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保教育在新竹動物園 探訪獸醫室醫療小志工

動物與生活
文/
文字、拍攝:蔡育琳

台灣有三所公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高雄市立壽山動物園,各家動物園都有多元的志工團隊,包括導覽解說、環境維護、活動支援、醫療照護等性質。照理來說,其中最需要專業能力、長期培訓的,應該就是醫療志工。

而在新竹動物園的醫療志工中,居然有十幾位小學生,他們能做好這份工作嗎?是誰帶孩子進來,為了什麼目的?對於動物園的動保教育功能,一般遊客也許不是很在意,這些家長和老師如何能具體落實?孩子們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呢?

新竹動物園的「再生計畫」工程已近尾聲,民眾已經等待了兩年半,即將於2019年12月28日開園。在眾所矚目的開園日之前,本會記者先帶大家到獸醫室一探究竟,了解醫療志工的運作與服務內容,以及孩子跟動物之間的點點滴滴。

 

動物的小保母

11月9日週六上午九點,新竹市立動物園獸醫室內,有六個孩子由家長陸續送來報到。他們是獸醫室的醫療志工,先聽指導老師黃靜慧講解工作內容,再依步驟完成每個細節,最後還要寫照護紀錄。孩子的年齡從小學一年級到國中一年級都有,志工資歷從半年到一年多,動作熟練,態度從容。

除了幫動物秤重、準備食物、清理環境,還要洗碗、掃地、切菜,就連擦藥、餵藥、餵奶也難不倒他們。若有孩子做不到的部分,黃靜慧會從旁協助,並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曾有孩子被動物抓傷,幸而只是小傷,擦擦藥就好,家長也能諒解。

獸醫室內除了園內動物,還有被民眾棄養、通報送來的動物,因空間有限,大多是小型動物,包括兔子、陸龜、刺蝟、蜥蜴、蜜袋鼯等。其中有一隻馬來猴小寶寶,約兩個多月大,因為牠從猴媽媽懷中掉落時,沾染到人類的氣味,猴媽媽不願再照顧牠,就由獸醫室撫育。孩子們用電子秤量好兩種奶粉,以熱水和溫水沖泡,拿毛巾包著小猴子,像餵嬰兒一般餵牠喝奶。

馬來猴小寶寶吃完就是玩,不知道自己屁股上黏著糞便,劉昕妍用衛生紙幫牠擦去,並不覺得髒或噁心。在小志工的嬰幼兒時期,父母應該也是如此呵護他們,而在此時此地,角色似乎翻轉了,他們都還需要監護人照顧,卻已開始擔任動物的保母。劉昕妍和林孟潔還帶來了小熊、長頸鹿、恐龍等娃娃,給小猴子和其他動物做伴,可能她們平常就抱著娃娃睡覺,所以也為動物們如此設想。

 

學習與成長

「我去倒垃圾!」「好,我跟你去。」倒垃圾也要一起去,這就是小志工們的友情。

「我要切菜,給我切!」「拿刀要小心喔。」聽說王昱勛在家時,因為父母覺得他年紀還小,不讓他使用刀具,反而來了獸醫室才得以發揮長才。

「抱兔子要讓牠靠在你胸前,這樣比較安全。」孩子們終究是孩子,難免有些童言童語,但也會互相叮嚀,保護動物也保護自己。

 

動物園每隻動物都要做詳細紀錄,包括體重、食性、醫療處置、動物行為、狀態等,當黃靜慧把動物的資料輸入電腦時,孩子們也是問題多多,「老師,亞成是什麼意思?」

「亞成體,就跟你一樣啊,還會繼續長大的小朋友。」

「還有老公公?老奶奶?」林孟潔問。

「就是說動物老了,民眾因而不養牠了。」

獸醫室小志工訪談紀錄(製作:蔡育琳)https://youtu.be/cWTForgD7aE

獸醫室不是快樂天堂,孩子們已見識了動物的生老病死,因為每次來的時候,動物都跟上次有所不同,有些是康復了回到園內籠舍,有些則是過世了存進冰櫃。甚至在孩子照顧動物的時候,也曾有動物忽然變冷了、不動了,就死在他們的眼前。

指導老師黃靜慧表示,當時有隻黑肚綿羊因體弱而不幸過世,林妍方與陳宥傑雖然驚訝害怕,仍然鎮定的協助老師,妥善的送牠一程。而他們也意識到:原來這就是生命。之後仍繼續來擔任志工,希望讓生病的動物過得舒適一些。

王玉婷從小六擔任志工到現在國一,有個外號叫「阿寄」(阿姐),她總是耐心的照顧動物以及年紀比她小的志工。從小她就喜歡動物,但是家裡不能養,因此來動物園就是想多學習,希望能一直做到高中畢業,等長大了就可像資深志工一樣,獨立完成所有醫療工作。

「以前第一次看到牠們覺得很興奮,後來變成不是只喜歡一種動物,幾乎全部動物都喜歡。」王玉婷曾隨著黃靜慧參加關懷生命協會的動保課程,實地參訪台北市立動物園,看到台北動物園很大,新竹動物園很小,但有一個相同的情況讓她耿耿於懷。「還沒當志工的時候,在動物園看牠們被關在裡面,我們看得很開心。現在才知道說,牠們關在裡面很痛苦,所以就覺得牠們很可憐。」

 

動物園獸醫怎麼說

2015年,獸醫余國睿通過高考進入新竹動物園,期待能加入一個獸醫團隊,報到後才發現因為編制規定,園內始終只能有一位獸醫。新手上任就要全權負責,余國睿的壓力非常沉重,到處找前輩及專家請教。除了技術上要努力精進,日常性的照護更是永無止盡,直到2016年志工隊的出現,讓他有了喘口氣的空間。

不過余國睿也坦承,他設想中的志工最小年齡是國中生,一開始聽說有小學生要來,他很擔心家長會有意見,也怕小朋友會受傷。實際運作後,他發現比想像中好很多,有些孩子一開始會怕動物,後來慢慢接納了,也常跟動物有互動,他們做得很快樂,並非當成工作。

採訪當天,有小志工提到食蛇龜、柴棺龜的差異,因為他們有實際照顧也有所認知,余國睿笑說自己念獸醫系的時候都不知道,「從小朋友口裡聽到這些,其實我很感動,這是一個很值得推廣的生命教育,而不是只帶小孩去動物園繞一圈,沒多久就忘了。」他也是從小就喜歡動物,曾經因為家裡沒有第四台,吵著到表哥家看動物頻道,如果當時有機會幫忙照顧動物,他一定會開心得不得了。

從周一到周五,獸醫為動物做的醫療救傷,周六日就要靠志工來延續,否則動物的情況很可能惡化(若有緊急狀況,志工會通知獸醫來處理)。要承擔這些繁瑣的基礎工作,除了喜愛動物更需耐心與毅力,有些志工還沒全部學會就離開了,因此余國睿對於醫療志工是求精不求多,希望他們至少能待一年,成為資深志工後,再帶領新進志工。

 

從志工到員工

獸醫助理李曜辰原本也是醫療志工,他說常有民眾撿到受傷動物送來,但獸醫室無法全部接收,如果是非保育類的雛鳥,志工有能力的話,就會帶回家幫忙照顧。他曾因此收下一隻麻雀雛鳥,幸而活了下來,長大後野放。由於政府編制的問題,動物園無法增加員工名額,2018年一位技工離職而有了空缺,李曜辰應徵上後,成為園內有史以來第一位正式的獸醫助理。

之前的獸醫助理都是臨時性質,包括替代役和志工等,而李曜辰有熱誠又有經驗,不只在醫療上提供助力,也負責志工隊的經營。為了鼓勵志工,他們設定了積分獎勵的制度,只要達標就可得到小禮物,李曜辰當志工時就得過好幾次小禮物,都是獸醫余國睿自掏腰包購買的。現在情況有好轉一些,志工們得到的小禮物,是余國睿與李曜辰一起自掏腰包購買的。

指導老師黃靜慧有時因忙碌無法參與,就由動物園技工(動物照養員)許淑玫、梁竣傑來指導小朋友。許淑玫說一般小孩是看卡通片來了解動物,而這群小志工的表現很難得,「那麼小就想接觸動物,像我女兒都不敢,覺得排泄物很髒很臭。」她認為是因為黃老師有跟孩子溝通、引導、協助與陪伴,家長也認同志工的服務內容,只要孩子敢嘗試,久了就會習慣了。

「他們會分工合作,互相幫忙,有人負責處理食物,有人負責處理藥物,培養團隊工作的觀念,靠近動物的時候更會互相提醒。如果有一些事情大家都想要做,那就輪流做。」梁竣傑觀察到小志工的團隊運作模式,此外他也覺得,童年是學習的重要階段,可以對動物建立正確觀念,有些大人的觀念卻不容易改變。

 

老師帶領 家長支持

黃靜慧是一位忙碌的國小導師,還在校內成立動保社團「生活你我牠」,自己編寫教材,讓學生認識各種動物處境。黃靜慧原本所學並非動物相關科系,而是在近幾年來開始投入,包括到台大、清大、屏科大學習動物相關課程,更成為新竹動物園獸醫室的志工。過去一年多來,她從自身的班級和社團、小志工的夥伴們之中尋找適合的學生,取得家長同意和支持,引導學生來擔任醫療志工。

黃靜慧對小志工們有一個「十年計畫」,家長和孩子也都有意願,期盼從小學一路做志工到大學。鄭妙純有兩個孩子在此當志工,她跟孩子說過,來這邊就是要做事情,不是來玩的,「希望他們多了解幫助弱小動物的工作,這對他們人生的經歷會留下很重要的一篇。」

另一位家長張雅緣說,這是孩子有興趣的事情,所以他們會主動想來,她認為:「這也是一個學習,現在的教育比較多元,如果單純只有上課,我覺得不夠。」當孩子對動物懂得越來越多,做完志工後,回家還會幫媽媽上課。

家長蔡雅芳說,一開始是想要讓孩子多接觸,透過訓練更有耐心和愛心,用正確的方法對待動物。「並非只是看到表面的可愛,照顧過程才是日常要做的,未來自己養寵物也要全權負責。」如果孩子在過程中受了傷,她認為是孩子有所輕忽,不過也是很好的經驗,「對我們來說,動物園有小志工訓練是很棒的學習機會,希望這個團體能持續傳承,並能協助動物園更多。」

孩子們到動物園,看見自己喜歡的動物,拍幾張合照應該就很開心了,但黃靜慧發掘了更多可能性,原來孩子可以做到的,遠超乎大人的想像。「希望動物們過得舒服,希望自己能盡一份力,這些孩子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黃靜慧說,孩子在課堂上可能注意力不集中,但在獸醫室做志工不一樣,因為實際操作時要注意很多細節與步驟,「當小志工們覺得自己把動物照顧好了,準備的食物有被動物吃掉了,他們得到的快樂是最直接的。」

動物園的四大功能為教育、研究、保育及遊憩,其中教育常常被忽略,反而以遊憩為重點。而新竹動物園的小志工們,經過學習、訓練與服務,在照顧動物的過程中,真正落實了動保教育。這些孩子長大後未必會從事跟動物相關的工作,但只要能學到尊重生命,並願意為動物付出心力,相信已是最大的收穫,而這份愛也將以各種形式散播出去。

 

相關文章:

新竹動物園再生之路 需要志工與民眾促成

推薦閱讀:

兒童與動物園

兒童對動物的同情心──葉聖陶的兒童故事給目前動物保護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