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年AVOT】動保工作新階段:更彈性的行動策略、更豐富的知識儲備

動物關懷
文/
吳宗憲/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

2024年中一項重大政治改變便是政黨的再次輪替,台灣又再一次地面臨行政與立法分屬不同政黨的局勢,加上國會三黨不過半的現況,由於缺乏一個凝聚政策共識的權力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系統的相互掣肘,使得各項政策的推動都面臨極大的挑戰與扞格。

當然,動物保護政策的推動也不例外。無疑地,這樣的局面使得高層次的法律與制度變革難度變高了,但是,2023年農業部的成立,使動物保護司成為政府行政系統當中推動政策的統一窗口,包括動物保護行政、寵物管理及動物福利工作,都有了可以向其他部會或業者施力的起點。

也因此,在動物保護政策的推動上,除了持續推動高層次的法律的修正以外,各項落實法令的行政命令或組織規範,可能是現階段更有效的努力目標。維持體制外的倡議外,現階段對於體制內的遊說、與政府間的研究及行政協助,甚至還更為重要。

今年協會各部門的任務,都可視為廣泛地在各社會層面「落實動物保護教育」工作。

倡議工作上,在體制外,我們與友團捲起動物保護的公民教育,將「禁用山豬吊」、「禁止海上賽鴿」及「禁用黏鼠板」作為公投議題,創造社會聲量,引起大眾注意。在體制內,協會在限捕丫髻鮫、設計動物園教育意義的規範,以及實驗動物保護法規的倡議工作上,均持續努力中。

在教育的工作上,我們持續檢討教科書,提供國教院及出版社可供參考的修改建議,也協助政府發展動物保護相關的教學方法,另外與友團「臺灣動物與人學會」合作,辦理「以動物為食」讀書會,向知識圈分享肉食可能造成的各項問題。

在研究工作上,協會也與友團共同合作進行犬隻族群管理、動物保護檢查員以及實驗動物落實3R政策可行性的各項研究。上述研究工作,都可以在未來執行政策過程中,給予執行者有效率的教育訓練與工作指引。

上述與本會及友團的各項成果相關的深入分析,都可以在本輯「台灣動物之聲」當中獲得。

「台灣動物之聲」作為關懷生命協會的重要資料庫,過去發揮了「動物保護智庫」刊物的角色,每一年都會回顧當年發生的重要動保事件,並進一步作深入的分析,今年,協會做了一項新的嘗試,將「台灣動物之聲」與協會的工作成果進行更有機的連結,在內容上,將維持以往精神,將具有倫理、科學及政策論述深度的內容與讀者分享,但同時在挑選撰文題材時,嘗試與協會與友團的重要工作成果,進行連結。讓「台灣動物之聲」的長年讀者們,能夠與動團一起進到實務政策的場域,回過頭透過各自的網絡,捲動社會改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