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流浪動物控制管理與福利政策」研習會 主辦單位怎麼說:知見第一 循序漸進

動物與陪伴
文/
釋悟泓

  今年2月21日至3月2日,在台北舉行了一場與流浪動物問題有關的國際研討會。
  國外來的友人為台灣帶來了許多我們不知道,也不曾想過的動物權觀念,以人道對待動物,如果工具齊備,方法其實也並不困難;我們特地記錄了研討重點,供大家參考 。

編者

  台灣街頭上的流浪貓狗,早已不只是蒼惶如喪家之犬而已,十之八九都會面臨「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命運。想保護牠們的人,不是沒有,知識份子著書立說,希望從法律與教育著手,市井小民則盡一己之力,偶而施捨殘羹剩飯,希其溫飽。

  環保意識抬頭後,流浪狗成了部份市民的眼中釘。「加強捕犬」一詞應運而生;寧願自己傾家蕩產,不願一隻狗慘死的人,也愈來愈多。當然,沽名釣譽、混水摸魚的偽善者,也難免出現。

  到底流浪狗的問題應該怎麼辦?為什麼你們不過問?這是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百被問到的問題。

  說真的,直到「流浪動物控制管理與福利政策」研習會結束,總結報告書整理完成之前,我們也無法掌握解決方案之全貌。

  「知」,只是解決事情的第一步。但沒有知,不僅踏不出第一步,還可能走回頭路。

  「依賴捕捉與撲殺的方法,是無效的。」這是去年英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代表,第一次應邀來訪時,提供我們有關流浪動物問題的第一個「消息」:「我們可以協助你們舉辦一個研討會。」解決問題的種子,就這樣種下去了。

  種子是需要灌溉才會開花結果的。在過去一年內,除了今年年初才決定邀請的法國公主外,WSPA亞洲區經理Victor Watkins先生、教育部門的Cindy Milburn,Charlotte Holloway小姐,以及元旦前夕來做最後籌備工作的Joy Leney小姐,共先後來台四次,其敬業與用心,令我們深深佩服。

  社會的走向,是向上的改革?還是下坡的隕落?我們認為跟下列四種因素息息相關:一、政府--公權力的代表,二、專家學者--知識力的代表,三、媒體--傳播力的代表,四、民間--實踐力的代表。

  「流浪動物控制管理與福利政策」研習會的設計,原只是希望能夠結合這四種力量,共聚一堂,為流狼貓狗盡一份心力而已。嘲諷、懷疑、抗拒,一直都還有,但那不正是需要舉辦研習會互相溝通、研討的原因嗎?我們希望種下去的是樹苗,不是小草,而樹苗總是成長得慢些。

  期待一夜致富的猴急心態或是自暴自棄的駝鳥態度都不是好現象。同樣的,也不應期望流浪動物問題能在一夜之間解決。研習會如果真約有用,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心願而已知見第一,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