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解放》一書中譯本由「關懷生命協會」出版 ,已在國內發行,關心人類、思想發展、動向的社會運動的朋友,何其有幸能有機會閱讀此書,因為這本書過去二十年來早已在歐美影響及改變了千萬人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今年六月,筆者會同關懷生命協會的朋友,一起前往華府參加「國際動物權益會議」。會問我們訪問到彼得辛格教授 (動物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及作者),為台灣讀者針對動物解放的觀念做簡要介紹。
盤中肉來自受苦的生命
彼得,這位頗具學者風範、態度儒雅的哲學教授,學生遍佈歐、美、澳三洲,已著有十一本哲學、社會學、倫理學的著作。目前他是大英百科全書中倫理學部門的主要作者,由他來帶動新世紀的道德運動,可說相當適合。
當初在牛津大學唸哲學時,是怎樣的因緣使他開始關心到動物權益問題呢?那是在偶然一次和某位素食的同學進食時,他告訴彼得肉食背後的真相,盤中的內是來自受盡折磨、最後被殘殺的生命。從此,彼得不再吃肉,並開始思索人類對待其他動物的態度。他著手從西方思想史的追溯,來揭發批判傳統倫理學中「人類中心主義」的偏見。
彼得開始在各哲學刊物上發表他的新倫理學,頗引起各界熱烈的討論。這些討論,促使他寫成在1975年出出版的《動物解放》一書。此書迅速地被動物保護人士奉為經典之作。比較趨在1892年劍橋學者亨利紹特(Heury Salt)所著的《動物權益》(Animal Rights)一書,後者則是等到出版五十年後才受人重視。(註:此書在 1980年再印行,彼得特別為之寫序,並認為這本書對他的動物權思想有決定性的影響。)
動物解放這本書已問世二十年,彼得對自己當初的思考理論,與今日動物權的現況做比較,並不認為有需修正之處,除了在書中所引用的統計數字,可能與今日的情況有所出入外。他並提及當初他在寫書過程中,不但得到各方面的協助,提供各種有關資料,也親自去屠宰場、飼養工廠、實驗室內體驗觀察。
對生命個體做平等考量
歷史上,每一社會運動有一共同點,那就是要擴大傳統的道德視野,幫助更多的民眾獲得平等的待遇。另一共同點是在推行運動時的改進過程中,勢必遭到優勢者、特權人士的反對。所以當彼得在書中捉出生命道德平等觀時,不乏反對人士的嘲諷和質疑,自以為是動物王國中特權階級的人類,並不會輕易放棄既有的優勢利益。
《動物解放》一書是以嚴謹的、純粹理性的論證來陳述他的動物權思想,而不是以感性來影響、說服讀者。有許多哲學教授、法學、動物、心理、人類學家讀後,即開始熱心支持動物權運動。雖然反對勢力強大,而且多半來自企業、醫學界,但世界上至今還沒有寫出一本等量的著作來推翻彼得的道德哲學架構。
彼得的中心學說,是認為人類應對每個動物生命個體的利益做平等的考量.人類不但對自已的社會有道德責任,更應該將此道德責任擴大到其他物種生命。因為每個生命雖然在智能上有相異,但是個體在感受痛苦的能力上卻是平等的(萬物皆有感受痛苦的能力)。《動物解放》這個新倫理學的理念,在社會推動上 ,即成為動物權運動,在實踐上則有各類動物保護組織成立。
大靈長計畫的遠見
1993年彼得在推行動物權的策略上,先成立了「大靈長計畫」(Great Ape Project)做為初步橋樑工作(註:中譯也許以「靈長動物基本權的平等論」比較適當),這是一個頗得各界重視的動物權組織,也出版了一本集合了三十位專家、學者、哲人寫成的一部書。這組織並發表了一篇靈長動物基本權的宣言,要求將人類社會目前享有的基本生存權(如不得被任意無理拘禁、被強制受苦等權利)推廣到其他靈長動物。此組織由學人、科學家、律師、動物保護人十組成,準備將宣言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促使各國開始遵行此一計畫,並以立法來保障所有靈長動物的基本權利。
此計畫在推行時,有些動物權人士向彼得質疑,這靈長計畫只包括了靈長動物,是否違背了他動物權思想的初衷。彼得表示:出此下策,自有其苦心,乃是為了要攻破人類物種歧視speciesism心理障礙的第一道防線。由於猩猩和人類在物種上同屬於靈長動物Priwate,在基因成份上,更只有百分之二的差異,一隻成年的猩猩,其智力與四五歲的兒童相異。此外,在情緒表達、家庭組織,甚至在自覺意識上,皆類似人類。便因為這些共同特質,靈長計畫成為當前為爭取動物權益比較可行的橋樑工作,其最終目的是要將此權益普及到所有的生命。
大靈長計畫不但要解救那些被關在動物園、馬戲團裡的猩猩們,亦特別要求釋放所有被終年隔離、拘禁在實驗室中的猩猩。牠們被囚禁在狹小的鐵欄裡,完全沒有家庭自由的生活,被強迫接受穿了白制服、面帶口罩的醫藥科技人員給他們驗血、灌藥、注射病菌、麻醉、上手術台等等苦刑。彼得舉例說,過去十幾年來,醫學界以猩猩來做愛滋病的實驗。其中一位被編號C499的猩猩在十幾年前被強迫注射了愛滋病原體,終致被感染、病倒。其他許多被囚禁在各大學實驗室內上百隻的猩猩可能也在不久的將來走上此悲慘的命運。人類對於自己的親屬有權利去傷害他們嗎?這是我們今日不得不反省的一個道德問題。
筆者記得在6月23日的華府動物權遊行之後,有兩位愛滋病患者先後上台演說,他們向醫學界抗議用猩猩來做愛滋病的研究工作。他們強調這種實驗既殘忍、對人類也不安全。支持動物權的許多愛滋病患者,雖然感染了絕症,但是他們仍然要求醫藥界不要以救助他們為藉口,來爭取億萬元的基金做動物實驗。
只要運動能夠持之以恆
談完彼得的大靈長計畫,接下來我們問他對目前最大醫學研究企業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的看法。彼得反對這種基因移植的動物實驗,認為極可能產生不堪的後果及無法補救的影響。他說,人類沒有權利去干涉、改造大自然的安排和創造,人類也沒有能力來解決、補救這種實驗的誤失。在1988年,哈佛大學首度將人類的癌細胞成功的移植到白老鼠體內,當時便有不少人質疑,未來科學界瘋狂的動物實驗、基因工程,會給人類、大自然帶來令人不安的變動。三十年來的癌症研究,已犧牲了億萬個被迫接受實驗的動物。
對於動物解放運動的前途,彼得也持樂觀的態度。他說,比較起一百年前的情況,我們確是可以看到在各方面動物福利的改進、民眾動物保護教育的普及。雖然目前仍有億萬的動物被人類囚禁、屠殺,但至少,在近年已有許多人開始了解到經濟動物、實驗動物的悲慘遭遇。另外,素食人口在西方比在十年前增加了一倍,且目前地球上擁有龐大的國際性大型動物保護組織,各擁有百萬以上的會員,比如 --PETA、HSUS、IFAW等等。相關的著作出版也在激增中,媒體更經常報導動物保護活動。這些現象證明了動物權運動已經普及全世界(一百年前,只限於英國),成為本世紀的主要社會運動,連小學、中學教育亦有動物保護組織輔助提供。
彼得說,1975年當他的朋友李察.瑞得第一次提出動物歧視 (speciesism)這個字彙時,大英字典裡還找不到這個字,如今這個字不但被列入字典,也是被經常引用批判道德哲學的關鍵名詞。彼得也清楚,要達到眾生平等的理想世界,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只有靠動物保護人士持之以恆,今日播下的種子,日後是一定會有收成的。
時間已近會場結束時刻,我們週遭還有許多人等著和彼得談話。在與他道別時,我們問彼得,如果協會邀請您去台灣,並作學術演講.您會接受嗎?他溫和的微笑著說:「一定的、一定可以的,也許在六個月內,我可能分身乏術,但是在一、兩年內,絕對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