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為避免禽流感疫情擴散,農委會宣布6月17日起全面實施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之措施,引發各界討論。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一直是動保團體支持的方向,到底其涉及動保及人道意義為何?
什麼是傳統市場活禽宰殺?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逛過傳統市場見過「殺雞」是怎麼回事?筆者小時候跟媽媽逛菜市場,這是很熟悉的畫面,甚至習以為常:顧客在雞籠前挑選看來健壯的雞隻,雞販俐落地從籠中抓住雙翅揪出來,雞脖子上畫一刀,丟入桶子,還可以聽到桶子內翅膀拍打掙扎的聲音。接著便是將雞隻丟入熱水與脫毛,一隻白白的雞隻就這樣溫溫地送交顧客手中。這就是所謂新鮮的現宰雞。
直到自己進入獸醫學系,才開始思考:被抓出籠時急促地啼叫聲與桶內傳出拍打聲的意義──牠們死前會不會痛苦?會不會害怕?
臺灣在1998年通過動物保護法,第一條開宗明義即「為尊重動物生命及保護動物,特制定本法。」隔年,筆者在臺北市擔任動物保護檢查員期間,遇到外國人不斷地來函檢舉傳統市場活禽宰殺的問題。其中一檢舉函,外國人悉心手繪一張臺北市某傳統市場的地圖,畫了一整排雞籠,從骯髒擁擠的生活環境到如何公然宰殺這些動物都是他視為公然虐待動物的行為。外國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有動物保護法的國家可以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而動保員竟然束手無策。而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向外國人解釋「這是傳統」。
傳統市場活禽宰殺對禽流感疫情控制有什麼影響?
禽流感是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的一種,其病原為RNA病毒,只有8段基因,變異迅速,可感染多種動物,故預防困難。鳥類、豬隻、犬貓及馬等動物均可為其宿主,為重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之一。禽流感原主要感染水禽類(鴨鵝類),但由於臺灣習慣鴨鵝和雞一起飼養,病毒進入雞後,產生突變,而造成雞的感染與死亡。而人類與這些物種不當接觸,也會引發病毒變異。
首先,將雞隻從養殖場運送到市集,關在人來人往的市集供人選購,這些過程都會增加人與雞的接觸,可能加速病毒變異。且業者一邊殺活雞,一邊將殺好的雞交給消費者,很可能同時將活雞身上的病毒帶到屠體,讓消費者一起帶回家。1997年香港爆發禽流感疫情後,便禁止傳統市場販賣活雞。
禽流感有多恐怖?
去年5月臺大獸醫專業學院周晉澄院長曾邀請在澳洲農漁森林部工作的孔玉心博士來臺演講流行性感冒的病毒特性與其在流行病學上的意義。孔博士提到,1918年H1N1肆虐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一次世界大戰還多。1997年在香港發生H5N1疫情,此為第一次發現禽流感可直接感染人類,造成1,500,000隻禽鳥類被撲殺。2009年爆發H1N1疫情,短短不到一年即蔓延209個國家,造成14,711人死亡,並有多種動物被人傳染而遭撲殺,經濟損失難以估計。在瞭解流感病毒如何在動物間散播後,香港改變諸多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包括:傳統市場禁止販賣活雞;鴨鵝不可與雞隻同飼;從大陸輸入之禽類一律加強檢疫等。由於走私為防疫漏洞,故應重視動物(尤其鳥類)之緝私。孔博士並建議臺灣應加強野鳥流感病毒偵測,避免候鳥引入疫病。
改變消費習慣,創造健康與動物福利雙贏
對動物友善,才能創造人類較健康的生活。去年筆者曾對大學生演講,談到保護動物其實是保護人類自己,便以傳統市場禁宰活禽為例,發現台下年輕人一臉茫然,沒有人逛傳統市場,也沒有人迷戀這些所謂「新鮮的」現宰活禽。從2000年全臺宰殺活禽列管攤商1686攤,到現有1051攤,減少600多攤,相信民眾飲食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將雞隻密飼在幽暗窄小的空間;在同伴面前,未經致昏即宰殺;任由放血的雞隻痛苦掙扎而死,種種讓動物受苦的過程,反而不能產出新鮮的肉質,不過現宰溫體肉是否比較新鮮,畢竟各有不同看法,但無可諱言,傳統市場的屠宰環境不良,業者產製和消費者挑購時,就必須與肉品接觸這一點來看,都會暴露在疫病傳染的險境當中,尤其是禽流感有越演越烈的情況下,或許降低一點口感的追求,增加一點健康意識和動物福利概念,將傳統市場活禽現宰交易的模式徹底根絕,才是創造健康與動物福利雙贏的正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