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了解動物、愛護動物,從動物園開始?淺談動物園教育的可能性

動物與保育
文/
洪琬婷

了解動物、愛護動物,從動物園開始?
淺談動物園教育的可能性

作者:洪琬婷

無論是動物園或水族館,在成立時通常都設下了下面這三個宗旨:保育、教育、研究(讓我們把遊憩這個過時了的宗旨給屏除掉)。先不論域外保育的成果如何,也不論在動物園能夠進行的非侵入性研究(認知科學、行為,etc)如何受限於樣本數目,單就很多人爭論不休的「教育」這個層面來檢討動物園與水族館究竟有沒有完成他們的使命。
 
1. 動物園的動物展示是否能夠增進民眾對動物的了解?是否正因為民眾在動物園看到了那些動物,才能夠興起保護他們的心情?
 
(1) 動物園難以促進民眾對動物生態、行為的了解:現在存在在動物園的動物都是在動物園出生的,有時候連他們的父母也是在動物園出生;加上動物園因為物理、社會的環境怎麼也無法100%貼近野外,沒有適當的環境引導,動物園的動物不可能完整展現出在野外觀察得到的所有行為目錄(behavior repertoire),反之常見的是刻板行為、喪失覓食能力、放棄育幼等等。遊客觀察不到正常的動物行為、也不了解動物現在展現出來的行為(刻板行為)是怎麼一回事(我從未看過動物園對於動物所展現的刻板行為有過任何描述,就像未曾在保護區內看到標示外來種植物的看板一樣,因為這麼做等於自打嘴巴);而看板上寫的關於柵欄內動物的一些生態、行為與分布資訊比維基百科上查得到的還少... 如果僅是膚淺地展示動物的外型的話,那麼用機器或模型應該也做得到。
 
(2) 動物園難以促進民眾對動物個體性的了解,也難以培養面對野生動物的健全心態:其實,跟野生動物的「認識」,就跟認識一個人一樣是很花時間的。動物園提供了很多讓人「觀賞」夜行性動物、猛禽等等的機會。然而,這些動物平常若不費心費力舟車勞頓在森林裡穿梭數小時或是數天是觀察不到的,甚至從你發現他到讓牠習慣你的存在花上數個月都不奇怪(有接觸過街貓的人應該也多少可以體會這樣的心情)。可是在動物園只要付了一張門票隨時隨地都可以看到而且安全無虞。這種高高在上的觀賞方式,要培養出對野生動物的敬畏是相當困難的。所謂保護的心情,可能也只是自以為是的憐憫而已。更何況,沒有了那個接近的過程,也很難認識到每一隻動物(而不是物種)的獨特性,特別的性格、習慣與偏好、社會地位、身上的傷、背後的故事... 等等。
 
2. 動物園、水族館該如何轉型?
 
動物園大量的外來動物、珍稀動物展示,對動物來說是種折磨,對遊客來說則是一種資訊爆炸,造成平均一名遊客在一個柵欄前平均只停留十秒的現象。動物園跟水族館該往「少量、在地」的方向轉型,收容受傷的野生動物並且以在地物種的復育作為主要目標,詳細介紹每一隻動物的成長背景與來歷,並且以模擬實境的方式一併介紹容納該物種的生態系(河流生態系、海洋生態系等),明示保護一個物種需要從回復健康的生態環境做起。這樣不僅能夠節省經營成本(不用煞費苦心去經營非洲大草原),也能夠在管理品質上有所提升。當然,教育成果也應當會比原本的更加豐碩。
 
延伸閱讀: 

圈養野生動物的倫理爭議─從動物園的存在價值談起 (作者:彭仁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