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加「食記」,不止於「漫畫食記」:古露露的蔬食漫畫
大約四年前,古露露受到姐姐一家人吃素的影響,了解到肉食的問題,成為決定吃素的主要原因。這時她也開始用部落格做相關記錄,所分享的食記風格親切有趣,備受讀者喜愛。除了傳統的「拍照」加「文字敘述」,古露露還發展了新的表現手法來演繹食記以及烹飪文章,那就是「畫漫畫」,這讓她的美食部落格相當與眾不同。本篇除了分享我對古露露素食漫畫的閱讀心得,也請創作人來談談她的素食經歷與漫畫創作。
養了兩隻貓的素食創作人古露露自從吃素之後,持續地發表美食文章,分享的內容有兩大方向,一是餐廳介紹,二是烹飪食譜。經過四年累積,至今的主要成果除了內容豐富的部落格「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還有2012年出版的書籍《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以及2014年的《造型兒童餐:88種超萌料理,讓孩子天天都想帶便當!》。
古露露念設計出身,畫畫是基於個人興趣,在校所學的東西(像是logo設計與畫室內設計圖等)其實跟畫畫沒有直接關係。然而,「漫畫」似乎沒有一開始就大力運用在部落格以及書籍中,因為目前可見的漫畫篇章,像是部落格分類下的「漫畫食記」以及「料理實驗室」(收集在臉書「開胃漫畫物語」相本),主要是公開於2014年間。雖然時間不長,可是憑藉古露露強烈的創作能量,已經累積一定份量的內容,因而「用漫畫的表現語彙來分享飲食經驗」儼然是古露露美食記錄的一大特色,可標示出與其他素食部落格之間的差異。
◆ 傳達味覺的漫畫視覺手法
如何能透過漫畫傳達出食物的美味?這對創作人來說往往是一大考驗。有很多以飲食為題材的日本漫畫,由於內頁主要只有黑白兩色,食物的質地與色彩必須依賴高超的「網點」技術,以及語彙豐富的文字敘述來呈現,意圖勾起讀者在「味覺記憶庫」中找到「最接近的經驗」。這樣的描繪雖然可能激發讀者的想像力,但從內容直接傳達的效果而言還是頗有受限之感。由北原雅紀腳本、魚戶修作畫的《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玄米せんせいの弁当箱)是飲食類型漫畫的精采作品,第一集的第一個故事介紹的是日本傳統的「米糠醃菜」。雖然漫畫表現的「米糠醃菜」製作過程可見其畫工精細之處(圖4),可是若跟照片相比較(圖5),對於不熟悉「米糠醃菜」的讀者來說,從照片上可以立刻獲得的視覺訊息,應該還是多於黑白漫畫頁面的。或許也就是肯定了「美食攝影」的視覺吸引力,這套漫畫的封面採取了「在食物照片中加入漫畫人物」的結合風格(圖6)。
美食照片的傳達能力擁有直接快速、確保一定程度效果之優點,古露露完全地善加利用,特別是在帶有「改變現況」的意圖之下---她在部落格「關於我」有說明部落格目的是「為了將蔬食的美好分享給大家」---而照片的確就是一種有效率而且有效果的平面視覺途徑,可以很恰當地傳達出蔬食之美味。拜網路平台發表作品之便,無需顧慮黑白印刷的表現效果,古露露的漫畫食記可以相當自由地採用「照片漫畫」(Photo Comics)形式,將照片剪裁置入漫畫框格之中,其上再加入「放射線」與是「文字泡泡」等元素。一個例子可見圖7,這則介紹便當配菜「炸茄子」作法的漫畫,在食物照片框格裡加入了「環狀放射線」、手寫字與文字泡泡。「環狀放射線」在漫畫中通常圍繞著物體或人物,常常暗示「看到此物體」令人「瞳孔放大 / 眼睛一亮」的狀態,或是人物遭遇某事情而「眼睛睜大」的瞬間。這般手法若用在食物表現上,則可以讓食物照片脫離美食攝影的範疇,有了「情緒」甚至是「情節」的烘托,如此更能順利把讀者送入「味覺記憶庫」以回味類似味覺經驗。一個與此相反的情境,是古露露曾經在臉書粉絲團分享介紹的「漫畫餐盤」(コミック皿)(圖8)。「漫畫餐盤」上面印了黑白漫畫的知名場面,但是並沒有印上框線,而是以器皿本身的邊緣作為替代。餐具的實體界線作為漫畫的框線,同時承載「取自漫畫文本的截圖」以及「碗盤中的具體食物」,也就是將飲食現場套入了漫畫的片段情境中,如此藉以調度回味的是「漫畫閱讀經驗」而非「味覺經驗」了。
◆ 「好吃」的素食、「貪吃」的素食者:挑戰主流刻板印象
對於主流非素食者如何看待吃素這件事,古露露有所觀察,除了在訪談中提到「有個奇特的現象,相同的兩道食物,其中一道跟大家說是素食,大家可能就對它產生不同的(負面)觀感」,還有在部落格「關於我」寫到,主流大眾對於素食存有「嚴肅」的觀感,所以希望用活潑的插圖促進改變。其實,不只是認為「素食」比較不好吃,許多人還覺得「素食者」不應該滿足食慾。我之前看到一篇網友寫的食記,描述帶茹素的長輩去某葷食餐廳進行家庭聚餐,然而業者特別提供的素食餐點未達到先前確認後的期待,以致於長輩「吃不飽」,其他網友對此的回應之一是「嘴饞」就不應該選擇吃素。「嘴饞」涉及對食物的慾望,吃不只是為了「存活」,還是「享受」的途徑。從上述例子可見,由於有些人抱持這種看法---不吃肉就不可能「享受」到「吃的樂趣」,所以素食者就是一群排斥以享受態度進食,或是放棄在飲食上享受權利的人們---所以如果素食者主張要「吃好料」或是想「吃飽」的話,就有遭受質疑的可能。
事實上,不同素食者對食物的慾望,有不同的因應之道以及滿足途徑。雖然有的茹素者確實以自制簡約為要,但是許多非素食者也不時地萌生,甚至長期地奉行這種想法,所以「不嘴饞」並不能作為當代素食者的普遍寫照或共同特點,畢竟素食文化內部日益分歧多樣,這也反映在台灣逐漸有些不同於傳統思維模式的素食餐廳出現,這類餐廳就是古露露漫畫食記走訪的一大類型(譬如圖9)。古露露一方面跟一般的非素食者喊話:「你還在認為吃素像吃草一樣就太落伍啦」,一方面全力把餐點的色香味全盤托出,不只要它「看起來好吃」(譬如圖10),以激發讀者的食慾為樂(?!),甚至大方擺出我是「愛吃的素食者」姿態現身說法,不刻意隱藏自己的食慾(圖11),挑戰了主流大眾把素食者形象單一化的傾向。
◆ 因應慾望問題:對內的途徑
就食物慾望的層面,除了以上可視為是一種對素食圈外人的回應方式,古露露的飲食記錄常出現的主角穿梭三層次世界的手法,也可以閱讀成對於自身,以及對於素食群體內部,如何面對慾望下的斡旋。
在圖12裡可見手工古露露娃娃嘴巴靠在湯麵的碗緣,而架在碗緣上方的筷子又成為漫畫角色們的長板凳;圖片包含了「實際的食物」,「二次元漫畫角色」以及「二次元古露露被三次元化的布偶」。 雖說古露露本尊就是照片拍攝者,沒有現身(圖13),但是她也並未設法如同其他食記部落格的主人一樣採取自拍、與食物合拍的方式,更是沒有本尊正在吃東西的現場照片。
當然,以漫畫角色和布偶作為美食世界的嚮導是一種增加閱讀趣味的手法,不過把「我」托身於「替身」代以出場,閱讀起來也有降低與自身官能的直接接合可能性的效果。美國漫畫家,也是漫畫理論家的Scott McCloud,認為《丁丁歷險記》的特殊風格與魅力,部分原因在於主角丁丁的簡化臉部,以及相對精細複雜的背景,這兩種不一致層次的疊合所帶來的「面具(mask)」效果」。丁丁的臉部大抵上只有黑點大的眼睛,鼻頭與嘴巴---也就是所謂的「表情符號」貼圖風格(icon)---是「人人適用」的「大眾基本臉」或「簡化臉」。而《丁丁歷險記》作者艾爾吉就是讓簡化臉部的卡漫人物穿梭在參考了大量紀實資料而畫出的景致中,造就了著名的美學風格。兩種層次疊合為一,這給讀者帶來「面具效果」,「簡化臉」無涉個人臉部特質,任何讀者都可以輕鬆戴上「丁丁面具」在紙頁上遊歷世界(Scott McCloud, Understanding Comics, pp.24-59)。古露露卡漫角色的塑造,也屬於icon風格,此外,她有將之利用在「Line 貼圖」設計中,發揮「簡單臉」可以輕鬆應用於每個人的五官,代替本來面目來傳達心情的特性。
借助McCloud「面具效果」的提法,來思考漫畫疊合照片與卡漫角色的手法(讓食物照片脫離美食攝影的範疇而有了「情緒」的烘托,作為觸媒引發讀者進入「味覺記憶庫」勾起類似的味覺經驗),以及上面曾經提及的「漫畫餐盤」還有替身娃娃的運用如何中介了飲食現場以及漫畫片段之功能(與之相關的,還有古露露的自製便當教學裡的一大特色---把食物組合為「造型偶」等角色,並且讓古露露布偶跟便當角色對話的情境呈現),或許可以理解古露露漫畫食記引起讀者共鳴的原因:讀者在閱讀一般的食記(有作者與食物同時露臉)時,是用客觀第三者的身分在閱讀「別人」的飲食記錄與慾望發洩過程。古露露的角色藉由「面具效果」可以輕易帶領讀者進入飲食現場,戴上漫畫角色的面具縱情飲食;「我」彷彿在現場,體會食物之味,但那個中介角色又並非完全是「我本身」;漫畫角色作為替身協助阻擋了肉身與器官和照片食物的直接連結,迴避諸如齒舌咀嚼,嘴唇的油膩,手持食物的皮膚接觸等狀態,與事後消化等聯想。如何處理慾望的確是不少素食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對的課題,在素食群體之多樣化日益被看見與理解的過程之中,替身出場代為吃喝,除了表現出個體自身內部面對慾望斡旋後的結果,它也是一種最為包容歧異,而可引起最多共鳴的作法;不論是主張節制或是重視味覺滿足,兩者都能自在享用古露露的漫畫食記。
◆ 訪談古露露
龔玉玲(以下「龔」):您是怎麼學習畫漫畫的呢?是因為美術設計方面的背景?
古露露(以下「古」):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有記憶開始就是一直不停的在畫圖,家中牆壁也被我拿來當過塗鴉板。後來念書選了設計類,會思考自己的創作有什麼含意或特別的地方,我的漫畫學習方式很簡單,就是多看別人作品與多練習,畫圖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愉快的心情,只要將任何自己喜歡的東西畫出來就行了。
龔:古露露喜歡的漫畫家或漫畫有哪些呢?
古:小學與國中時有看漫畫和收集的習慣,現在喜歡可愛又簡單的圖像,比如經典角色Hello Kitty、日本吉祥物熊本熊、船梨精等,任何東西只要加上插圖肯定引起我注意,是個會因為插圖而買單的消費者(笑)。
龔:想要了解古露露小姐第一篇「漫畫食記」的創作動機與過程,因為相較於其他素食網站以單純的一篇「照片+文字」文章做介紹,「漫畫」是需要花費更多時間與心思去構成的。我閱讀了《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書中尚未使用漫畫方式來導覽餐廳。那是在什麼樣的想法之下,採取了漫畫手法呢?
古:一開始的靈感來自日本服裝雜誌,裡面有篇真人漫畫的單元,覺得很特別,心想若部落格食記用這種方式不曉得效果如何,而在開始收集資訊後發現,日本無論是美食餐廳介紹、食譜書、甚至旅遊書等都有不少內容是以漫畫方式呈現,一邊是插圖、一邊是美食,兩個我喜愛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就變成現在部落格上的漫畫食記囉。
畫成漫畫確實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心思,因此不是每一篇都會畫成漫畫,不過目前食記走向以漫畫或加了插圖的風格為主,也算是在茫茫美食文中與大家做區分,同時讓大家感受輕鬆愉快的素食美食。
龔:對於「開胃漫畫物語」短篇系列,讀者有沒有令你印象深刻的迴響?
古:(沒有特別印象深刻的迴響)通常回應為「好可愛」、「希望能有漫畫食譜」、「素食生活好豐富」,大家的肯定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只要有人喜歡我的內容,即使再辛苦我也樂在其中,也歡迎大家若有內容上的意見或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龔:以創作而言,您自己最滿意哪一篇?
古:每一篇文章我都很用心去畫/寫,完成當下都很滿意,不過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還有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雖然進步的很緩慢,但我會努力加油。
龔:漫畫創作過程中有遇到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呢?
古:因為我的漫畫風格跟內容都很簡單,加上會直接套用真實照片比如一間餐廳的環境照,即省下了繪製背景的手續,所以創作過程沒什麼太大的困難,只有在想分鏡跟畫圖會花較多時間。
龔:畫風上,您還有不同於「開胃漫畫物語」Q版人物風格的其他漫畫創作嗎?
古:有念書時隨手畫的漫畫作品,現在的創作都偏向於插畫風格。
龔:您吃素多久了呢?
古:將近四年,從寫部落格開始。
龔:請問吃素的原因是?
古:最大的影響是姐姐,姐姐和姐夫一家人都是素食者,從他們那裡了解一些肉食的真相,無論是攸關健康還是動物生存權方面,像大家也不會忍心去殺害自己養的貓或狗,尊重生命,才沒有吃肉。
龔:在部落格「關於我」您有提到說:「為了將蔬食的美好分享給大家而創立部落格,希望能用自己的小插圖改變大家對素食= 很嚴肅的刻板印象 ♥」,另外在《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自序中,您也對讀者說道:「別停留在老古板的觀念囉~況且現在蔬食還是全球新風潮,所以親愛的讀者,你怎能不跟上腳步也來吃吃看蔬食呢?」
對於「吃素的刻板印象」您似乎有些體驗,因而才會這般強調蔬食有它的「新」風貌?不只是口味菜色上的變化,也包含某種觀念與印象與往昔的不同?其中是否有什麼故事或體驗可以跟讀者們說說的呢?
古:我覺得對非素食者來說,素食幾乎沒存在感,而且只要一聽見素食,就有詫異的表情,對他們來說,那是年紀大的長輩或出家人才會去碰的,與他們是兩個世界的食物,甚至有個奇特的現象,相同的兩道食物,其中一道跟大家說是素食,大家可能就對它產生不同的觀感。
近幾年因提倡環保,國內外開始推廣植物性飲食,蔬食成為食尚新風潮,樣式及料理方式越來越多元,以前的人吃素較不便,沒現在這麼多選擇,都是粗茶淡飯,進而影響一些人直到現在都還認為吃素像吃草,或有些人吃到料理不佳的人工素料,造成了原本就沒太大興趣的食物不好吃的印象。其實只要注意現在的蔬素食風潮,將會發現無論在樣式、口味還是接受度上都與以前大不相同,而且現在的人開始注重養生的觀念,慢慢開始能接受吃素,外國人在台灣開的蔬食店也變多了,以往不容易品嘗的異國風素食,現在都能輕鬆吃到。
這些資訊需要有人分享,現在已經有許多相當優秀的素食者在網路上分享美味素食,希望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在我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用圖畫為推廣素食盡一份小小心力。
◆ 附錄一 相關連結
1.「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部落格
2.「古露露的幸福蔬食物語」臉書粉絲團
3.漫畫食記
4.「開胃漫畫物語」
◆ 附錄二 圖片來源
1. 圖3
2. 圖5
3. 圖7
4. 圖8
5. 圖9
6. 圖10
7. 圖11
8. 圖12
9. 圖13
10. 圖14
11. 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