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淡水龜 在台灣

動物與保育
文/
陳添喜(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台灣地區淡水龜的數目並不多,曾記錄原生的種類僅有五種,包括斑龜、柴棺龜、金龜、食蛇龜及中華鱉。其中食蛇龜、柴棺龜及金龜,因合適棲地快速消失及過度開發,野生族群面臨生存威脅,目前已受到法律保護。

斑龜 台灣最常見
斑龜主要棲息在低海拔水域環境,包括水流較緩的溪流、溝渠、池塘、水庫等,在河口的紅樹林區,也看得到牠們。斑龜屬於雜食性,食物種類多樣,包括水生的小型動物、昆蟲,水岸邊植物的嫩葉、花、漿果等,都是牠們的盤中飧。

在全年氣候溫暖的台灣,斑龜一年四季皆可活動,不需要冬眠,但牠們無法適應溫度過低的環境,如高山湖泊與山區溪流,因此部分被不當放生於高山湖泊的斑龜,死亡率很高。

斑龜是台灣地區體型最大的淡水龜,背甲最長可超過三十五公分,背甲長超過十九公分的成熟斑龜,每年在春末夏初進入產卵季,一般從四月延續至六月。


柴棺龜 背甲顏色多
柴棺龜的體型與體色變異極大,背甲有時呈深褐色、黃棕色或紅棕色,食性為雜食,野生族群的個體不多,於台灣低海拔靠近山區的池塘、湖泊、溝渠、水田等環境偶可發現。柴棺龜的產卵季約從五至七月,活動呈現明顯季節性,冬季時較不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有些農民將柴棺龜稱為「米龜」或「赤米龜」,「柴棺龜」的中文名由來至今不明,但與棺材並無關聯。

柴棺龜屬於半水棲性,有時會遠離水域環境,到陸地上甚至森林底層活動,但也因為此種遷移習性,在靠近山區的道路上,柴棺龜經常面臨險象環生的情境,汽機車駕駛人行經低海拔區域時,務必小心留意。

金龜 頭有金黃條紋
金龜主要棲息於小溪流、池塘及湖沼中。頭部的背側呈古銅色;兩側有數條斷續金黃色彎曲條紋。雌龜體型較大,背甲呈棕黃色或深褐色,不會發出臭味;雄龜體型較小,性成熟後龜甲與頭部呈黑色,於生殖季會發出刺鼻臭味,又名「臭青龜」。

金龜在中國大陸稱為「烏龜」,幼龜背甲上的盾板間有明顯金黃線條,但某些個體成熟後有黑化現象,頭部和脖子上的金黃色花紋會變得不明顯或完全消失,雄龜尤為明顯,幾乎變成深黑色。

金龜在中國大陸、韓國與日本十分普遍,但在台灣本島極為少見,野外族群可能已經消失,至今尚未找到穩定野生族群。

鱉 又稱軟殼龜
中華鱉就是我們所通稱的「鱉」,在台灣人工養殖的歷史極久,從日據時代即開始,是經濟性水產動物之一。鱉的身體外表並無堅硬的殼包覆,所以在英文中被稱為「軟殼龜」(softshell turtle)。

鱉是水棲性極強的物種,主要棲息於水流平緩的淡水水域或泥底,晒太陽的頻率較其他淡水龜種類低。食性偏肉食,以水生的小型魚類、甲殼類、螺貝等無脊椎動物為主食,中華鱉的繁殖季在每年五至八月。

食蛇龜 不食蛇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主要棲息在闊葉林底層及其邊緣環境,與其他淡水龜種類習性不同,牠們常在山區活動。

傳聞中這種龜以蛇為食,遇到蛇時會主動誘引攻擊,再利用前後可活動的腹甲捕蛇,而且和蛇一樣具有毒性,最好不要靠近……等,其實這些都是過度的聯想。

在求偶季節,雄龜的鼻孔有時會噴出液體,而且遇到人類及其他大型動物靠近時,受到驚嚇的食蛇龜,會將頭部縮回龜甲內,因此常可聽到深沉的呼氣聲,人們於是與毒蛇的習性聯想在一起,以致形成誤解。

食蛇龜的食性屬雜食,主要以植物果實、蕈類,和昆蟲、蚯蚓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每年五至七月是食蛇龜的產卵季,一般而言,每窩蛋數約有一到四個,通常可產一至二窩。

為何長相怪異
這幾年在台灣野外,偶而發現有長相怪異的淡水龜,除部分是由國外進口的外來種外,一部分是因雜交所造成,最常見的情形是斑龜、柴棺龜與金龜等物種間的雜交。目前對淡水龜不同種間雜交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測可能是因合適的棲地減少,造成部分種類混居,但也可能是自然現象之一,因為我們對龜類的了解仍待拓展。

【圖文轉載至人間福報B7動物行星版,2012年7月21日,圖文經人間福報授權使用】
原文網址: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26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