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彼得.辛格專訪:什麼是物種歧視?什麼又是有效的利他主義?

動物倫理
文/
台北時報(TAIPEI TIMES)記者陳韋翰 / 翻譯:吳侑達 / 編輯:林均翰

彼得.辛格專訪:什麼是物種歧視?什麼又是有效的利他主義?

以倡導動物權聞名的澳洲哲學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日前在新竹接受台北時報(TAIPEI TIMES)記者陳韋翰的訪問,不但深入探討物種歧視(Speciesism)和有效的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也針對台灣的動物福祉和近來安樂死立法的議題提出看法。


台北時報:什麼是物種歧視?什麼又是有效的利他主義?這些概念跟動物福祉有什麼關係呢?

彼得.辛格(以下簡稱辛格):物種歧視就像種族歧視跟性別歧視一樣,都是有一方去壓迫另外一方,舉例來說,白人壓迫黑人、男人壓迫女人。壓迫久了,強勢的一方就會發展出一套意識形態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同理,一種強勢物種壓迫其他物種也是同樣的事。在地球上,這種強勢物種就是我們──人類。

物種歧視就是去合理化「為了一己私慾而利用動物」的行為,不論是拿動物做實驗、讓牠們娛樂我們,還是為了毛皮或是肉宰殺動物都是如此。這種單一物種至上,其他物種都沒有道德地位和權利的想法是種偏見。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物種歧視,就是說人類滿足自己的利益後,可能也會想滿足自己喜歡動物的利益。舉例來說,比起豬跟雞,我們更在意狗跟貓過得好不好。即便養殖場裡的動物同樣會感到疼痛,而且生活環境更加悲慘,但我們還是更在乎寵物。

有效的利他主義則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做好事」,那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減少痛苦。有效的利他主義認為人類應該要盡可能不要造成痛苦,但如何最有效的做到這件事,很多人的看法不盡相同,像是說,幫助窮人脫貧是,拯救動物也是。總之,有效的利他主義涵蓋的幅度寬廣,從反貧窮運動、動物權運動,到其他議題都包含其中。

 

台北時報:您是如何告訴人們不該虐待牛、豬,還有雞?如何讓人們知道商業養殖的動物跟貓和狗一樣重要?

辛格:我們讓人們知道養殖場裡的動物也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情緒跟社交生活。很多人會把養殖場裡的動物視為面孔模糊的群體,而非像是狗和貓那樣是有自己個性的個體。這樣的想法讓人們對養殖場內的悲劇視而不見。我們常拿豬來做例子,因為豬也很聰明,狗能做到什麼,豬大概也都做得到,而且牠們有許多行為能讓人有所連結。說狗比豬還更需要保護純然是無稽之談。

 

台北時報:台灣近來積極推動虐待動物的刑責要提高,對狗跟貓的虐待更是如此,您覺得這是動物福祉的進步,還是另一類型的物種歧視?

我認為這是物種歧視。

我們比較保護狗跟貓,那是因為我們喜歡牠們。當然,大家可以說這總比沒有動物受到保護來得好。但如果我是臺灣人,不管動保法原本給了狗跟貓什麼保障,我會提倡把適用的範圍擴大,至少也應該讓鳥類和哺乳類受到保障。畢竟,要說狗貓比牛雞豬還容易感受疼痛實在沒什麼根據。我擔心的是,一旦狗跟貓受到保護了,大眾就會覺得夠了,這樣一來,比較不受人類同情的動物就會面臨沒法保障的情況。趁現在推動修法的力道還在,我會呼籲人們正視豬跟狗貓感受疼痛的能力並無差別。明明沒有差別,卻適用不同的法律,這實在沒什麼道理。

 

台北時報:台灣的宗教活動常有動物虐待跟宰殺動物的情形出現,像是說「神豬」,人們先把牠養得胖到一個極致,再拿來用在宗教慶典上。原住民族的狩獵傳統也是如此,有時涉及到獵殺保育動物特別會引起討論。您怎麼看動物福祉和傳統習俗間的衝突呢?

辛格:宗教自由一般來說是件好事,但一旦傷害到其他「有感覺的生物」,那就應該要有所限制。我不認為人類有權為了信仰而對動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同理,文化本身也無法合理化施加在動物上的痛苦。但話又說回來,野生動物通常比遭圈養的動物過得好,如果捕殺的手法很快,那我不覺得多數非原住民族的臺灣人有立場批評原住民族,畢竟他們自己也是整天在買人工飼養出來的肉。原住民族因為傳統文化遭到禁止,而覺得備受歧視,這完全能夠理解。如果我是推動臺灣動物福祉運動的一份子,我最重要的目標會是減少養殖場裡面動物所受到痛苦,而不是原住民族的打獵傳統。

 

台北時報:臺灣政府至今還在用兔子來製造豬流感(Swine flu)的疫苗。為了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利益,我們可以做動物實驗嗎?另外,臺灣的立法院最近通過一項提案,禁止化妝品業者使用動物來實驗化妝品的成分和原料,您怎麼看這件事?

辛格:對於動物實驗,我並不是全然反對。有些動物實驗確實能帶來很大的效益,而且也將傷害降到最低。我對疫苗這件事並不是特別了解,但可能的話,我們應該盡可能尋找動物利用的替代方案,像是說用細胞培養來製造疫苗。另一方面,用動物去實驗化妝品的成分和原料一點道理也沒有,這很好理解,明明市面就已經有證實無害的化妝品,為什麼我們還要讓動物受苦呢?但如果動物實驗是唯一一種治療某些重大疾病的方法,那是可以接受的。

 

台北時報:您怎麼看動物安樂死?通過這種政策是否代表動物的福祉更上一層樓了?

辛格:我不認為生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零安樂死」實施後,收容所裡的動物反而要面臨糟糕的生活環境,而且無法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我覺得安樂死會是比較好的方案。

零安樂死在有些地方相當成功,而且讓正確的觀念有機會傳播出去。這個政策要成功,重點就在於要教導大眾幫寵物結紮,不要丟棄牠們,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

 

台北時報:我們是不是非得變成素食者才能避免「物種歧視」?是否有個中間點?

辛格:若是要避免物種歧視,這或許是最有可能的方法了。有一些方法確實可以既開葷,但又不至於對動物造成痛苦,像是說吃放山雞下的蛋,但只要規模一大,就很難顧及動物的福祉。因此,最簡單的方法大概就是吃素食了。不過,考慮到現在世界上多數人都會吃肉,逐步改變也是可接受的結果,舉例來說,現在就有個叫「忌肉主義」(Reducetarian)的運動,主要是鼓勵人們減少攝取肉量。如果全世界吃肉的人能將吃肉的次數減少到一周兩次,那比素食人口增加兩倍所能減少的動物苦難還多。

 

台北時報:就您看來,怎樣才是一個理想的世界?關於動物福祉,您對臺灣有何建議呢?

辛格:人類和動物都不必受到不必要的痛苦,這就是我的理想世界。上億人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時,卻還有許多人坐擁大量財富,這不是我要的世界。商業養殖場裡有動物過著痛苦無比的生活,也不是我要的世界。我認為擺脫像工廠一樣的動物養殖場是首要之務,透過逐漸改善,這是辦得到的。

臺灣可以採行歐盟的動物福祉標準,避免最糟的情況發生;同時也應促使大眾減少食用肉跟蛋。另外,找出替代方案同樣很重要。美國有不少公司生產用植物製作的全素漢堡肉,口感大眾也喜歡,這樣不但減少動物的折磨,而且還很環保呢。中國政府近來也發布了一份飲食指南,建議人們一天不要吃超過兩百克的肉和蛋,這對動物可是一大福音。臺灣可以依循這些趨勢向前邁進。

原文來源:INTERVIEW: Illustrating speciesism in animal rights calls (2016年6月12日)

【感謝Taipei Times授權翻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