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血色海灣觀後感

動物與生活
文/
張舒涵

血色海灣5/7號上映

遺失的下一秒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除了語言及肢體語言,微笑是全世界最快速且共通的溝通方式,也是最奇妙的心靈交流,更是人們表達善意的方式,人們可以藉由微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紛爭,有句諺語說:”伸手不打笑臉”就是這個意思,但有沒有人想過,除了人類,許多生物也是一直嘗試著對人類表達善意?在人類的主觀意識下,常常會以為自己是所有生態史演變下最聰明的一種動物,卻往往在自大的情況下,忽略最單純以及最平衡的生態關係,以自我的認知去抹滅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力,是否曾注意到在他們心裡,也正在吶喊著”我的下一秒在哪裡?”

微笑不是牠的錯,牠只是想表達善意,溫馴不是牠的錯,牠只是想好好的生存下來,在整個受人類影響控制的世界底下,幸運的牠,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可以存活下來的一角-海洋公園,卻不曉得這只是個惡夢的開始,因為壓力與過度壓抑的生活,腸胃炎常常使得牠在表演期間必續持續服用藥物治療,不幸的牠,只能在那吵雜且刺耳的噪音中,循序漸進的往前走進人們設陷的圈套裡,任由他們肆虐,直到牠們掙扎無力的漸漸安息,牠們才能逃離那可怕且染紅的深淵,縱使努力的游努力的逃,仍然只能讓他們平靜的安息在牠們嚮往的海外,一雙雙牠們期盼撫摸的手,換來一雙雙拿著長矛的手,無知的問著”為什麼要弄痛我?”,染滿鮮血的手依然微笑,自豪的說著自己手裡染上了多少鮮血,自豪的訴說自己的英雄事蹟,所有的罪不是牠的錯,牠卻必須無奈的全盤接受,滿足的只是人類那虛榮的自尊心以及不願坦承面對的倔將,牠們吶喊著,只是想訴說牠們的聲音,換來的只可能是一張一張的白紙與黑字,一次又一次的會議與官方解釋,牠們的聲音,誰能聽到?牠們只是想擁有生存的權力,誰能幫助?

看過無數的影片,“血色海灣”是我第一次完整看過的紀錄片,卻也是我感觸最深,悸動最大的一部片子,每每看完電影總是微笑的走出場外,這一次卻是帶著沈重的心,回想著不堪入目的情節,小小的一粒沙無法影響一整片的沙漠,真希望大家都能有機會觀看這部片子,也希望大家能夠引起更大的迴響,一起為台灣的生態,海豚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文/廖靜惠

以日本太地町漁灣屠殺海豚為背景的紀錄片《血色海灣》即將於5月7日上映;13日試映會上,發行片商黃茂昌表示 ,日本至今尚未能放映本片,邀請在台灣的日人觀看本片, 一起改變海豚的命運。

日本和歌山的小漁村太地町(Taiji),每年有230 0萬頭海豚被日本漁民捕殺。太地町漁民堅稱這是當地的文化。然而,他們卻不願意讓媒體進入當地了解現況,跟蹤, 甚至毆打媒體。這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使得這片美麗的海 灣變成祕地?而日本政府透過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 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欲使日本捕鯨行為合法化,另一方面又以海豚肉冒充鯨魚肉。

《血色海灣》透過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李察‧歐貝瑞的引導 ,呈現友善、有自我意志的海豚在媒體型塑下,擄獲了眾人的喜愛,因此創造了海豚表演的龐大商機,卻帶給海豚囚禁的命運。而全世界最大的海豚供應商,來自日本太地町這個小漁村,為了維繫全球海洋世界的利益,每天捕撈數千隻的海豚,除了少數雀屏中選,其餘多數慘遭屠殺的命運。

漁民堅持海豚和人類搶食魚源,是「害魚」,人人皆得以殺之,並堅稱吃海豚肉是日本文化。事實上,海洋污染所產生的汞,進入食物鏈,已導致海豚身上過多的汞元素。而數量可觀的海豚肉,每天藉由變裝為其他鯨豚肉後進入市場。日本政府鼓勵國民吃海豚肉,甚至多年來將之置入小學生的營養午餐。這會不會成為另一個「水俁症」?

本片不惜違法,結合高科技,有如執行不可能的任務等方式 ,揭露日本政府與當地漁民聯手打造海豚王國的方式,在國 際間更以收買加勒比海國家,支持其在IWC的提案,合法化日本捕鯨行為。而體型嬌小的海豚,未能列為IWC保育對象,李察‧歐貝瑞對此大表不滿。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也表示本片呼應了珍古德博士一 直以來宣揚的理念:「惟有了解、才會關心;惟有關心、才會行動;惟有行動、生命才有希望。」此片雖獲得2010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片,但日本至今仍未能上映。對此,台灣發行片商黃茂昌表示,為了鼓勵居住台灣的日本朋友能觀賞本片,擬提供試映會,期待讓更多日本人知道發生在太地町的事。
 

 

更多資訊請上血色海灣官網:www.ff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