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探討高中活體解剖之必要性

動物與實驗
文/
本會實驗動物小組組長 洪千惠

 

  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仍實施活體解剖目前已牛蛙、青蛙為主要材料,目的在於觀察動物生理結構,然而,活體解剖的教學方式備受爭議,支持解剖的人多認為「實際動手」的經驗,對學生的學習是必要的,但並沒有證據支持這樣的宣稱。「實際動手」的定義也應加以修正,以反應現行教學演變,當觀察和侵入性的技術日益發展時,「實際動手」的經驗已漸漸從對動物器官或部位的直接觀察,轉變為透過顯微鏡、電腦或電視螢幕的觀察。
 
  活體解剖可能對學生造成種種影響,反對活體解剖的人士基於以下之理由來倡導他們的理念:
 
  第一、學生從小被教育愛護生命,不要迫害動物,如此現場血淋淋的場面,將造成學生認知衝突。
 
  第二、一個針對曾做過動物解剖之成年人的研究指出,大部分的人都仍帶著強烈情緒且能清楚記憶第一次實驗室剝奪動物生命的經驗。這記憶有「創痛性事件」的特質:記憶鮮明且充滿負面情緒。年輕人早期對死亡未竟的探索,可解釋解剖所牽涉的強烈情緒,雖然兒童時期透過電視畫面和其他媒體接觸到死亡和暴力,但他們並無直接經驗親近的人之死亡,因此,一隻青蛙在教室被殺和死亡,往往會帶給他們相當大的心理影響。
 
  第三、許多學生對於動物活體解剖,有相當的心理困難,往往造成師生間的敵對態度,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上的心理壓力。
 
  第四、在高中課程中加入活體解剖課程,在學生認知內將把動物當成一種工具,動物身體在解剖過程被「物化」和被「公開展出」,不再具「個體性」「完整性」「隱私性」,同時視動物在學習過程中所受的痛苦為理所當然,平常會遭受譴責的殺戮和切割衝動,反而被公開鼓勵和允許,絲毫沒有罪惡感,如此將培養出對生命感麻痺的學生,甚至是殘忍人格。
 
  第五、在活體解剖過程,犧牲活體動物往往造成教序秩序紊亂,老師教學指導也無法顧及各組,此外,活體解剖還有無法重複複習的缺點,導致教學效能低落。
 
  由於學生親自操作活體解剖會產生上述種種流弊,因此關懷生命協會實驗動物小組針對高中生物老師,宣導各項活體解剖替代教學方案,而策劃了此次高中生物教師研習營,期能激起高中生物老師對生命之省思,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知,進而提昇實驗動物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