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縫合檸檬病患 教師研習營體驗動物實驗替代

  8月5日,「2020動保扎根教師研習營- 實驗動物專題場次」由關懷生命協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合作舉辦,上午在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由專家講師介紹「生活中的實驗動物」,並有「動物實驗替代教學倫理」及「蔬果手術體驗」實作課程。下午則於臺北市立大學進行實驗動物專題演講,最後邀請在教學現場有動保教育實務經驗的教師,提供經驗分享與討論。

 

  「實驗動物不只是小白鼠喔,所有應用在教學研究上的動物都可以稱為實驗動物。」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副技術師黃苡瑋說道。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有標準化嚴密的監控設備來管理動物,而且研究員為了避免疾病傳播,自己在家不能飼養正在接觸的物種。這一點學員在進入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之前,透過填寫一系列健康與動物接觸史的問卷,非常能夠感受這一份嚴謹。

  而且獸醫師會抽驗同仁在進入前有沒有清理乾淨,他們發現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居然是「額頭」。另外如果有老師想在學校操作動物實驗,則需要注意動保法第18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得進行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所定課程綱要以外,足以使動物受傷害或死亡之教學訓練。」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秦咸靜博士則從實驗證明小鼠具有同理心(empathy)談起,介紹實驗動物3R:精緻、減量、替代(有些人會延伸出4R責任)以及動物五大自由5F。她也簡單介紹「動物實驗申請書」以及「動物照顧計畫書」兩份文件,讓每個實驗前都有完整的規劃。每個需要進行動物實驗的單位也都須成立「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IACUC)」,根據這些原則與資訊進行審查。

  秦副主任也介紹了一些替代案例,如化妝品檢驗使用雞蛋微血管或是屠宰牛隻的眼角膜,來取代令人詬病的兔子眼睛刺激實驗。或以各式各樣的水果縫合來替代動物用在手術教學與練習的數量,讓醫科生在學習動物或人體手術前能先練好基本功。在這些入門知識後,學員盼到最有趣的「蔬果手術體驗」實作課程,練習縫合他們的檸檬病患。

  下午於臺北市立大學透過許珮琪獸醫師的真人圖書館活動,我們也一窺龐大動物實驗結構下之惡。「我下禮拜需要300隻母鼠。」「可是也會有300隻公鼠產生耶?」「這個我管不到,幫忙處理掉就是了。」透過他轉述與研究員的談話,可以深沉感覺到在學術與升等競賽的壓力下,人們總是需要餬口飯吃。便簡單地揮著「專業」的大旗,哪有時間對動物處境多做思考呢。不過許獸醫師也提到有些資深的動物繁殖管理人員,如果看到對動物不屑一顧的研究者,就會請他親自操作動物的安樂死,看著小鼠最後的掙扎,「感受奪取生命的重量」。

  研習活動的最後邀請到山夢嫻老師,她善於透過一個個案例讓學員思考動保教學與媒體識讀須留意的眉眉角角。如去年暑假就有補教老師開設解剖課程,讓幼兒園的小朋友用剪刀戳秋刀魚,還拍影片大喊「小班是兇手」。事實上大班的學生反而因為意識到魚是個動物是個生命而不敢下手,這就關係著老師是否「對生命有感」的問題。又提到北一女學生蟑螂研究課程,在媒體的渲染下竟然成了「搶當開膛手」。兩個案例都再再顯示社會對於實驗動物的戲謔心態。

  今年教師研習營結合專題演講及實地參訪,透過專題演講使參與課程教師對動保議題有所瞭解,再配合相關場域參訪,以實際觀察深化理解動保議題。我們期待參與本場次研習活動的教師,能獲得推行動保教育的能量與方法,共同在教學現場落實推動!

 

系列活動報導:

如何透過動保教育培育同理心?帶學生來參訪動物收容所吧!

「愛要用對方法」 教師研習營深入野生動物急救站

「反霸凌動物」從知道如何正確觀察與了解動物開始(上)

反霸凌動物」從知道如何正確觀察與了解動物開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