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鍾愛一生──毛孩的食衣住行育樂醫】專題報導 ♥ 各種飲食風潮,你家狗狗也要跟上嗎?(下)

動物與陪伴
文/
蔡育琳 (關懷生命協會記者)

在上篇報導中,我們看到了三位獸醫師的意見,而在本文則邀請了兩位講師,他們都有寵物飲食課程的傳授經驗,並有著作或翻譯相關書籍,對於寵物飲食的風潮及變化,分享了許多值得了解的內容。

 

專家意見

■ 陳蓁(中華寵愛健康發展促進會理事長)

著有《我家狗狗吃的比我好》、《自己動手做鮮食》的寵膳媽媽陳蓁表示,「不管是乾糧、濕食、生食還是鮮食,能真正符合個別毛孩階段性的體質和需求,才是選擇時最重要的依據與條件,並且掌握每樣東西的特性與優缺點,就是最好的餵食法。」

陳蓁舉例說明,許多飼主因為考慮方便性而餵食乾糧,建議可多補充飲水和蔬果,控制餵食量及熱量,經常更換品牌與口味,比較能符合每個階段的生理需求及營養。如果飼主自製鮮食,她建議要掌握一段口訣:「少油、少調味、避開爭議食材、營養均衡。」

以少量而多樣化的方式餵食,纖維含量高,難消化的食材要切細碎或煮熟軟一點,並針對體質需求或症狀,挑選適合的屬性食材去平衡與補充,避開油炸、烘烤的方式烹調,或過度精緻加工的食品,基本上都能很明顯從狗貓的糞便、身體皮毛或精神狀況,感受到毛孩的改變。如果飼主選擇生食,一定要注意保存與衛生安全,額外補充欠缺的營養素,只要毛孩健康快樂都很棒。

飼主如果自製或餵食鮮食,陳蓁特別提醒:「狗貓雖然都需要6大營養素,但是先天有雜食性與肉食性的差別,因此從餵食的比例上來說,貓咪對蛋白質的需求是狗狗的1.5到2倍,而且貓咪的消化及咀嚼能力也比狗狗來得差,所以料理貓咪的食材需要切更細碎、熟軟、方便消化。」

適量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攝取也很重要,但是每餐的比例不用多,而「肉:菜」的比例大約8:2,「肉:菜:飯」的比例大約7:2:1即可。她認為若確定要餵鮮食,最好從小就養成貓咪吃鮮食的習慣,如果要幫貓咪換食,飼主一定要保持耐心,多花時間摸索個別貓咪的喜好,不要說換就換比較適合貓咪個性。

毛孩的體質需求會隨時間、年紀、季節、飼主照顧方式等等而改變,陳蓁建議,最好一段時間就帶去給中西獸醫師檢查、把脈,針對問題症狀來搭配餵食調養,才能根本改善或延緩老化。畢竟食療不是藥物治療,往往需要時間與正確的方式相互搭配,比較能看見成效,因此飼主的餵食觀念是否正確及周全,就顯得格外重要。

陳蓁說:「尤其對於年老、罹患疾病、有特殊需求的毛孩,經常會有食慾不好或挑食、厭食等問題,有時候鮮食的確可以利用烹調的技巧,或是食材屬性的搭配,提高毛孩食用的意願,因此飼主餵食鮮食的比例,很明顯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

 

■ Ken Tsai(元氣毛孩子學習教育中心發起人)

Ken對於狗貓的經絡按摩、養生膳食皆有研究,為日本JPMA寵物按摩協會認證講師、日本寵物Holistic Care認證諮詢師、日本寵物食育協會一級認證,並翻譯了多本日文寵物相關書籍。根據Ken的說明,自古以來有所謂「醫食同源」之說,從中醫的脾胃學說來看,如果可以吃的對,使得營養吸收、排泄都趨於正常,自然可以影響其他臟腑,以緩解及控制許多慢性疾病。這種論點不只針對人類,對於毛孩子也可以利用相同的方式給予幫助。

什麼是藥膳?何以稱之為藥膳?加了中藥材就是藥膳?不加中藥材就不稱做藥膳?Ken解釋,之所以稱之為「藥」,便意味著有治療疾病、改善體質的效果,因此必須是醫師根據專業診斷各種不同症狀或體質,利用食材之五性五味與藥材之藥性相互配伍,透過調理方式所呈現出的組合。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人或動物都可以吃一樣的藥膳,因為體質不同,就算有類似表徵(陰陽、虛實等)也不盡然都可以用相同的食譜,不然就會出現越補越大洞的狀況。

Ken認為,對於「藥」這個字需要有更謹慎的態度,「養生」與「治療」是同理不同枝的概念,我們可以透過飲食改善身體的狀況達到預防、保健,但是治療必須與醫師相互配合,並不是加了一些「食藥」(藥性較溫和、可當食材使用,例如枸杞、山藥、白木耳、薏仁等)就隨便稱之為「藥膳。而且藥膳並不能長期食用,在改善症狀、身體回復正常後,就應該停止以免過之,這與一般的膳食(平補類)應該要有所區別。

Ken說明,「藥膳」是老祖宗們依據多年的經驗,以及對食材、藥材研究出來的經典智慧,透過色香味俱全的飲食,讓認為藥=苦」的人們也能達到治療的效果。雖然不一定要使用「藥材」才稱做藥膳,但在使用及認知上應當有一些了解才是。如果不是醫師針對個別體質改善、疾病治療所建議的膳食,基本上或許不應該稱之為「藥膳」,而自己在各個季節、節氣,或是補充營養等所烹調的料理,則應該稱為「養生膳食」為佳。

Ken介紹,養生膳食是依中醫理論,按照體質進行個別的飲食建議,中醫針對動物身體有8大體質的分類,再加上陰陽、五行理論,來做食材上的調整。如果要透過中藥材作為「藥」來調整體質,一般家庭對於犬貓的餵食有些難度,因此簡易的養生膳食有助於平常的保養。

中醫認為食物有不同屬性,分為溫熱性(陽性)、寒涼性(陰性)、平性(中性),配合季節、環境與狗兒的身體狀況,調適出均衡的飲食內容。Ken建議飼主,選用養生膳食之前應先跟醫師討論,平常可從排泄、毛髮、精神等來判斷,再加上血檢等一些健康檢查,可以判斷是否養生得當。太多會造成肥胖,反之則較難判定。

Ken經常分享一些養生食譜,不過他強調僅供參考,「並非所有狗貓都可以使用相同食譜、食材、份量,相同食譜也不該長期使用,應增加多樣化以免造成營養不均衡。」食用前應先與醫師討論,確認並了解毛小孩適合的方式後,再給予最佳的養生餐食,而且養生餐食並非補藥,僅作為一般保健之建議。「營養」應為身體所必需要的養分,因此不必要的進補或是過度食用補品,並不會有加成效果。

 

小結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的演進,狗貓等同伴動物的生活也逐漸提升,飲食的選項越來越多,還有各種論點及相關研究。本文簡介了生食、鮮食、養生膳食,都是近年來的寵物飲食風潮,相信未來還會出現其他形式,而飼主在這些商業行銷、健康資訊、醫學知識之間,難免有無所適從之感。

要請問專家嗎?台灣目前沒有寵物營養師認證的機制,而獸醫師們接受的培訓教育、自我進修的領域不同,有些認同西醫、有些認同中醫,當然也有人學貫中西醫。總之,醫師們對於寵物飲食、營養學各有見解。有心想請教的飼主們,要找到一位觀念開明、可討論可諮詢的獸醫師也不容易。

2018年在獸醫誌(Vet Record)有一篇研究:《在狗貓吃的肉類生食中發現人畜共通的細菌及寄生蟲》(註1),荷蘭有超過半數的飼主選擇餵食寵物冷凍生肉,研究人員從8個品牌中抽驗35種生肉食品,其中8種含有大腸桿菌,7種有沙門氏菌,2種有弓形蟲,將近一半對李斯特菌呈陽性反應。

調查發現,這些病原體都有可能造成動物生病,飼主若被感染可能造成腦部和眼睛的傷害,處理生肉的從業人員也有同樣風險。此外,寵物吃進的細菌和寄生蟲在消化後排放到自然環境中,衍生成具有抗藥性的細菌,將對畜牧業造成危害,並可能透過未烹煮的生食,傳播具有抗藥性的細菌。

如此看來,生食的風險確實存在,煮熟後應該會好一點?但是若沒有足夠的營養知識、長久的實行能力,愛之是否反而害之?購買各種寵物食品也不能保證安全,該怎麼辦才好?在這看似百花齊放、選擇多元的時代,也是飼主必須睜大眼睛、自我提升的時刻,無論如何選擇,多聽多看多考量,為毛小孩多努力學習。

 

■ 參考文獻:

1. Zoonotic bacteria and parasites found in raw meat-based diets for cats and dogs

 

■ 推薦閱讀:

各種飲食風潮,你家狗狗也要跟上嗎?(上)

「鍾愛一生-毛孩的食衣住行育樂醫」報導前言及感謝名單

 

狗兒飲食-基礎概念(上)

狗兒飲食-基礎概念(下)

 

狗狗可以吃素嗎?如何吃素才健康?那麼貓咪呢?(上)

狗狗可以吃素嗎?如何吃素才健康?那麼貓咪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