要來自吸血蝠狂犬病。
一個與其他美洲蝙蝠病毒有關的變種病毒依舊在吸血性蝙蝠上可發現,特別是吸血蝙蝠(desmodus rotundus),定期地傳染給家畜和人類。牛隻因吸血蝙蝠而感染狂犬病,而大大影響畜牧業的經濟發展。
目前,發生在亞馬遜的人類案例大多是透過吸血性蝙蝠而感染。
10.3發生在囓齒動物上的狂犬病
在全球發生地方性流行病的地區,檢測數萬個野生的、與人類居住環境有關的齧齒類動物,僅發現一則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擴散但沒有後續發展的例子,所以這些動物不是主要宿主,也不是傳播狂犬病的角色。
10.4 發生在野生狼群的狂犬病
當狂犬病發生在極度瀕臨絕種的衣索比亞狼(貝爾山國家公園)、非洲野犬(非洲東部和南部)、阿富汗狐(以色列),保育之路便受到威脅。衣索比亞狼、非洲野犬皆是世界上最極度瀕臨絕種的肉食動物,從許多主要宿主(如家犬)傳來的病毒被認為是導致牠們族群滅絕的原因。
北半球內,每一個有野生動物感染狂犬病的區域皆有灰狼感染狂犬病的紀錄,所以灰狼常被認為是主要的傳播者。雖然灰狼容易受到感染、也隨時可能會病死,但牠們沒辦法獨立於其他野生動物而去維持狂犬病病毒的循環,因為狼群密度和狼群動態是無法維持任一動物流行病,同時狼群的高度地域性也能隨時避免狼群與狼群間的疾病擴散。因為狼群是高度社會性的動物,內部成員有頻繁的互動,所以一旦狼群中有一隻遭到疾病感染,這個疾病能使整個狼群殲滅。
在灰狼身上發現的狂犬病病毒的遺傳組成,與在鄰近地區的主要肉食動物宿主(不是家犬就是野生動物)身上發現的一模一樣。雖然灰狼是該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真正的主要宿主,但牠們能夠傳播狂犬病病毒至其他單純、易受感染的宿主身上。
在灰狼身上發現的狂犬病病毒的遺傳組成,與在鄰近地區的主要肉食動物宿主(不是家犬就是野生動物)身上發現的一模一樣。雖然灰狼是該疾病的受害者,而不是真正的主要宿主,但牠們能夠傳播狂犬病病毒至其他單純、易受感染的宿主身上。
狼群感染狂犬病常被認為是嚴重的事件,特別是若人類也涉入其中。
因為狼群能夠長距離跋涉,所以帶有狂犬病病毒的狼隻被認為能夠使過去已解除威脅的區域再次受到感染狂犬病。
10.5野生肉食動物狂犬病的消除
10.5.1減少族群數量
之所以狂犬病病毒能夠在野生肉食動物族群內生存下去,是因為該病毒會受到族群密度的大小制約,但過去傳統劇烈撲殺野生肉食動物的作法終究未能消除狂犬病。
在族群數量上的控制總是白費,是因為:1.肉食動物在消除後的回復力強2.牠們具有高的生殖潛能3.環境提供食物、水和庇護的能力。
在人道關懷、講求效益和生態上的訴求下,應避免無效率的大規模撲殺。
10.5.2施打疫苗
10.5.2施打疫苗
針對主要野生動物宿主施打疫苗比撲殺更為有效。這方法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兩地各自獨立地被提出。自1970年代晚期,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起初應用在狐狸上,隨後在西歐和中歐大部分地區、加拿大和美國已消除了狐狸狂犬病。
這項計畫的成功來自於方法的研究和發展,包含:
1.有效和安全的疫苗
2.能吸引多樣物種的誘餌
(附註:起初的誘餌是雞頭,並將口服疫苗的膠囊塞入雞頭的皮下組織。由於事前準備相當耗力,也因此不適合大規模的應用。直至1985年,才開始使用機器生產的誘餌。目前,歐洲建議誘餌內不含有陸域動物性的蛋白質,而多採用魚肉。資料來源:狐狸狂犬病藍圖(Fox Rabies Blueprint)
1.有效和安全的疫苗
2.能吸引多樣物種的誘餌
(附註:起初的誘餌是雞頭,並將口服疫苗的膠囊塞入雞頭的皮下組織。由於事前準備相當耗力,也因此不適合大規模的應用。直至1985年,才開始使用機器生產的誘餌。目前,歐洲建議誘餌內不含有陸域動物性的蛋白質,而多採用魚肉。資料來源:狐狸狂犬病藍圖(Fox Rabies Blueprint)
http://foxrabiesblueprint.org/5-3-1-5-What-baits-are-available?lang=en)
3.電腦輔助的自動化空中投餌
4.足夠的疫苗策略(需針對不同的野生肉食動物)
5.有力的政治承諾。
3.電腦輔助的自動化空中投餌
4.足夠的疫苗策略(需針對不同的野生肉食動物)
5.有力的政治承諾。
對於某一主要的肉食動物宿主有效的口服狂犬病疫苗的策略,未必對其他動物有效。雖然對浣熊而言,口服疫苗策略需要最佳化的規格,但其他視物種而發展的策略向來相當成功,不管是在赤狐或是其他主要的野生動物宿主(如,郊狼、灰狐、貉貍)身上。
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的用途在於消除限定區域內的狂犬病,或是藉由圍堵或隔離線建立免疫屏障以避免狂犬病的擴散。如此能夠達到充分的群體免疫,減少在主要標的野生動物宿主內的傳播(也即狂犬病的有效複製率降至1以下)。不過,制定的群體免疫等級會隨著特定標的物種或群體內的狂犬病傳播動態和當地情況而改變。
在野外使用疫苗時,必須符合國家或國際中負責生物製劑的管理機構的條件,也即效能、安全、穩定性;也必須要求認證或註冊。
針對每一個標的野生動物,誘餌的設計必須確定疫苗能夠在口腔黏膜或扁桃腺上等易感染的組織上引起免疫反應。
針對每一個標的野生動物,誘餌的設計必須確定疫苗能夠在口腔黏膜或扁桃腺上等易感染的組織上引起免疫反應。
餌膜(bait casing)必須符合以下三個功能:
1.能被標的物種帶走
2.能在標的族群攝食的誘餌上包覆生物標記,通常是四環素類
3.能保護泡罩疫苗、膠囊疫苗和袋裝疫苗免於紫外線的傷害,以確保病毒含量(virus titre)的穩定。
以上餌膜的條件是由相應的標準而制定。為了保證誘餌的能食性,誘餌必須要能耐高溫,而在獲得銷售許可之前,誘餌應該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做測試。由於大多數的狂犬病疫苗誘餌能夠在野外投藥的七天內被吃,所以在當地的天氣狀況之下,餌膜應該要在那段時間有能力保護袋裝疫苗或泡罩疫苗。應在泡罩上或誘餌的載體上印有警告事項。
達到標的族群內的誘餌攝取和群體免疫,會受到以下情況而影響:
1.疫苗的效能和穩定度
2.餌膜的功能和吸引力
3.投餌方式
1.疫苗的效能和穩定度
2.餌膜的功能和吸引力
3.投餌方式
4.誘餌的空間分佈
5.口服狂犬病投藥的時機
6.其他吃誘餌的物種數量
誘餌的分佈模式要能保證有最多的標的物種能被包含其中。
6.其他吃誘餌的物種數量
誘餌的分佈模式要能保證有最多的標的物種能被包含其中。
口服狂犬病投藥的活動通常一年舉辦兩次(歐洲是春天和秋天),或一年一次(北美),會將含有疫苗的誘餌透過飛機或直升機空中投餌。手工投餌應要彌補空中投餌的不足,在人口密集地區採手工投餌或許是唯一的投餌方式。
10.5.3規畫、實行和評估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
當狂犬病的主要宿主是野生動物時,為了達到該病的預防擴散、控制和消除,口服狂犬病疫苗成了不可少的手段。當針對某一主要的宿主種類而發展出的口服疫苗和誘餌可能對其他種類的動物沒有效果,因此,對於每一個新的標的物種,必須考量疫苗的效能、誘餌的設計、吸引攝食的能力。
在考量公共衛生時,口服疫苗計畫的評估方法需包含益本分析。有關規畫、實行、評估大規模的投藥活動和野地試驗的基本條件在修訂過後,已於近期發佈。
根據可信賴的監測和實驗室狂犬病案例的研究(標的與非標的物種、野生動物和豢養動物),所得出的流行病數據資料必須在該計畫或野地試驗開始之前就得到手。
根據可信賴的監測和實驗室狂犬病案例的研究(標的與非標的物種、野生動物和豢養動物),所得出的流行病數據資料必須在該計畫或野地試驗開始之前就得到手。
規畫階段
為了成功落實口服狂犬病疫苗計畫,有力的政治承諾是其先決條件,合法的架構、規劃、組織和評估也是不可或缺。國內應組織一個國家層級的狂犬病委員會,其中成員得包含所有的利害關係人。
一個有效的規畫是建立在全面的計畫上,並概述其正當理由(效益)、目的、角色(有哪些機構須參與)、責任歸屬、指揮階層、基礎設施(實驗室條件和配備、疫苗的冷鏈運輸)、成本估計(預算條件)、籌款。該計畫需連續幾年地蒐集以上的資訊,而且也需考慮到野生動物族群的移動模式、觀察區的地理特徵變化、鄰近國家的狂犬病疫情、疫苗策略的細節(時機、投餌的模式、誘餌分布的疏密、直線飛行距離)、安全顧慮、監測和投藥活動的觀察。
在落實野外疫苗活動時,藉由標的物種身上的生物標記基準,估計標的族群的大小。
若將該計畫視為一個通則,內容應包含兩個階段:
1.進攻階段(目的在於消除狂犬病)
2.維持階段。
一個長期、大規模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所以必須保證該計畫是個長久之計。為了使考量和評估更為周詳,必須先將該計畫與相關主管機構討論。若有需求,WHO能提供必要的專家技術。
1.進攻階段(目的在於消除狂犬病)
2.維持階段。
一個長期、大規模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所以必須保證該計畫是個長久之計。為了使考量和評估更為周詳,必須先將該計畫與相關主管機構討論。若有需求,WHO能提供必要的專家技術。
實行階段
在運送口服狂犬病疫苗上,需要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前者能允許大範圍、均勻地傳播誘餌,如在機場內、飛行器上或機構內的人事單位;後者能確保在冷鏈運輸過程中誘餌和疫苗的完整無缺。
首場會議須由國家狂犬病委員會籌畫,與會成員包含所有的利害相關人,如獵人、捕獸人、野生動物服務管理人、林務人員、內(外)科醫生、獸醫師、地方當局。會議中詳細討論該計畫和在每位利害關係人的責任歸屬上達成協議。
應負責的當權者和人員應接受以下訓練:病情監測、資料庫管理、數據分析和解釋,以去觀察介入的成效如何;報告和傳送資訊給主管機構;疫苗誘餌、標的物種和人類的組成、在適宜情況下進行抽樣檢查。
針對例行的狂犬病診斷和質量管理體系的掌控(如,偵測生物標記、血清判斷、觀察病毒含量、紀錄分離出的狂犬病病毒之特性),受過訓練的人員和實驗機構應能夠執行制訂的標準測試。
獵人、捕獸人、大眾、醫生和獸醫師應提高對疫苗施打活動的認識,以便能夠在意外中採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是故,WHO也建議建立醫療和獸醫諮詢的服務單位。
強烈支持專家深入調查人類和動物身上流行病不斷盛行、不斷變化的情況,也鼓勵評估疫苗施打活動的進度、並定期回報給負責的主管機關。
應定期舉辦國家層級的會議,與所有利害相關人討論疫苗施打活動的進展和對未來的活動提出必要的調整。
評估階段
必須透過持久、不變、密集的監測和監視方式評估疫苗施打活動的成功與否。
因為狂犬病事件是一個計畫的影響指標,所以充足的監測是重要的。使用基於風險的抽樣方法,著重在生病的、疑似感染狂犬病的、有不正常行為的、發現時已死亡的、或有與人類接觸的指標物種上的調查。雖然這些指標動物的數量無法事前精確預定,但卻足以在數據統計上表達可接受的確定程度。
除了已投入疫苗的地區之外,也包含鄰近地區(特別是無狂犬病的地區),皆需在疫苗投入之前、之中和之後普遍地監測,盡早地偵測出動物性傳染病或二次感染的擴散,然後快速地回應和提出對策。在投入疫苗的地區內的動物身上發現的狂犬病病毒需應描述它的特性。諮詢服務的重點在於加強投入疫苗的內、外地區的監測,也在於要求各政府考慮和採用上述的參考方針。
觀察該計畫的效能時(如,誘餌的攝取情況、血清轉換),透過獵捕或陷阱捕捉,
抽樣出足夠的標的物種。建議的抽樣大小是每一年在每100平方公里抓4隻標的動物。不過,過去的經驗顯示這樣的抽樣大小很難達成,因為會受到疫苗投入地區的地勢起伏、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的影響。如果無法蒐集到4隻動物為樣本,那麼就選一個可以達成目標的區域為參考區。
為了瞭解所有動物的族群分層和得到正確的流行病時空分析,應該蒐集基本的數據或描述族群屬性的分母數據(denominator data),如,物種、發現日期、提交日期、位置(採用高斯-克魯格Gauss-Krueger投影座標或國家領土的最低層級)、年齡、性別、實驗觀察(如,螢光抗體法或組織培養感染測試、病毒鑑定、生物標記的偵測、血清學)的結果。
為了消除野生動物的狂犬病,應建立『漸進式的控制管道(Progressive control pathways, PCPs)』和提供符合免疫區的國際認證步驟。
(附註:『漸進式的控制管道』是起初由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策畫的一套方法,目的是歸類國家在口蹄疫(FMD)風險管理上的進度。這個方法能提供不同的標準,去描述國家在口蹄疫風險管理上的立場。在區域管理方法上,這套方法能量測和傳達出一個國家的管理進度,其目的亦在於提供不同國家間,在風險量測到風險管理上,有個共同的管道,而國家在獲得疫情解除的認可之前,該方法會從各階段持續涉入。
(附註:『漸進式的控制管道』是起初由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策畫的一套方法,目的是歸類國家在口蹄疫(FMD)風險管理上的進度。這個方法能提供不同的標準,去描述國家在口蹄疫風險管理上的立場。在區域管理方法上,這套方法能量測和傳達出一個國家的管理進度,其目的亦在於提供不同國家間,在風險量測到風險管理上,有個共同的管道,而國家在獲得疫情解除的認可之前,該方法會從各階段持續涉入。
『漸進式的控制管道』承認以下兩點現象:
1.疫區國家之間(或之內)有感染風險上的差異
2.國與國之間在管理風險上是處在不同的階段
『漸進式的控制管道』採用風險降低法(Risk Reduction Approach)。該方法不是由上而下的制定,而由每個成員國發展出各自的國家層級的風險降低策略,可以用來支持區域上的管理。)
1.疫區國家之間(或之內)有感染風險上的差異
2.國與國之間在管理風險上是處在不同的階段
『漸進式的控制管道』採用風險降低法(Risk Reduction Approach)。該方法不是由上而下的制定,而由每個成員國發展出各自的國家層級的風險降低策略,可以用來支持區域上的管理。)
階段
|
各階段描述
|
至下一階段的條件
|
0
|
疫情風險尚未控到,也沒有可靠的資訊
|
對疫情全面瞭解
|
1
|
界定風險和控制方案
|
策劃風險評估法
|
2
|
施行風險評估控制法
|
發展能消除口蹄疫的積極策略
|
3
|
落實能消除疾病傳播的控制策略
|
在家畜身上沒有發現口蹄疫
|
4
|
維持零傳播、零入侵
|
向官方(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疾病現狀的認可:免疫但繼續施打疫苗
|
5
|
繼續維持零傳播、零入侵,但撤除疫苗施打
|
向官方(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申請疾病現狀的認可:免疫但不繼續施打疫苗
|
6
|
不需施打疫苗,即獲得免疫。
|
|
風險降低法控制疫情的步驟。圖文資料來源: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農業及消費者保護部(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Department) ─動物保護與健康(Animal Protection and Health),並依內容自製表格。
http://www.fao.org/ag/againfo/commissions/eufmd/commissions/eufmd-home/progressive-control-pathway-pcp/en/
http://www.fao.org/ag/againfo/commissions/eufmd/commissions/eufmd-home/progressive-control-pathway-pcp/en/
國際合作
國際間共同在規劃、實行、評估階段的合作和協調,是計畫成功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必要條件。當政策確定時,與鄰近國家討論處理之道,直到狂犬病的消除。定期與鄰近地區或國家負責公共健康的代表和獸醫主管機關進行多邊會議,確保國與國邊境在做法上的協調和資訊的公開。建議WHO合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ers)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參與。疫苗投入計畫的成果需在國際會議上呈現,同時亦能對各國家政府施壓,讓國家能夠繼續秉持消除狂犬病的承諾。
其他選擇
除了口服疫苗之外,策略性的誘捕野生肉食動物、再施行胃腸道外疫苗接種、最後釋放的一套方法(TVR【捕捉trap、投入疫苗vaccinate、釋放release】),已經在北美部分地區落實成功,且主要是臭鼬和浣熊。
10.6蝙蝠狂犬病的控制
消除蝙蝠狂犬病是相當有挑戰性,因為麗莎病毒的種類繁多,加上翼手目動物在全球生態中扮演重大的角色,如傳播種子、授粉、捕食節肢動物,因此現今要消除蝙蝠狂犬病是不太可能。雖然感染後的結果一樣嚴重,但是與肉食動物的狂犬病相比,蝙蝠狂犬病對於公共衛生的風險較低。因此,任何不分青紅照白撲殺蝙蝠的方法應極力禁止,特別是大部分國家的蝙蝠是受到保護的。
為了避免蝙蝠傳染狂犬病給人類,教導大眾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教導的內容應包含以下的基本資訊:避免與潛在感染的蝙蝠接觸、接觸後尋求正確的藥物治療、避免蝙蝠在敏感地方築巢,如學校和醫院。
因吸血蝙蝠的感染而患有麻痺型狂犬病的牛群,可以透過施打疫苗而獲得控制。藉由抗凝劑撲殺主要宿主、或直接捕捉蝙蝠、或對牛群的肌肉組織注射,以上這些方法是受到質疑,而且是被淘汰的。萬一人類接觸到吸血蝙蝠,建議嚴格施行暴露後防疫(post-exposure prophylaxis)。對於處在極具動物傳染病,但不易取得抗狂犬病藥劑的地區而言,應考量到其中族群的預防性免疫情形。
10.7其他公共衛生措施
大眾需被告知避免直接與野生動物接觸,特別是行為不正常和生病的動物。任何人若被野生或豢養動物咬到,應尋求藥物治療,特別是在野生動物狂犬病流行區發生時。除了保育需求以外,任何移置野生動物的行為應被強烈禁止或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