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瀕危城市屏東縣居榜首
二級瀕危為:南投縣、彰化縣、金門縣、基隆市、澎湖
近60 公民團體、12位藍綠立委呼籲,
零安樂死倒數計時,每條生命都不能放棄。
404世界流浪動物前夕,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動督會)四月一日上午假立法院召開記者會,邀請立法委員跟動保團體呼籲地方政府尊重生命,積極落實2017年初實施零安樂死政策配套,多元領養、提高動物福利,同時也呼籲修補漏洞,各縣市禁食貓狗肉修法。記者會中,本島與離島愛媽出面述說早年實施安樂死如何悲慘活埋狗、廠商為了業績養狗殺狗慘忍行徑。
這項行動獲得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 、社團法人台北市愛兔協會、台灣狗醫生協會、中華民國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文化大學尊重生命社、東吳大學搖尾巴社、長庚大學狗醫師社、臺北大學愛動物社等近60團體連署響應支持。還有國民黨:王育敏、蔣萬安、陳宜民、陳學聖,民進黨:民陳曼麗、吳思瑤、黃秀芳、陳明文、蕭美琴、邱志偉、吳焜裕、蘇治芬等12位立委支持響應。
出席立委有:王育敏(國)、黃秀芳(民)、陳曼麗(民)、蔣萬安(國)立委,吳焜裕國會辦公室助理蔣人名與石兆函。環保團體部分:林春枝(澎湖縣保護動物協會總幹事)、劉香蘭(中華民國動物福利環保協進會理事長)、吳盈瑾(台北市愛兔協會理事長)、郭守庭(台北市愛兔協會保育組組長)、王唯治(關懷生命協會·動保行政監督委員)、林韋任(臺灣師範大學動物陣線社長)、李昀(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社長)、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社員姜辰慧、王榕萱與林浩瑋,中興大學關懷生命社廖證傑。
動督會執行長何宗勳表示,從1999年公立動物收容所開始實施安樂死至2015年,已經有123萬隻(1,230,113)動物因為安樂死或其他原因死亡,引發很高民怨。而去年初修法通過「零安樂死條款」,將於明年二月初實施,未來不到一年是關鍵時刻。我們要問,各縣市準備好了沒?浪浪的命運是否會因此扭轉,還是掛羊頭賣狗肉,製造零安樂死假象?
根據農委會最新統計,去年各縣市收容所平均安樂死只剩14%創歷史新低。但是還有安樂死率超過五成的「貓犬瀕危第一級城市」為屏東縣55%,去年安樂死近兩千隻(1,966),「二級貓犬瀕危城市」為南投縣48%(2,196)、彰化縣46%(1,645)、金門縣41%(551)、基隆市37%(488)、澎湖(31%),其他縣市都低於兩成。
零安樂雖然還沒實施,但去年已經有臺南市、高雄市、嘉義市、連江縣四個縣市零安樂,其中高雄連續兩年零安樂死,非常值得肯定。
收容所數據分析
非常多人質疑,明年實施之後,收容所是否會爆量,動督會透過歷年分析資料顯示,這些問題不至於發生,但人為因素較難控制,也就是天然災害與人為因素將是關鍵。
去年全台平均安樂死率僅剩一成四
本會依據農委會提供資料,整理出2008年至2015年全台收容所數據圖表,如附件一、二。資料顯示全台平均安樂死率從2008年的71%,以及2009年的最高點73%之後,每年都在持續減少,去年已經降到14%;全台平均認領養率,則在2011年後出現高度正成長;兩者在2013年的比例相當,反轉過去高安樂死率、低認領養率的情況。全台平均所內死亡率一直處於一到兩成之間,近年有小幅下降的趨勢。
六都有望全面提前達標
六都整體近年來有大幅改善,2008-2015年六都收容所數據表(附件三)顯示:除了高雄市認領養率相較偏低、所內死亡率稍高,台中市安樂死率還有一點差距,其餘皆已達到穩定水準。在直轄市資源、人力較豐富的優勢下,只要持續努力,收容所零安樂死不成問題。
地方縣市持續進步中
有不少縣市的表現相當優異,例如新竹市、台東縣、雲林縣、嘉義市去年三項指標皆達或高於全國平均,2015全年嘉義市及連江縣已經做到零安樂死。屏東縣、南投縣、彰化縣,去年的安樂死率雖然居於排行倒數,但這些縣市仍有顯著的自我進步,安樂死率逐漸下降的同時,認領養率也有可觀成長,所內死亡率則無暴增的現象。因此,只要這一年再持續努力,明年要達到零安樂死並非不可能。
推測認領養率已達穩定 約一年5-6萬隻
2012年之後,全台收容所平均認領養率,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加。數量方面,2013年是成長巔峰,共有46,160隻犬貓獲得認領養,比前一年整整多出1萬4千多隻。2015年全台收容所平均認領養率為70%,比上一年提升12%,雖然比例上仍保持高度成長趨勢,但就實質數量來說,只比上年度多了610隻。因此,2015年認領養率的突破,並不全等同於「出所數量」(即認領養)的進步,而是因為「進所數量」的減少,使認領養率的計算分母變小。由此可推論,收容所認領養的數量已到達停滯點,約為每年5萬5千至6萬隻左右。
今年距離零安樂死只差2000隻
依照歷年數據的發展趨勢,假設今年認領養情況也保持成長,並且沒有收容所管理人為疏失、或是其他疾病天然災害發生。各縣市以精準捕抓的方式進行源頭控管,將收容所入所數降至6萬5千隻(減少1萬4千隻)。加上收容所環境改善、資源投入,降低動物病死率,讓所內死亡的數量降到7千隻。經過以上綜合評估,今年全台的安樂死數量將只剩2000隻。
最保守估計,若今年認領養維持去年水準或者些微下跌(約5萬5千隻),但同樣透過精準捕抓減少入所數,以及提升收容所環境,降低所內死亡率,則今年安樂死數量大約為3千隻。而這3千隻的數量會集中在認領養率偏低的「犬貓瀕危第一、二級城市」,例如南投縣去年認領養率只有22%,彰化縣為41%、屏東縣為45%。故收容所零安樂死倒數計時的這個時刻,重點在於如何改善這些縣市的收容所,使其有足夠的資源、人力,達到全台平均認領養的水準。
打破零安樂死五大迷思
迷思一、收容所刑場,成終身監獄?!
[不當說法]
過去實施安樂死,雖然奪走牠們的生命,但也是基於不讓牠們活受罪、減少痛苦的理念;未來收容所零安樂死之後,即使牠們能夠留下來,卻也只是苟活,必須在惡劣的環境下被關一輩子,對牠們來說並不是真正的仁慈?
[理性說法]
零安樂死並不是讓收容所停留在過去的品質,而是各縣市都必須增列經費、人力,改善收容所環境,讓收容所成為暫時的家。並且加強認領養的資訊宣傳、擴大認領養的管道,使毛小孩更有機會得到溫暖的家。盡量使所內的毛小孩能早日得到歸屬,若長期無法獲得認養的毛小孩,也能在收容所內被妥善照料,而不是痛苦監禁。
迷思二、不給安樂死,只好自然死?!
[不當說法]
過去收容所認領養率很低,然而浪犬的數量非常多,為了騰出空間,只好進行安樂死。多年下來,安樂死的運用從「不得不為之」,變成「不為之不得」。如今,收容所若廢除安樂死制度,充其量只是將死亡的形式從主動殺之(安樂死),轉為被動殺之(所內死亡),根本無助於動物保護,甚至可能弄巧成拙?
[理性說法]
動保法宗旨為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但過去處理流浪動物問題卻意圖便宜行事,只要有街犬,不論好壞一律先捉,收容所滿籠就執行安樂死。於是收容所工作開始變調,不用辛苦照料、治療牠們,因為牠們可能撐不了幾天;不用宣傳認領養資訊,因為不會有民眾想認養;也不用維持環境整潔,因為狗來來去去一會兒就髒了。可見動保法在處理收容所問題的手段,並不能達到立法的目的。唯有徹底阻斷安樂死,才能促使所有縣市積極解決。當前的時機正好,由於社會大眾這幾年開始形成動保觀念,利於政府推動零安樂死的配套措施,因此只要能順利完成每一步規劃,就能使收容所真正成為保護動物的庇護所,使流浪動物的生命得到保障,並有基本的生存品質。
迷思三、認養不出去,擠爆收容所?!
[不當說法]
全台收容所去年平均認領養率達七成,已經面臨成長停滯,能養、會養、想養毛小孩的人都在近幾年認養了,以後還能有多少人願意認養?若未來認領養的數量減少,那麼收容所勢必會爆滿,連帶發生疾病傳染、狗咬狗的恐怖情況,回到過去收容所煉獄般的環境,甚至可能更糟?
[理性說法]
認領養人除了來自一般家庭以外,還有其他擴大領養的可能,例如新北市推出「銀髮守護陪伴犬認養方案」,讓狗狗忠心的陪伴,幫助銀髮族遠離孤獨,還有居家守護的效果;學校若環境適合、師生有共識,也能認養狗兒當校犬,教導學生如何愛護生命,也讓學生學習付出愛,全台去年已有至少234所學校飼養校犬貓;此外,由於狗兒靈敏的特質,適當訓練後能夠作為工作犬,協助巡守社區、農田,甚或經過更專業的培訓,可成為海巡犬、檢疫犬等等。
迷思四、野狗捉不盡,轉眼牠又生?!
[不當說法]
各地的山區、河濱、鄉下、工業區等地方,常有不良飼主隨意棄養,或是放養犬隻且未做絕育,導致浪犬不斷增生。零安樂死實施之後,收容所已被現有的犬隻塞滿,除非有所內的狗病死,否則沒有多餘的空間收容新的狗。因此收容所只好選擇減少捕狗,那麼那些野外的狗就讓牠們自生自滅?
[理性說法]
收容所零安樂死並非單一政策,中央及各縣市都在建置相關配套,以順利達成零安樂死目標。減少收容所入所量的方法,涉及源頭減量的政策:首先,必須落實對飼主的規範(寵物須做絕育、晶片登記),並軟性宣導零棄養、硬性處罰棄養者,降低飼主隨意棄養、未絕育放養而增生的數量。再者,各縣市收容所從過去隨叫隨捉、能捉就捉,改成「精準捕捉」,讓少數行為需要教化的狗確實被納入管理。此外,擴大實施「TNVR」,讓多數溫和、親人的狗暫時留在原區域,避免收容所爆量。如此,可確保浪犬逐步減少、收容所管理品質穩定。
迷思五、地大貓狗多,錢少人不夠?!
[不當說法]
少數有能力做到零安樂死的縣市,例如臺北市,因為它的管轄範圍比較小、沒有偏遠地方或深山,自然容易掌控流浪動物數量;加上首都經費充裕、人力充足,當然有辦法實施零安樂死。反之,其他地方縣市,幅員遼闊、或多山,野外的貓狗又多,收容所人力吃緊、經費嚴重不足,要達成零安樂死根本是強人所難。
[理性說法]
臺北市身為首都,固然有地理和資源上的優勢,因此沒有理由做不好收容所和流浪動物的管理,且作為地方自治之龍頭,自應成為零安樂死之表率。依據附件四〈2008-2015年各縣市收容所安樂死數據表〉顯示,各縣市的安樂死率均有顯著改善,例如臺東縣2008年安樂死率高達90%,到2015年已經降到7%,距離零安樂死目標已不遠矣,即使土地大、資源少,也能做到如此,所以零安樂的達成是大有可能的,端視各縣市是否重視、努力。
本會提出以下呼籲
一、各縣市今年做足準備,明年零安樂死可以順利達成
零安樂死通過之初,大眾普遍表示贊同,卻不免擔心收容所環境會讓毛小孩集體病死,也質疑缺乏相關配套措施。回歸理性分析,去年12月全台共有11個縣市沒有執行安樂死,足見各縣市動保單位、收容所工作者、動保團體為零安樂死的努力。這兩年農委會積極研議相關行政法規,加強源頭管理;各地方政府增列人事及預算、推動擴大認領養方案。今年再多加把勁,明年零安樂死是樂觀可行的。
二、透過公共服務犬方案擴大領養
除了推廣家犬認領養,可以規劃更多元的認養管道,例如以「陪伴犬」因應高齡人口趨勢,讓毛小孩代替不在身旁的子女,使銀髮族身心更健康;改變舊有觀念,讓犬貓可以成為校園的一份子,活化學校的生命教育;透過專業訓練,發揮狗兒的靈敏特質,作為社區犬、海巡犬或檢疫犬等公共服務犬。
三、讓流浪動物有尊嚴地活下去
零安樂死只是動物保護工作的一座里程碑,但不是動物保護的終點。零安樂死替牠們爭取活下來的權利,接下來需要進一步讓牠們有尊嚴地活下去,包含免受飢餓、營養不良,
免於因環境而承受痛苦,免受傷病、恐懼和壓力,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
連署響應動保與公民團體:累積31個
基隆市貓狗動物保護協會、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 、社團法人台北市愛兔協會、台灣狗醫生協會、中華民國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社團法人中華親善動物保護協會、台灣NOE行動組織/EMT急難救助團隊、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中市世界聯合保護動物協會、南投縣流浪狗照護協會、南投青年返鄉服務協會、台南市尊重動物生命協會、高雄市流浪動物關懷協會、台灣愛狗人協會、台大獸醫學系系友文教基金會、雲林縣關懷動物協會、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高雄市流浪動物保育協會、澎湖縣保護動物協會、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桃園市動物保育協會、台東縣關懷生命協會、宜蘭縣流浪狗關懷協會、台灣陪審團協會、台北市林泉社區發展協會、賴澤君建築師事務所、南投公啥喙、花蓮縣動物權益促進會、台北市八頭里仁協會、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等。
大學動保社連署:累積26個
文化大學尊重生命社、東吳大學搖尾巴社、長庚大學狗醫師社、臺北大學愛動物社、元智大學動物關懷社、清華大學關懷生命社、新竹教育大學關懷生命社、東海大學米克斯動物志工關懷社、南華大學狗狗GOGO志工隊、東華大學敖屋福利社、弘光科技大學動物保護宣導社、臺灣師範大學動物陣線、靜宜大學尊重生命社、雲林科技大學汪汪社、中央大學中大汪汪社、成功大學流浪動物志工隊、高雄師範大學愛護動物社、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動物保護社、長榮大學關懷生命社、大仁科技大學仁犬服務社、暨南國際大學動物保護社、政治大學尊重生命社、彰化師範大學汪汪社、臺灣大學動物權利發展社、中興大學關懷生命社、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餐汪汪社等。
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行監督委員會
收容所零安樂死大事記
2012
1.成立動物保護行政監督委員會。
2.展開「地方民意代表支持動物保護行動計畫」暨「各縣市動保行政監督座談會」,共計獲得全國19縣市204位縣市議員支持「動物保護行政監督」。
3.倡議流浪動物「收容所零死亡」,舉辦《縣市收容動物「枉死」排行榜》。
2013
1.舉辦全國「地方動保行政監督座談」。
2.召開「狂犬病來襲,不要讓台灣成為恐懼之邦」記者會,強烈抗議政府濫捕流浪動物。
2014
1.召開「收容所為何成為流浪動物墳場-揭發十二夜高死亡背後真相」記者會。
2.於監察院前召開「屠狗之王加冕大典」記者會。
3.召開「2014動保行政評鑑發表」記者會,臺南市及宜蘭縣獲得特優。
4.配合全國九合一選舉,舉辦「為牠投一票」活動,呼籲各候選人提出具體動保政見及提醒選民善用自己的選票來關心動保政策。
5.每季整理收容所訊息圖表並公開發表全國公立收容所排行榜。
2015
1.舉辦「收容所『雙降』:零安樂死與所內死亡」記者會。
2.召開各縣市動物收容所網站分析發表記者會。
3.舉辦「2015 新北市公立動物收容所公民觀察報告書」記者會。
4.舉辦《2015全國各縣市高國中小之動保社團暨校犬貓調查報告》記者會。
5.主辦「國會動物保護貢獻獎」,表揚五位於第八屆任期積極推動動保政策的優質立委。
6.臺南市率先於元旦後施行零安樂死。
7.新北市提前從3月1日起推動零安樂死。
*『2008-2015年各縣市收容所數據表』檔案,請見文末新聞稿附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