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提昇台灣農畜產業國際競爭力 呼籲以「屠體拍賣運輸」取代「活體拍賣運輸」

動物與生活

 

  陳總統今天(12月5日)上午參加由外貿協會主辦的「科技心.農業情」農特產品展售會,在展售會開幕致詞時表示,在面對國際貿易自由化和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競爭壓力下,台灣的農業不但要在國內市場站穩腳步,更要主動出擊,積極進軍國際市場。關懷生命協會認為,台灣農業禽畜產品想要進軍國際,必須在提昇生產效率、肉品衛生安全之外,一併考量並增進經濟動物的「生活福祉」,否則將難登國際大雅之堂。
 
  台灣經濟動物福利長久以來,遭受嚴重漠視與忽略。農委會遲至88年11月才針對經濟動物福利,頒定「屠宰場設置標準」要求屠宰場必須有人道屠宰設備之後,今年10月31日才發佈「有機農產品生產規範-畜產」,規範有機畜禽產品之生產、加工等過程,將經濟動物福祉納入認證系統,藉由提供國人消費新選擇及認同,以帶動國人消費及畜牧相關產業之升級。關懷生命協會對此表示肯定:「有機畜產品對建立消費者對經濟動物福利的認同,提昇畜牧產業重視動物福祉,以及肉品分級與認證系統之建立,是一個良好的起步。」
 
  人類食肉習慣造成動物大量的死亡,在養殖屠宰的過程中造成難以想像的虐待,人類對動物的無情傷害與剝削,關懷生命協會一直提倡一個重要概念:「消費者是提昇經濟動物福利的關鍵因素,也許是最重要的因素」。肉品生產符合動物福利,其實有助於提昇生產效益,但是以高動物福利標準所生產之肉品,其生產成本勢必比一般來的高。若有消費族群有此一需求且願意負擔較高之價格,就會有業者跟進生產此肉品。歐盟國家已逐步要求肉品商標示該產品之福利分級和認證,台灣亦可效法進行動物福利分級與認證系統之建立。關懷生命協會一直不遺餘力倡導動物福利之消費者教育,在了解禽畜肉品的殘忍生產過程之後,有不少民眾選擇吃素,或願意選用福利肉品,有機畜產品將提供肉食主義者比較人道的消費選擇。
 
  但是關懷生命協會也鄭重提醒,有機畜產品生產規範只是動物福利開始起步而已,其並非圓滿無缺。例如,規範中並沒有禁止普遍性的剪冠、剪啄、剪尾、閹割等傷害動物的措施。最短離乳期限只適用於牛、羊、豬,雞隻光照時數上限17小時應再縮減。要求活動空間、飼養頭數應滿足動物天然行為,但缺乏根據不同物種、不同品種、不同類型、不同生長階段的明確規範。像經濟肉用的豬隻品種就有80餘種,其中有不同的豬隻類型,各種不同類型的豬隻又有不同性別、不同生長階段、不同用途,各有其獨特的生存需求,故應該依照各階段需求制訂福利規範。
 
  因此,應訂定逐步提昇動物福祉的福利規範,讓畜牧業者有所適從。例如仿照歐盟的做法:規定從明年開始,市場上出售的雞蛋必須在標籤上注明是「自由放養的母雞所生」,還是「籠養的母雞所生」,目前歐盟通用的每格450平方厘米的雞籠,到2013年要被更大的雞籠替換。
 
  家畜禽其有靈性與情緒的認知,其不但能表現基本的生物感覺,例如飢渴、痛苦及恐懼等,而且也如同人類一般,需要講求生活品質,而這種講求已是科學上證明的事實,即使是野生動物或是較低等的生物亦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進步文明社會的畜產業,必須將家畜的『生活品質』與『生產效率』同時考量,這點畜主責無旁貸,也是現代畜牧生產的基本理念。
 
  經濟動物的動物福利在「從飼養場到屠宰場」之間,因此除了飼養過程之外,還有運輸、拍賣、屠宰的過程也要兼顧動物福祉,這樣才算「真正的有機」。但這些在規範中只以一句「應考慮動物福祉」帶過。未來有待相關法令與措施逐步完備,進一步將有機畜產品升級或分級,透過消費者力量提昇經濟動物的生活福祉。
 
  目前,農委會刻正研擬經濟動物人道運輸規範,關懷生命協會也提出呼籲,將目前的「活體拍賣運輸」以「屠體拍賣運輸」取代,可以減少動物在拍賣、運輸與屠宰過程中,所受到的緊迫與凌虐。例如豬隻運送與拍賣過程,常因為擁擠壓迫,工作人員驅趕,造成豬隻緊張、受傷、或休克;豬隻發生緊迫現象,常會倒下不動。如果以屠體運輸、屠體拍賣,這些緊迫或非人道的待遇就可以完全避免。因為屍體只要求溫度夠低才不會腐敗,既不會感到痛苦與衷嚎、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設備開銷,更不需要以電擊、踢打甚至鐵鉤來迫使其就範。所以屠體拍賣運輸除了提昇動物福利,也可以避免禽畜長途運輸與拍賣過程中折損斃死、降低成本開銷,減少活體與屠體病菌交叉感染的機會,對動物福利、業者利益、消費者衛生安全將是三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