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慈悲護生是大乘佛教徒恪遵的基本倫理,基於佛教不共其他宗教的「眾生平等」教義,護生之對象函括一切有情(眾生)--人類與非人類動物,因此就佛法理行與事行雙方面而言,「非人類動物的福祉」亦屬佛教福利服務的範疇。但是當今宗教(佛教)福利服務的社會事功之研究,多著墨於以「人」為受益者之慈善、教化、醫療、賑災等福利服務,而少及於以「非人類動物」為受益者之護生事功,因此推動保障「動物福祉」的佛教福利服務工作,有其值得探索的特殊價值。此是筆者撰寫本文目的之一。
關於護生,傳統中國佛教多行放生及素食,放生活動在中國有其悠久的發展歷史,但在時空因緣轉變之下,而今放生衍生之諸多弊端業已引起社會嚴厲撻閥,恐已被視為一項「反福利」的行徑,佛教反成為該「被教化」的對象。因此,本文擬舉「關懷生命協會」之護生事例,介紹當今公民社會中非營利組織可採行的護生策略及方法,盼佛弟子超越傳統放生窠臼,承繼佛教護生傳統作更契理契機的(以動物為受益者的)福利服務。此是筆者撰寫本文目的之二。
再者,現今保護動物已蔚為一種世界思潮,各國提倡動物權益之非營利組織陸續成立,有關保障動物福利的法案紛紛出爐,台灣也不例外。關懷生命協會於民國81年發起第一起「反挫魚」運動,政府於民國87年11月通過動物保護法,動物福利自始列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所轄業務,過去十年間民間動物保護組織從2家增加到40家,動物福利已成為政府政策與社會福利之一環。佛弟子不應在此時代潮流當中缺席,更應秉持崇高的佛法思想引領社會進步與變革,實踐「莊嚴國土,成熟有情」的大乘理想。此是筆者撰寫本文目的之三。
本文之中,筆者根據實際參與經驗與第一手資料,介紹以佛弟子為主導的關懷生命協會所從事的一項福利服務的創舉:自90年年末至92年五月間,推動「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運動過程、爭論焦點,並探討該運動的成效與意義。
筆者於國中時期,曾於生物課中解剖蝸牛,於今回想,哪些生物知識早已遺忘一空,但當時手腳發軟忍不住作嘔的感覺,仍殘餘心中至今。比起其他被撲殺的流浪動物、被屠宰的經濟動物、被狩獵的野生動物,高中解剖課程中殺死的動物數量算是「小巫見大巫」,但是,若對於其存在必要性有高度疑慮的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繼續毫無疑問地習以為常下去,那麼其他許許多多包裝著科學外衣、打著有益人類福祉旗幟的動物實驗,要引起社會大眾去同情實驗動物的處境,簡直有如緣木求魚。
如今,國中的動物活體解剖已在動物保護法中禁止,但仍有為數甚多的動物在高中、大學不必要的教學實驗中被殘忍肢解,因此關懷生命協會乃進一步推動廢止之。
貳、「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之運動過程
一、了解校園動物實驗與動物福利現況
90年8月至10月,關懷生命協會開始針對國小國中的觀察實驗、高中活體解剖、大學教學用動物實驗,著手進行「校園動物實驗與動物福利現況」調查,大致了解課程綱要、教科書內容、動物使用情形、實驗過程、實驗後動物處置,在高中部分發現以下問題:
1.傷害動物:高一基礎生物有對淡水螺的實驗,即使螺於實驗後放回原捕捉地,實驗對螺類形成的傷害卻未見評估;高二生命科學、高三選修生物皆有青蛙、牛蛙解剖,實驗過後不論動物是否仍存活,大多不離銷毀的命運。
2.缺乏尊重生命的教育:坊間幾家高中教材皆未提及生物實驗後動物的處理,比起無生命的化學廢棄物多會列出處理守則,生命在此更顯卑微。在解剖課程中,少數老師會教育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但大多數老師並無此認知。
3.不見得達成教學目的:老師無法全面顧及各組學生的解剖程序,解剖後亦無學習效果評估。
以上發現證實活體解剖課程之「必要性」有其疑慮,其實就動物遭受的痛苦及傷害而言,已足以作為廢止活體解剖的理由,然而教育界仍多肯定其「教育功能」重於「動物權益」,因此還需要更多佐證以質疑活體解剖「教學目的上的必要性」。
再則,有關動物實驗的爭議也牽涉一項爭論--動物實驗養成殘忍人格。在實驗室裡,研究者極易被訓練成把動物當成一種「工具」,視動物在研究過程中所受的痛苦為理所當然,而且絲毫沒有罪惡感。故學生對解剖活體動物抱持何種態度、有何感覺、接受程度,也是必須了解的層面。
因此下一個階段,協會針對高中學生進行一項問卷調查。
二、高中生物解剖教學問卷調查
91年8月開始,關懷生命協會進行「高中生物解剖教學問卷調查」,主要針對高三選修生物學生詢問兩個問題:1.你覺得動物活體解剖課程有否達到教學目的;2.你喜歡還是不喜歡動物活體解剖課程?理由為何?
根據所收回的1156份有效問卷,得到如下結果:
1.認為「沒有」達到此教學目的者佔38.15%,回答「不知道」者佔34.69%,認為「有」達到教學目的者僅佔27.16%。
2.抱持戲謔態度解剖動物的學生佔21.11%,甚至認為可藉活體解剖滿足切割衝動與快感,喜歡活體解剖之理由甚至如下:
‧感覺非常刺激,血液頓時沸騰起來,有快感!那種用刀劃來劃去的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看到內部的臟器覺得很過癮。可以拿牠的手腳來丟、充氣。
‧解剖容易上癮。原始的衝動吧!
‧動物死前的掙扎,是生命最美的形象。掠奪動物生命是一種樂趣及享受。
‧平時若解剖動物,會被人說殘忍。
3.有14.53%的學生產生噁心、恐怖、殘忍等相當程度之心理障礙,其不喜活體解剖理由舉例如下:
‧大多數同學並沒有用心觀察,只是以玩耍的心態,更有人只努力去想出標新立異的分屍方式以取悅全班同學,實驗全是歡笑聲,而歡笑來自戲弄動物與分屍的快感,犧牲了不少無辜的生命。
‧非常噁心,太殘忍了,眼睜睜地看牠死在手中,有罪惡感。
‧為了人的求知慾,而犧牲活生生的生命。為了看幾眼,就把牠宰了,挺過份的。
‧活生生的被剖開,在解剖過程中青蛙仍活蹦亂跳。有種殺人的感覺。
‧沒收穫,而且實驗完後食不下嚥。
‧不是所有高中生都會讀與生科相關的學系。
問卷調查結果證實,實際上活體解剖並沒有如想像中的教育功能,只有少部分學生覺得可以學到生物知識,但有更多比例的學生覺得無所助益。而且比起帶給學生的負面感受、心理上的衝擊,平常遭受譴責的殺戮衝動,反而在課堂上被公開鼓勵和允許,不少學生對此絲毫沒有罪惡感。因此,活體解剖在教學上是否有其必要性,已無庸置疑。
從台灣一些老師的教學設計方式的改變以及國外經驗可以得知,以教學為目的的動物實驗,其實或許真的可以避免,而採用其他的替代方式進行。目前許多西方國家,對以教學為目的的動物實驗採取相當謹慎的作法,例如用屍體替代活體、臨床動物代替實驗動物、非動物替代動物。就是因為他們驚覺:其實,許多動物實驗對動物造成嚴重迫害,也間接培養出對生命感到麻痺的學生。
因此接下來,關懷生命協會蒐集兩類資料,以說服教育部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1.其他國家在活體解剖教學方面的相關法令或做法,突顯台灣在此問題上的落後程度;2.有哪些非動物模式的學習方式,可作為本國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替代方案。
三、國外之反活體解剖運動與法令
在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專院校內,許多大學生挺身為受苦的動物說話,舉凡活體解剖方面的課程和實驗,必遭到學生們的抗議。在學校與學校之間,大專學生彼此合作提供,逐步為已過時的教學方式建立更人道的替代政策。
在美國大專院校,學生們紛紛主動爭取有權利不參與解剖,從紐約到維吉尼亞、奧勒岡、賓州等等,在師生之間已引起廣泛的討論是否有必要繼續殘忍的活體解剖課程。Sarah Lawrence Collage是東部頗有名望的學院,在1994年全校通過「學生選擇權政策」,對於生物課上的活體解剖,學生站在人道及宗教的立場,有權反對參與。這項政策成立後其它院校紛紛響應。
在康乃爾大學常常有「學生人道對待動物會」的抗議,在1998至1999年之間,校長Hunter Rawlings允許提供替代方案給反對活體解剖的學生。為了促成「替代政策」的通過,學生權益會特別邀請資深的教授們出面遊說,他們認為替代方案可以提供相同的教學功能。
在1999年,瑪爾學院的學生動保組織,參照康乃爾大學的學生反對活體解剖的爭議過程,要求校方正式通過學生有權選擇替代方案。他們的努力得到學生環保社的全力支持,且得到大多數學生的簽名請願,由環保社草擬替代政策,在師生之間誠懇、理性的討論之後,該校終於允許,學生若是基於道德或宗教信仰的理由,反對參與動物活體解剖,可以依據明定的替代政策,選擇非動物模式的學習方式。
美國愈來愈多主修心理、生物系的學生,堅決反對在課堂內以傷害活生生的生命,來作為教學內容,因為站在尊重生命的立場,此種教育方式是值得質疑和否定的。已有24所大學為學生提供替代方案,包括電腦模擬、圖鑑、模型、影片以及臨床觀摩實習等等。目前美國的126所醫學院中,僅34所仍在課堂上使用活體動物。
目前美國有四州有「解剖選擇」的法令:佛羅里達州(1985年實行)、加州(1988年)、賓州(1992年)和紐約州(1994年)。這些法令允許大專以下程度的學生,選擇不傷害動物的課程來替代動物解剖。
目前加拿大僅剩下2所醫學院仍然在教學上使用活體動物。
1933年,義大利國會立法認可任何人有拒絕參與動物實驗和解剖的權利。
1995年,斯洛伐克共和國禁止了所有中小學課程中的動物解剖。
1996年6月,德里高等法院的委員會下令禁止印度學校一年可達六千萬動物數量的動物解剖。
在英國,拒絕解剖動物的學生可以選擇替代的課程;課堂中也不可進行可能會傷害動物的行為。
德國、捷克、挪威、荷蘭等國家,規定在有替代方案的情形下,禁止在教學中使用活體動物。
從以上所蒐集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1.廢止動物活體解剖實驗,已是歐美先進國家的趨勢;2.歐美先進國家已有此認知:基於道德及宗教理由而拒絕解剖動物,屬於學生的「基本人權」;3.相形之下,教育水平相當的台灣在實驗動物的保護上,遠遠落後於歐美;4.以非動物模式替代動物解剖,並不影響教學效果。
四、蒐集非動物模式的學習方式
歐美國家已發展出許多有效的另類方法,可替代教學用途的動物實驗:
1.人類和動物模型
這些都可使用於解剖、生理學和外科的用途,器官和整體動物的模型可不斷使用且成本不高,而且種類非常多:人體器官、豬、牛、雞、蛇、蛙、魚、蝦、蚯蚓、昆蟲、蝸牛、草履蟲……等等。目前國內已有模型公司引進。
2.電腦模擬
合併高品質的影帶、音效,加上製圖和傳統式的教科書,很容易使用,而且學生即使在沒有監督下也可以研讀他們的題材和評估他們自己的成果,並且反覆使用某些實驗過程
以美國Froguts公司所設計的軟體Frog Dissection Module-Version 1.5為例,利用電腦模擬牛蛙的解剖,可以由外到內觀察牛蛙的外部型態,包括皮膚、肌肉組織、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骨骼等十個部分,使用各種小實驗、動畫與說明介紹各器官系統的重要功能及內部型態,製作十分精緻且逼真,能夠達到替代活體解剖教學的效果。(http://www.froguts.com/index.htm)
3.錄影帶
這是另一種可以免除動物實驗的選擇。在義大利Marburg大學裏,他們以動物模型和影片取代了動物解剖,師生對這種方法也都非常滿意。有些動物更有許多影帶可提供不同結構部位的研究知識,例如歐洲就已經至少有8捲有關貓的影帶,其它鯊魚或鴿子也都有提供的影帶。
目前台灣許多大學系所均有自國外購進教學影帶,作為輔助解剖課程,但在針對高中課程方面,南一書局製作的多媒體光碟有牛蛙解剖實況影片。
4.攝影圖鑑
包括每一階段的解剖,以攝影或繪圖來表現,動物品種包括狗、貓、蟲、羊、豬、青蛙、老鼠、魚、雞……等等,台灣不少大專院校獸醫系所圖書館都有動物的解剖圖鑑。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曾進行教學成果測試,證實這些非動物模式的替代方案有以下好處:
1.可以不斷重複使用,也不會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而使用動物的實驗只能執行一次。
2.經過教學測試,新方法的學生學習到的一樣多,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用動物的傳統方法還要好。
3.使用現代視聽技術的替代方法,提供了在傳統動物實驗裏無法觀察到的,例如生物狀態和細胞功能。
4.替代方法花費比使用動物較少,因為使用傳統方式一定要為了每一回合的實驗購買新的動物。
5.對教師和學生在準備實驗時而言,使用替代方法意味著以相對較少的時間獲取較多的生物知識。
當其他合理、實際並且有效的科學方法,可以提供相同甚至更好的教學效果時,還有什麼理由去使用動物來實驗呢?高中之動物活體解剖實驗,一則並無以「培養解剖技術」為教學目的之必要性,二則與未來求學、職業生涯並無多大關聯性。因此,若為「認識動物的生理構造」此一目的而言,幻燈片、投影片、錄影帶皆為適當的教學媒體,高中階段學生實無培養其親自動手解剖之必要,更何況每年因此非必要性之實驗而犧牲之生命更是難以計數。
至此,協會認為已有充分的準備,以說服教育部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但在拜會教育部之前,若能得到高中生物老師的支持,則談判會更具說服力,反之若生物老師有反對的理由,協會也可及早因應。所以協會接著著手舉辦「高中生物教師研習營」,向高中生物老師宣導取代動物活體解剖的教學方案,並了解老師們對廢止動物活體解剖的接納程度。
五、舉辦「高中生物教師研習營」
92年4月26日,關懷生命協會在台北市立松山高中舉辦一場「高中生物教師研習營」,與高中生物老師探討動物活體解剖實驗存在的必要性。由於當時台北市正好爆發嚴重的SARS疫情,以致最後實際參與的老師只有20位左右,他們主要來自台北縣市各高級中學,對於協會所提出的主張,老師們的回饋歸納有如下幾點:
1.大部分老師仍然認為「實際動手」的經驗,對學生的學習是必要的,也是替代方案不能取代的。
2.動物活體解剖實驗也是一個提供生命教育的機會,可以藉機導正學生不正確的態度。
3.活體解剖的經驗,可以讓學生審慎評估是否適合就讀生命科學及醫學院相關科系。
4.替代方案可以輔助活體解剖,讓學生操作時減少錯誤,而減少動物的痛苦。但無法完全取代活體解剖的學習經驗。
5.有些老師認為學生在問卷裡喜歡活體解剖的「聳動」理由,是學生「搞怪」故意亂回答的,不用把它看得「太過嚴重」。
6.有老師希望協會建議教育部:不要強制一定要做動物解剖,讓老師及學生有選擇的權利。
由於基本上會參加此活動的老師,應該是比較有「關懷生命」的觀念,因此這些老師們的反應可能意味:目前教育界並不很贊同全面廢止動物活體解剖,因為「實際動手解剖」是重要的、難以取代的學習經驗。
總之,高中生物老師們對於廢止活體解剖、取代以替代方案,可能還有許多的「心理障礙」有待時間來加以掃除,可能的解決方法是:找幾所高中進行替代方案的教學測試,與傳統的解剖教學相比較,以取得教育界的信任。但是這計劃可能需要2~3年的時間,因此協會決定:先行遊說教育部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若沒有得到善意的回應,再進行替代方案的教學測試計劃。
六、拜會教育部要求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
拜會之前,協會致教育部黃榮村部長的說帖,已先由聯合報記者梁玉芳作了一篇報導,於5月5日《聯合報》B5版刊出。其實,先前協會已以網路發行三期電子報,「探討高中活體解剖之必要性」(4月2日)、「實驗動物,幫助我們思考生命」(4月15日)、「高中活體解剖到底在訓練什麼?」(5月1日)。除了教育社會的作用,也為拜會教育部的行動蓄積能量。
接著在5月9日下午,關懷生命協會創會理事長昭慧法師、現任理事長性廣法師與常務理事張章得先生、理事郭建盟先生、筆者本人、實驗動物專案研究員洪千惠,在立委陳建銘先生與沈富雄委員夫人洪嫘女士安排之下,共同至教育部拜會黃榮村部長,教育部中教司李然堯司長陪同部長接見大家。
協會指出:高二必修生命科學課程標準「探討活動7-1:生殖腺與生殖細胞」建議以牛蛙為實驗材料,觀察其生殖腺與生殖細胞;高三選修生物,以觀察腦與脊髓、內臟活動與心跳等神經系統為主,而進行「探討活動9-1:蛙的觀察與解剖」。這些動物實驗均極不人道,而且在高中階段進行此諸實驗,毫無實質意義,是極其負面的生命教育,且由問卷調查顯示,它確有助長學生殘虐生命而不以為非的嫌疑。是故建議以電腦虛擬、模型、套膜、圖鑑等教材為實驗材料替代動物活體解剖。
黃部長的回應是:教育部極重視此一建議,並為了回應協會有關「廢止動物活體解剖課程」之建議,而於五天前(5月4日)召開了一場「高中生物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之委員會議,由於專案小組委員一致認為動物活體解剖對於生物學的實驗教學有其必要性與不可替代性(註1),討論後初步結論「選修生物仍安排一次青蛙解剖的實驗」,決議:
1.目前研擬的高中生物課程綱要草案中,將動物活體解剖實驗列為「補充教材」,賦予教科書出版者是否將其納入教科書的選擇權,也賦予學校和教師是否選授(進行教學活動)的裁量權。
2.在課程綱要中註明: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要做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
3.老師於實驗時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的態度。
此一決議雖未能完全達成協會之理想--全面禁絕高中動物實驗,但已善意回應了協會的建議,算是校園動物實驗現況的一大進步。未來高中動物活體解剖將從(高二)必修改為(高三)選修,且不強制規定教科書出版者須將動物活體解剖實驗納入選修生物教科書中,即便納入,老師及學生也可自由選擇是否要做動物活體解剖實驗。
七、後續:高中生物課程綱要草案
之前,教育部已進行高中生物課程綱要的修定工作(註2),在協會拜會教育部之後,高中生物課程綱要草案又經過兩次大幅度的修改(註3):
(一)第一次修改
「選修生物」課程綱要內容排除動物活體解剖,另編有「選修生物實驗」包含動物活體解剖實驗,課程綱要草案中註明:「不應列入學習評量的範圍。教材編輯者於編撰教材時可自由選擇是否將該實驗探討活動納入;學校和教師亦可因應教學及學生學習之需要,自由選擇是否將該實驗探討活動列入教學活動;此外,學生亦可自由選擇是否要做該實驗探討活動。」
雖然未完全取消動物活體解剖,但在選修生物實驗課程綱要草案的實施方法中,納入「實驗動物倫理」的基本條款:「實驗探討活動之內容除非必要,否則以盡量不使用活體動物進行解剖為原則,而可以用標本、玻片標本、模型、掛圖、影片和錄影帶及電腦模擬等替代進行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的情操和態度。」「教師教學時應特別注意生物活體實驗材料之取用及操作,必須符合實驗動物之倫理規範,不可出現有虐待動物或其他不人道的操作動作,並適時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的態度。」「假若有些學生不太能夠適應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老師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不可強求其一定要進行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假若有學生以不健康的態度來看待動物活體解剖實驗,老師應該要透過實驗探討活動的機會,適時予以導正。因此,生物老師必須非常注意學生對待動物活體解剖的態度和行為,以培養學生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的態度。」
(二)第二次修改(93年9月)
取消「選修生物實驗」課程,動物活體解剖列入「選修生物」課程內容,卻將上述「實驗動物倫理」的基本條款完全刪除,僅註明:「不應列入學習評量的範圍。教材編輯者於編撰教材時可自由選擇是否將該探討活動納入;教師亦可因應教學及學生學習之需要,自由選擇是否將該探討活動列入教學活動;學生亦可自由選擇是否要做該探討活動。」
關懷生命協會已於日前函請教育部,務必將「實驗動物倫理」重新納入選修生物課程綱要當中,至本文完稿之日尚未得到教育部的回覆。
參、高中動物活體解剖廢止與否的爭論焦點(註4)
(一)是否具有必要性
學者觀點:活體解剖實驗之經驗可作為學生審慎評估是否日後選擇就讀生命科學及醫學院相關科系之機會。
協會觀點:評估日後選系性向,不必靠「解剖動物」來達成,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大學相關科系眾多動物解剖實驗即可。高中之動物活體解剖實驗,一則並無以「培養解剖技術」為教學目的之必要性,二則與未來求學、職業生涯並無多大關聯性,因此,高中階段學生實無培養其親自動手解剖之必要,而且根據調查,僅有27.16%的學生認為活體解剖有達到教學目的。
(二)是否具有替代性
學者觀點:錄影帶及電腦模擬缺乏逼真性,可作為教學輔助,惟倘完全不提供動物活體解剖之實際經驗,對於未來培育生命科學或醫學專業人才似將造成影響。
協會觀點:就「觀察動物的生理構造」此一教學目的而言,錄影帶、電腦模擬、幻燈片、投影片、圖鑑、模型皆為適當的教學媒體。且在歐洲經過教學測試,證實學生學習到的一樣多,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比用動物的傳統方法還要好,此外還有可重複性、節省時間與金錢的好處。歐美許多醫學院校已取消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可以證明活體解剖的實際經驗,並非未來培育生命科學或醫學專業人才的必要條件。
(三)是否不人道
學者觀點:少數學生以不健康的態度來看待動物活體解剖實驗,是一項不可否認的事實,惟更應該透過教育機會,培養其尊重生命的態度,而適時予以導正。
協會觀點:活體解剖操作程序複雜,須具備一定程度之專業技術與知識,非目前高中學生所具備,根據調查,抱持戲謔態度解剖動物的學生佔21.11%,因此高中學生之活體解剖實為「活體肢解」,讓動物遭受極大痛苦。而且活體解剖僅是驗證教科書中已知的知識,每年因此非必要性之重複實驗令大量實驗動物受苦和犧牲。
(四)是否養成殘忍人格
學者觀點:教師對於動物活體解剖的教學態度及方式,才是能否養成學生尊重生命態度之主要因素。而且,動物活體解剖實驗亦提供生命教育之機會,真正的生命不會像電子雞一樣可以死好幾次。
協會觀點:問卷調查顯示,活體解剖確有助長學生殘虐生命而不以為非的嫌疑,是極負面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應是教導學生尊重生命的態度,但是解剖實驗卻又要學生輕易殺死動物予以解剖,其中不無矛盾。「真正的生命不會像電子雞一樣可以死好幾次」僅靠觀察生活經驗即可了知,不必非要靠殺死動物來「實際體驗」。就像不可能靠殺人來教育殺人犯尊重生命,殺人犯也不可能從殺人學得如何尊重生命,是同樣的道理。
以上四則學者主要的觀點,一一檢視之下皆無有成立的藉口,學者之所以堅執高中動物活體解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追根究底,「人類利益優先」恐怕才是無法啟齒的根本因素。仔細檢視學者在「選擇權」上的讓步,可能並不是因為「尊重動物生命權」的高尚理由,而是為了「有少數學生不太能夠適應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應該予以充分的尊重」。(註5)從兩次生物課程綱要草案修訂的改變可知,「實驗動物倫理」在自然科學界的學者眼中,可能被視為阻礙科技進步的絆腳石。
肆、「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動成效與意義
「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動的成效,可從「體制改革」及「社會教化」兩個層面來談:
(一)體制改革層面:協會希冀「全面廢止」高中動物實驗的理想,雖然並沒有完全達成,但「高中動物實驗由必修改為選修,師生將有授受此課程之選擇權」,已算是校園動物實驗現況的一大進步。教育部官員以及課程綱要專案小組的學者跟老師們,雖然還不能接受高中活體解剖的「非必要性」與「可替代性」,但一致認為生物老師對於活體解剖的教學態度及方式,有進修與再教育的必要。只要動物保護組織繼續努力,隨著實驗動物倫理觀念的普及,老師、學生、教科書出版商自願摒棄不必要的動物活體解剖,達成完全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並非不可能的夢想。
(二)社會教化層面:透過這次運動,教學性動物實驗的倫理爭議,首次引起社會的關注。協會透過電子報、報紙等媒介宣揚理念,「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要求轉載「高中活體解剖到底在訓練什麼?」一文於該網站的「倫理論壇」,(註6)不少中學生上網留言表達贊成廢止活體解剖,言詞中充滿對動物的悲憫之情。(註7)
在拜會教育部之後的翌日,協會發佈一則新聞稿「高中動物實驗由必修改為選修,師生將有授受此課程之選擇權」,於5月13日《中時晚報》刊出。關懷生命協會並於第34期《台灣動物之聲》季刊做一專題報導,雜誌發行之後,《科學新天地》雜誌來電協會要求轉載,該雜誌係由高中職教科書佔有率第一的龍騰文化公司所出版,是廣受高中自然科學教師閱讀的一本科普讀物。協會「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理念得以廣為佈達至各所高中的自然科學教師,《科學新天地》雜誌是最重要的功臣。至於會有多少學校、老師、學生在課程綱要修訂之後,願意選擇不授受動物活體解剖的實驗,未來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綜合以上所述,筆者進一步分析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動,具有如下意義:
(一)台灣「反活體解剖」(anti-vivisection)運動的開端
現今在歐美先進國家的大專院校內,學生動保活動遍及各校園,大學中學生挺身為受苦的動物說話,舉凡有關動物實驗及活體解剖方面的課程及實驗,屢遭到學生們的抗議,通過以理性的對話或運動的抗爭,逐步為已過時的教學方式,建立更人道的替代政策。據統計,在英國有百分之四十的民眾反對動物實驗及活體解剖,這是因為他們了解動物實驗的真相。
在台灣,造成動物劇烈痛苦甚至死亡的動物實驗,一直是動物保護領域的「黑箱子」,所有實驗室皆是外人止步的「禁地」,外界無從得悉裡頭正在做何種動物實驗,不知裡頭的實驗動物遭受何種不人道的對待。加上「科學至上」的迷思,當某些實驗頂著「醫學」、「科學」或「教育」的名稱進行時,一般往往不加思索的認為其所導致的痛苦是名正言順的--因為其目的是為減輕「人類的」痛苦或增進「人類的」福祉。(註8)
不論中外,「反活體解剖」運動必須面臨根深蒂固的「人類沙文主義」、保守教育界的反抗、教育界科學界聯合敵視、行政體系的保守官僚、社會大眾的漠然等種種困難。實驗動物層面是動保運動最難以跨越的領域,當前動保組織多著眼於流浪動物的保護,關懷生命協會推動「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在台灣是第一起針對實驗動物較有規模、較有計畫的保護運動,極具有開創性與前瞻性。
(二)佛教福利服務首度拓展及於實驗動物,也是台灣宗教福利的一項創舉
在佛教界仍侷限於「放生」、「護生園」的傳統窠臼時,有一群佛弟子摒棄傳統的、保守的、不當的放生觀念,涉入公共領域改變使動物受虐的制度法令,將佛教的「護生觀」做了現代化的詮釋,讓佛教不共世間的「眾生平等」的護生觀,成為引導時代思潮的新倫理觀。
在民國81年初,針對社會上時興的「挫魚」歪風,昭慧法師發起抵制運動,聯合社會各界連署譴責及呼籲制止,是台灣第一起保護動物的社會運動。之後昭慧法師創立「關懷生命協會」,自民國82年成立至今,以立法與教育為兩大主軸,推動保護動物之福利服務工作,透過影響公共政策的努力,為受盡人類荼毒的動物,爭取立法保護、謀求相對改善。
歷年來,協會力促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保護法之立法,監督中央及地方行政機關有否落實法案之執行;透過出版、演講、研討會、展覽會等軟性活動,將人類社會制度化虐待動物的事實公諸於世。此外,防阻虐待動物的危機處理,例如台南天后宮文化季舉辦抓春雞活動、歐洲大馬戲團來台表演等等,協會亦予以抵制。
「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動是台灣佛教首度將福利服務的範疇拓展及於實驗動物,當今台灣其他宗教並沒有從事保護動物的福利服務,因此也是台灣宗教福利服務工作的一項創舉。
(三)承繼佛教護生傳統、回應當代眾生苦難
實驗動物是西方科技文明的產物,中醫學傳統並不以動物來測試藥物或草藥的功效,直到五四運動高揚「民主」與「科學」旗幟的思想啟蒙運動之後,由於西方醫學科技大量被引進中國,中國開始有了「實驗動物」。時至今日,一波波的生物科技正迅速發展當中,固然帶來許多科技成果與醫療福音,但也令實驗動物承受著無量無邊的殘酷待遇。
數以億計的動物生靈,正被囚禁在我們所看不到的黑暗的實驗室裡苦苦哀鳴,因為人類思想觀念的偏差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動物是有覺知能力的生命,身為大乘佛教徒的我們,應該一本「眾生平等」的理念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凝聚眾人之力勇敢與學界或業界相抗衡,當苦難動物的「代言人」,令民代與官員在制定動物相關法案或政策時,得以制定對動物有利的內容或方向。
面對當代科技帶來的衝擊,佛弟子當以佛法觀點回應世間各種爭議的倫理議題、影響政府決策,引領社會省思偏差的思想觀念,救動物於無邊苦難之中。在推動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的運動當中,佛弟子承繼佛教護生傳統、面對當代苦難眾生及實驗動物倫理爭議,可說是「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當代展現的又一面向。
(四)社會運動模式的宗教福利服務範例
在台灣,從事社會福利工作的民間機構,以宗教團體居多,所提供的福利服務固然是以解決社會問題作為其組織發展的目標,但是,主事者個人的認知直接左右了佛教福利服務的發展趨向,有關佛教福利服務的實施範疇,大都屬於「殘補性」(residual)的慈善工作,至於零星出現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像是觀音線心理協談、關懷生命協會等,基本上這仍然還是純屬個別性的特例現象。(註9)
關懷生命協會以社會運動的福利服務模式,在台灣佛教中頗為特殊。(註10)社會運動原是一種民主政治體制中的正常操作,陳情、請願、示威、遊行、抗議……是憲法保障的人民基本權利,只要目標正確、動機純正、手段如法,社會運動可以是菩薩道的實踐方法。但是不少佛教徒認為社會運動「造成社會緊張對立,有違慈悲之旨」,這樣的刻板印象是一種錯誤的偏見。
社會運動是對既存體制做一番變革,不必然牽涉群眾抗爭或暴力行為,從本文所敘述的「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作過程可知,社會運動亦可以「柔性抗爭」的方式來進行。其實就筆者實際參與社會運動之經驗,大多數社運團體都採取連署、串聯、陳情、請願、遊說、記者會、公聽會等方式「據理力爭」,過程溫和而理性。如果佛教為了所謂的「超然中立」而坐視不公不義繼續造惡,那是姑息養奸、縱容罪惡、懦弱的鄉愿之舉,是對菩薩「慈悲」、「忍辱」波羅蜜的錯誤扭曲。
總之,「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運動中協會與官方互動,無涉任何政治意識型態、純粹為苦難動物力爭權益,以無我精神不畏可能遭致的反彈,溫和而理性地堅持佛教「護生」的主體性意識與官方進行交涉,是一項良好的社會運動模式的佛教福利服務範例。
伍、結論
筆者於關懷生命協會從事護生工作,有機會目睹或聽聞屠宰場、繁殖場、收容所、寵物店、動物園、水族館、馬戲團、實驗室中動物所遭受的非人道待遇,各種令人髮指的恐怖情狀無法用言語形容。不少佛教徒錯誤的宿命論與放生觀念,超然無我變形成麻木不仁,懦弱姑息偽裝以慈悲忍辱,反成為虐待動物的幫兇,令社會予佛教非常負面的觀感--為何佛教護生教義如此崇高,但是實際上卻做得這麼少?
筆者在許多場合屢次聽到這般質疑,一邊澄清「正信的佛教」如何如何,一邊卻感到非常羞愧。佛教在慈善救濟等福利服務上的成績有目共睹,相形之下,在動物的護生工作上顯得不成比例,「眾生平等」於佛教徒似乎是誦唸的經句,而非可供實踐的倫理。面對動物深重苦難,佛教徒慣習採取的放生、素食、收容,只是在消極地處理社會罪惡所遺留的傷害,根本無法改變任何現況(至少本文所談的活體解剖,就完完全全使不上力)。這不僅是行動上的問題,根本是思想上出現問題。
任何對動物的剝削,都是「物種歧視」的一部份,除非物種歧視被消除,動物苦難便不可能完全消除。人類沙文主義與物種歧視是一體之兩面,來自牢不可破的我見、我愛、我慢、我癡--佛家所說的「無明」。無明未除、我見未斷,則物種歧視便不可能完全消除。然則,動物保護運動挑戰人類沙文主義,種種消除物種歧視的努力,豈不也是針對眾生無明我執的病根呢?因此若說保護動物只是慈善之舉、並「不究竟」,筆者是萬萬難以認同的,本文以「廢止高中動物活體解剖」為例,對此應做了充分的解答。
【注釋】
1. 理由參見本文「參、高中動物活體解剖廢止與否的爭論焦點」。
2. 目前「高中生物課程綱要草案」刻正研擬當中,預計於94學年度正式施行。
3. 資料來源:高等中學高中生物課程綱要修訂公告網站http://140.122.143.145/poll/index.html。
4. 學者觀點係根據92年5月9日拜會教育部,教育部所提供的會議文件「有關關懷生命協會提議高中課程標準廢除活體動物解剖課程等問題」。
5. 同四。
6. 網址:http://210.60.194.100/life2000/ethic_discuss/ethic_dis_111/view.asp?page=1。
7. 例如有學生留言:「要將心比心,當我們亂殺動物時,有沒有想過.牠們是否會痛苦。」「活體解剖實驗真的是一件很殘忍的事,現在科技那麼發達,我想一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取代活體解剖,讓那些小動物能免於慘遭殺害之禍。」「我覺得在我們身心還沒發展健全的高中時期,還不適合做這門實驗,因為解剖活體是非常慘忍的事,而且對我們以後對生命價的價值觀、身心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解剖生物學本是一種凌虐動物的一種課程,我們不一定要解剖活的生物來了解動物的體內構造啊。」
8. 據農委會統計,91年我國實驗動物使用數量約為(至少)100萬零5千隻,各類動物所占比例如下:嚙齒類動物(鼠、兔等)將近75萬隻,占74.6%;魚類20萬6千餘隻,占20.5%;經濟動物(家畜和家禽)4萬5千餘隻,占4.6%;蛙類2千餘隻,占0.2%;犬貓約600隻,占0.06%;其他約800隻,占0.04%。
9. 王順民,《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7月出刊。
10. 社會運動乃指透過群眾的共同意識、用公開及連續性的行動,去表達對既有的體制(這個體制包括了政策和法律)以及思想(包括由慣性思考所產生的語言及行為模式)之不同理念,作一番體制改革與思想革命的運動。社會運動可採取連署、陳情、請願、抵制、遊說、記者會、公聽會、遊行示威、訴訟、串聯國內外動保團體、媒體宣傳等方式,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切與認同,讓對方感受到強烈的民意壓力,而不得不改變原有的措施。
93年11月8日 完稿於關懷生命協會
——93年11月14日發表於玄奘大學第二屆「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
【參考資料】
《台灣動物之聲》季刊,台北:關懷生命協會,第28期,2001年11月出刊。
《台灣動物之聲》季刊,台北:關懷生命協會,第34期,2003年7月出刊。
王順民,《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7月出刊。
郭秉瑛:(生命無價--談教學用動物實驗的道德爭議),台大新聞所碩士論文,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