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獼猴列傳

動物與保育
文/
柯金源

三十億年的演化、繁衍

三十萬年前台灣落腳

三十年前才受到重視與保護

台灣島上的靈長類動物只有獼猴與人

近四百年來

台灣獼猴遭到人類不斷的追殺與迫害

島上同類生物、日夜衝撞、愛恨交織

期待和解的春天…………

契子
近年來,有人不斷拿「先來後到」的歷史,為自己定位,深怕自主權被忽略了。其實,在台灣島上,屬於靈長目的哺乳動物,除了「人」以外,還有「台灣獼猴」。有一位美國芝加哥動物學者,在台南左鎮菜寮溪,發現台灣獼猴的牙齒化石,經過三年的研究比對,2003年提出報告,認為台灣獼猴可能早在三十萬年前,就來到台灣,以目前所知,是台灣島上最早到達並繁衍為特有種的靈長目動物。

但是早到,並不一定就佔有絕對的生存優勢,因為近百年來,人類不斷移入台灣,造成平原、山林地過度開發,導致台灣獼猴的棲地逐漸縮減,加上人類大量獵捕利用,最後致使獼猴族群急遽減少。據1973年,師大生物系彭明聰教授的統計,當時為了醫學研究,每年大約捕獵960隻左右的獼猴。至於民間的捕獵數量,保守估計也在二千隻左右。所幸隔年,內政部頒佈全面禁獵命令,猴群才得到喘息的機會。

2001年,農委會再度公布台灣獼猴的推估數量,約在二十五萬隻左右,部分曾經與獼猴發生過衝突的人士,便質疑猴群是否已過量,紛紛要求重新檢討,認為獼猴已無需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最後,農委會將這個燙手問題,丟給地方政府去裁量,如果獼猴確實對於當地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危害,可採取驅趕措施,甚至經過報備手續以後,可宜以適量撲殺。

台灣獼猴的前世今生

臺灣早期未開發前,中低海拔的山區,到處都有台灣獼猴的蹤跡,但1624年,荷蘭人入侵台灣之後,台灣島的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族群,逐漸受到破壞及干擾。1895年,當日本佔領台灣之後,大量攫取山林資源,野生動物的棲地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之後,人們不斷地開墾荒地,各類型的土地開發,更是如火如荼地進行。

尤其,最近三十年來,自然資源,更被豪毫無節制的掠奪,自然環境每下愈況,部分生物種類逐漸絕滅,臺灣獮猴的棲地,也嚴重遭受到破壞。而公路開發或人群進駐山區之後,更將獼猴的生活領域給切割開來,形同限縮的陸地島嶼,例如柴山與八卦山脈的獼猴族群,就被為圍困在人類的開發區當中。到了1970年代,台灣獼猴的族群數量也急遽下降,還一度被認為是幾乎瀕臨絕種的動物。

1972年,台灣正式頒佈全面禁獵並禁止野生動物的出口,台灣獼猴也被列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但牠們的待遇一點也不尊貴,其生存權並未真正受到保護。 譬如,有人在私有的果園內,定時定點餵養台灣獼猴,成功營造了一處觀光野生猴園。也有人為了捍衛自家果園的果實,與獼猴展開激烈的攻防戰,其作戰的手法也不斷翻新。而高雄柴山與新中橫公路的獼猴族群,因為人類的親近行為,已嚴重干擾了猴群習性,等於是愛過頭了。

與獼猴共舞

不過,在這紛亂的世俗當中,還是有少數人,為了保護臺灣獮猴付出許多心力。臺南縣南化鄉民林炳修老先生,自1988年開始,便持續在自己私有的三公頃果園內,以地瓜、香蕉、花生餵養野生的臺灣獮猴。原本果園裡的獮猴族群只有二十餘隻,猴群也時常在山區游走,居無定所;但經過林老先生長期特意的保護及餵食下,目前數量已增加到二百多隻,除了7 到11月水果盛產期,猴群的覓食路線比較不穩定以外,其餘大多以林老先生的果園為主要棲息地。

因此每逢假日,總有大批遊客爭相到果園區,觀賞臺灣特有獮猴的活動情形,並可親自用手拿著香蕉、地瓜等食物交給獮猴,牠們也會毫不客氣地從你手上接過去,靜靜的到一旁慢慢享用。人類與臺灣獮猴這兩種靈長動物和平相處的快樂畫面,在南化山區重現了,林老先生長期保護臺灣獮猴,廣為流傳之後,曾獲選為好人好事代表的表揚。

生命被商品化的悲哀

另外,也有人從獼猴的身上看到商機,位於彰化高速公路交流道旁,經營鳥類寵物店的黃漢服先生,在1987年間,心想台灣獼猴日漸稀少,又長得很可愛,相當具有賣點,就向東部獵人購買了幾隻獼猴,自行做人工繁殖,當時一隻幼齡獼猴,最高賣價可達十幾萬。

當1989年,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以後,其所飼養的獼猴及野生動物,才被迫不得再買賣。到了1994年,獼猴群經人工計畫性的配對,已繁衍了240餘隻,最後,在保育人士的資助下,全部被送進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黃漢服才結束現代猴王的生涯。

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是農委會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所設立的,不過,當大部分民眾持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陸續被送進動物收容中心以後,因為經費有限,小小的籠舍,實在無法容納四方送來的各類野生動物,尤其台灣獼猴的收容數量,更高達三百多隻,實在已快猴滿為患,收容中心開始研究獼猴野放島嶼的可行性,試圖為台灣獼猴另找出路。

為學術研究搏命演出

1998年5月16日,澎湖縣四角嶼被選定為台灣首次人造觀光猴島之先期試驗,第一批5隻獼猴適應良好以後,收容中心陸續將身心較健康的獼猴送上四角嶼。四角嶼在馬公港外,與風櫃里的蛇頭山相望,漲潮時,面積約僅三公項左右,島上植被以草原為主,還有少數幾處的仙人掌欉,沒有其他大形喬木生長。負責野放計畫的屏東科技大學研究人員,在島上用水泥建造了雨水收集池,做為獼猴飲用水源,並陸續搭建簡易的獼猴休息亭,可供平時遮陽避雨之用。

在日據時期,四角嶼曾被當作隔離痲瘋病患的島嶼,原來養病用的石屋及石洞,現在剛好可做為獼猴長期的避難所。但由於島上可供獼猴覓食的資源相當有限,食物及飲水仍然需要人力長期供應,一旦天氣欠佳,船隻無法出海運補,島上的獼猴就可能面臨斷糧危機,這也是令人較為擔憂的一部分。

但台灣獼猴原本的棲息地,是位於低海拔到三千公尺高山的原始森林中,食物大多以闊葉林的嫩葉及果實為主,平常就喜愛攀爬突出的樹木或岩石。農委會委託學術單位進行獼猴的野放試驗,疏解獼猴收容中心的收養壓力,值得體諒,如果在台灣本島選個適當地點,先行復育幾處獼猴的生存環境,再進行野放,可能會更加完美。

當獼猴野放初期,澎湖縣政府基於增加觀光收益的考量,也大力配合進行實驗。首次野放的時候,還由地方首長、政治人物帶隊,並吸引了大批的媒體記者採訪,宛如一場嘉年華會,獼猴被送上陌生的四角嶼,同時背負著保育與觀光的雙重期待,大部份人對於台灣彌猴島充滿著期待。

從1998年5月起,台灣獼猴野放澎湖四角嶼的實驗,持續進行了五次,共野放了三十七隻獼猴,雖然牠們同時背負著保育與觀光的雙重期待,但實驗計畫還是遭到許多質疑。尤其,是距離四角嶼最近的風櫃里,因為彌猴部分活動範圍與當地居民的漁場重疊,人猴雙方逐漸產生摩擦,再加上人猴共存的觀光猴島,因為經濟誘因太低,當地居民眼看無利可圖,又會影響生計,最後提出逐猴令。

在四角嶼的台灣獼猴,就從山林中被獵捕、到收容所、再到野放荒島,離家上千公里,當適應澎湖的酷暑和嚴冬,也好不容易存活了下來,經歷了「非猴」的生活試煉與魔難之後,最後還是因為人們的私欲作祟與爭端,被迫結束這段海闊天空的歲月,撤離了澎湖四角嶼,陸續回到狹小的鐵牢籠裡。

獼猴生存困境

被野放到四角嶼的台灣獼猴,沒有為澎湖居民帶來觀光利益,便被驅逐出境。但棲息在丘陵地帶的獼猴,如果與人類的活動區域過於接近的話,同樣也沒有好下場。高雄市鼓山區的柴山自然公園,原本屬於軍事保護區,在長期管制下,意外的完整保護了台灣獼猴的棲地,成為南台灣一個重要的獼猴樂園。但是,民國1989年間,柴山部分地區解除軍管,當地獼猴的生態逐漸產生微妙的變化。

一般民眾到柴山,主要從事登山健行或者休閒聯誼活動,一到星期假日,更有許多遊客為了一睹獼猴風采,蜂擁而至,單日遊客量曾經高達二萬人次。這些遊客乘興而來,並還帶著大包小包的食物,餵養這些野生的獼猴。結果在遊客的熱情「招待」下,柴山的獼猴飽食終日、營養過剩,開始顯出過度肥胖的徵兆。同時營養過剩也可能導致生育率大增,目前的獼猴族群,可能已高達八群、七百多隻,顯示,獼猴族群數量,可能已經超過柴山地區自然生產力的負荷能力。

此外,有些學者也擔心,柴山獼猴的棲地周圍,已被都市開發區給包圍,其族群可能在近親交配與長期缺乏交流之下,台灣特有種的原始基因,可能會慢慢改變。目前,如何讓柴山的獼猴天堂,能夠繼續成為一處保育物種的樂園,而不是一個人們隨意來去的「獼猴動物園」,值得有關單位花點心思。

人類對於獼猴的愛與恨,真的是只有一線之隔。柴山的台灣獼猴,受到不當的餵養干擾,是遊客錯誤的愛心所造成。但其他地方的獼猴,反而是部分人類的仇恨,而面臨生存困境。譬如,有少部分的獵人,看到獼猴可欺,天天千方百計的毫不留情加以獵捕追殺,近年來,山林殺戮事件頻傳,警方也陸續破獲盜獵集團,顯示,台灣獼猴雖然被加註珍貴稀有的身份,但還是不足於保命,是法令不夠健全、還是執法者的疏失、仰或者獼猴非我族類、命不值錢。

台灣獼猴除了必須逃避獵人的獵捕追殺以外,在森林與農業接壤區覓食,也要小心農民的驅趕。其實,台灣獼猴會侵入果園,折損農作物,主要是猴群棲地受到壓縮、覓食不易,是人類率先侵佔了猴族的生存領域。目前,中部地區就有近百個村落之果園,曾遭到獼猴的侵襲。根據野外實地觀察,在彰化二水、高雄旗山等地的獼猴,因為造成部分農作物的損害,每天面臨人類的追討。人與獼猴的互動關係,還真難以拿捏。

等待和解的春天

人類與獼猴的相處之道,經過上千年的磨和,其實是有許多可能性。除了設置保護區以外,在人猴接壤區,也有共存共榮的機會。不過,現在也有人利用牠們的特性,來謀取私利,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剝奪。像今年是華人地區傳統習俗的「猴年」,部分觀光業者,紛紛引進外籍獼猴兵團,從事商業性的表演,同時也準備向保育主管單位提出申請,希望未來能訓練台灣獼猴擔任明星,增加本土特色。顯然,台灣獼猴雖然是台灣島上的靈長目先驅,但還是無法逃出另一種靈長目動物的操控。

而保育主管機關,面對獼猴保護議題的時候,大都一副愛莫能助的態度,認為依現有保育法規,對以獼猴保護工作,算是有所交代了,至於人猴爭端,可由各地方政府依照實際情況加以規範。另外有關獼猴的生態研究、棲地及基因的保護工作,主管機關一面抱怨、一面訴苦,認為人少、預算少,事多、口雜、保育工作根本無法令大家滿意。

到目前為止,台灣還沒有一個國家級的獼猴保護區。分布在低海拔山區的台灣獼猴,每天還是必須與獵人、農民周旋,才得以溫飽。雖然保育主管單位,已設立了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留區,但棲息在丘陵地邊沿的獼猴,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保育官員認為獼猴的棲地範圍,幾乎涵蓋台灣全島,從平原到中高海拔山區,多是牠們的覓食與棲息區域,如果要劃設專屬的保護區域,實在有困難。難怪近幾十幾年來,人與獼猴,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糾紛不斷,並且日形惡化。

台灣島上,大約有十五萬種生物,但靈長目動物只有人與獼猴兩種,但為甚麼?獼猴的生死與去留,都是由另一種靈長目動物來操控呢?未來,能不能為人猴爭端,帶來新的和解契機,就要看台灣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