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530 為浪浪發聲之後 提醒各方建立互信是當務之急

動物與生活
文/
關懷生命協會 倡議組

530 為浪浪發聲之後 提醒各方建立互信是當務之急

因農委會主委日前(5月9日)與野生動物保育團體會面,討論造成生態影響之遊蕩犬管理政策,又主委於5月10日回覆立委質詢表示農委會已盤點出全台2,176個人犬衝突熱區、9個野生動物與犬衝突熱區,接著會展開熱區內遊蕩動物的移除,並要求不得餵養游蕩動物[1],上述訊息經媒體報導,在恐懼與不信任的氛圍下,全台數十個以第一線遊蕩犬貓照顧為主的團體因此於5月30日上凱道「為浪浪發聲」。

近年來穿山甲、石虎等保育類動物因遊蕩犬隻帶來的生存威脅,是野保團體關注的眾多保育重點之一,基於保育類動物「一隻都不能少」,急切地想要解決遊蕩犬帶來的危機,我們完全感同身受,但遊蕩犬隻被飼主棄養到流浪,多少無辜生命從此凋零,也令人不捨。如何能及早找到化解衝突的方案,解決野生動物與遊蕩犬貓的弱弱相殘,才是動物之福。

因此,對於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的生態敏感熱區,進行遊蕩犬的「移置」及「區域內有計畫的禁餵」,是本會與其他幾個動、野保團體在日前獲得的共識,已據此要求政府積極規畫方案,亦已開始初階會議。實際上,本會注意到530凱道「為浪浪發聲」之團體也強調「我們不反對生態敏感區移置流浪貓狗,相反,我們願意以在地經驗提供人道移置協助」[2],似乎也呼應了上述共識。

在各方政策方案具有共識空間的狀況下,仍然會有這次530「為浪浪發聲」的群眾街頭活動,主要是過往不同意見的各方,多半只能透過社群網路上隻字片語來理解對方,而現行的社群機制又傾向擴散不友善的語言,將合作的可能性不斷削弱,誤會擴大之後,政府便更難以化解相互間的敵意,因此形成惡性循環。本會建議中央主管機關在目前的遊蕩犬管理政策討論平台中,除與既有諮詢的動、野保團體外,也可納入長期投入遊蕩犬隻議題團體的意見,才能避免因誤解產生的相互攻訐,從累積互信開始,順利擬定政策。   

此外,本次因為穿山甲、石虎棲地被遊蕩犬侵擾的問題,連動討論到沉痾已久的遊蕩犬管理問題,或許也是個契機,使我們能夠在過往撲殺與TNVR兩種減量選項之後,重新思考應如何建構具源頭管理精神的「犬隻族群管理」方案。本會期待在建立生態敏感區移置工作之信任及共識方案後,未來能持續將狗口普查、晶片登記、全面絕育等源頭管理方案納入一般區域(非生態敏感區)的管理方案中,逐步往前邁進。   

不管上述生態敏感熱區的移置計畫,或者在一般區域的人犬衝突改善方案,我們可以想見的是,未來都將必需與過去具備絕育經驗的團體,以及長期與遊蕩犬族群在第一線接觸者-即所謂的「愛爸愛媽」們合作,才能掌握區域內犬隻狀況,因地制宜擬定策略,從區域盤點、源頭管理、移置作業、人犬互動、社區溝通及餵食管理制度,到犬隻安置送養等工作上,都需有周延的全盤計畫,才能在解開盤根錯節的遊蕩動物問題的同時,建立尊重生命、友善動物的社會價值。

保育類動物「一隻都不能少」,遊蕩動物也終將回歸到受人照顧的同伴動物,但要讓犬貓不在街頭遊蕩,得靠所有關心動物的人們一起合作,執政者在推動政策時,如何結合民間智慧與人力物力資源,化解歧見的確艱難,但必須持續努力。歷史關鍵契機,稍縱即逝,弱勢的野生動物與游蕩動物究竟能夠雙贏或雙輸,取決眾人的智慧,值此當下,希望各方約束攻訐言行,未來在政府努力建構平台時,也願意遞出橄欖枝,勉力前行


[1]媒體報導來源請見:https://reurl.cc/3OvARV

[2]資料來源請見:https://reurl.cc/mDqL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