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雙降」:零安樂死與所內死亡
動保團體籲馬總統應實現關心動物諾言
丁守中委員、王育敏委員、陳學聖委員與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依筆劃排序)於一月九日假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該將『收容所零安樂死』列為施政計畫目標,同時積極輔導讓收容所「雙降」(零安樂死與所內死亡下降),才能符合愛護動物與尊重生命精神。
關懷生命協會執行長何宗勳表示,近幾年動保意識抬頭,國人對於政府坐視流浪動物進入收容所後,不是病死就是安樂死,忍耐已經到了臨界點,各地抗議不斷。前年十二夜電影就是在這樣時空背景下誕生,而引發大眾的注意與震撼。總統在去年一月十日於總統府接見動保團體,承諾改善動物處境。而關懷生命協會當時也提出將『收容所零安樂死』作為施政願景、要求行政院由政務委員處理跨部會動保議題與請總統到收容所關心。然而,收容所的處境依舊,總統承諾也尚未兌現。希望總統盡快實踐諾言,因為當總統親自赴收容了解,才可以清楚知道問題所在,資源才能下放。
收容所應該「雙降」:零安樂死與所內死亡下降
王育敏委員積極回應民間團體,提出收容所零安樂死的法案,並給予兩年的緩衝期間,為「尊生,不殺生」定下了基調,各界樂見其成。但在另一方面,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呼籲也要關注收容所所內死亡的情形,進行收容所「雙降」計畫,如此才能全面保障收容所內的生命。關懷生命協會敦請馬總統由國家元首的高度檢視收容所,讓收容所改頭換面。
近來,人道宰殺(安樂死)數量有顯著下降,王育敏立法委員在立法院提起零安樂死的法案,並給予兩年的緩衝期間,期將我國收容所改為為「非殺」收容所。同時,我們也要針對流浪動物的源頭管制,以解決整體問題。而所內死亡的情形亦應受監督,否則便無法達到原來良善的立意。
農委會應盡行政職責
農委會雖針對人道宰殺(安樂死)與所內死亡訂有標準,但是觀察「加強動物保護行政效能計畫」、「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畫」兩個計畫的預期目標,發覺兩者的數字並不一致(詳見附件四),並有不夠積極之疑,這樣下去要如何達到零安樂死的收容所?又就農委會畜牧處朱副處長對媒體發言:「104年認養率要達60%,105年64%,106年68%,107年72%」[1],數字更是不相符,可說是一大疑問。
總統的諾言
關懷生命協會於2013年4月22日邀請馬總統親臨動物收容所了解處境,而2014年1月10日,馬英九總統又於「總統與動物保護團體座談會」中,允諾會參訪收容所,了解我國現行收容所現狀,但我們盼了又盼,期間也不時打電話追蹤辦理進度,卻沒有等到總統實現他的諾言。因此我們在時隔一年後,向總統喊話,請他不要忘記自己的承諾,去關心收容所裡的生命。
收容所現況
2008年到2014年11月的統計數字中,全國總共在公立收容所內死亡約56萬隻收容動物(559,994),其中所內死亡數近12萬隻(118,101)、人道宰殺則約44萬隻(441,893)。因為近年來民眾對動物生命的重視,收容所內的人道宰殺(安樂死)率逐年下降,但所內死亡率並沒有顯著的變化,甚至跟7年前是差不多的水準。
什麼是所內死亡?動物保護法規定,收容動物在收容所內經過12天後,沒有其他適當處置方式時,就可以實施人道宰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安樂死。但在這12天內,動物有可能因病弱或意外而在所內死亡,此外,目前全國有數個縣市並不會因為12天期限屆至而執行犬、貓宰殺,亦有一住就是半年的案例,這些犬、貓在所內居住時,也可能因為虛弱、被傳染疾病不治或意外死亡。我們的所內死亡數合理嗎?當然,我們知道每個生命終有離去的時候,死亡數不可能永遠是0,只能夠儘量維持在少量,因此目前全球動保機構採行的標準大多是所內死亡率3%以下。那麼,我們國家的公立收容所表現如何呢?在全國中,平均所內死亡率最高者為高雄,在過去七年來累計所內死亡數量為19,244,且平均所內死亡率高達3成,若僅以2014年1到11月的數據觀察,高雄仍然高達34%。
有關日前有人將所內死亡與人道宰殺(安樂死)數據綁架,認為零安樂死就會導致所內死亡數量高漲,這是錯誤的認知。依數據觀察,人道宰殺率是逐年降低,但所內死亡並未隨之高漲。不管是何者,源頭的數量管制與後端的管理改善都是必要的,在此我們有收容所零安樂死八大配套措施。(詳見附件三)要達到安心收容所,重點是修正法規與配套措施齊下。
我們希望收容所零安樂死法案能儘速通過,也再度請馬英九總統遵守承諾,前往關心收容所的動物,更要請農委會主管機關定下明確的目標,並且監督地方機關真實施政,以順應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