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律師
寫給所有關心動物的人:
2004年2月底於動物保護議題發生的大事,是台灣有上萬隻狗狗,疑似因長期食用寶路狗食致生腎衰竭,罹病的狗狗,不分狗種,自小型犬到大型犬,無一倖免。這些生病的狗狗,除需面臨洗腎治療的苦痛外,嚴重的狗狗已因此死亡。
這些與病痛掙扎搏鬥、甚至死亡的狗狗,究竟是否可歸因於寶路狗食,筆者暫不予討論,但陪伴這些生病甚而死亡狗狗的飼主們應有權瞭解真相。
飼主究竟可為寵物主張何種法律上權益?本文即擬以寶路事件為例,說明及解釋飼主們依法可為之主張及可運用之途徑。以下說明尚可視個別案例,適用於寵物因獸醫師醫療不當、車禍或其他事由致死之情形。
壹. 採證部分(舉證責任)
在法律上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上是主張事實者,就該事實需負舉證的責任(若以消費者保護法主張者,飼主將可減免部分的舉證責任-請詳參后述)。因此,飼主欲主張其寵物因寶路狗食致死,其大體上需有下述之舉證責任。
一、飼主對寵物享有所有權。
首先,寵物是飼主的動產,飼主對寵物在法律上享有所有權。對於不屬於自己所有的寵物,原則上並無法為以下之法律上主張。但若對該寵物擁有管理權或使用權之人,若可證明因寵物之死亡致自己受有損害,仍可依法主張。
對於寵物享有所有權之證明,若寵物是有植入晶片的,則飼主登記資料即足以證明。但是,飼主登記資料並非是所有權證明之唯一方法(尤其對於寵物未植入晶片的飼主),其他人證或物證皆是訴訟上承認之舉證方法,舉凡獸醫師之醫療登記資料、購買狗狗的收據、經常一同溜狗的鄰居朋友等。
二、寵物食物之來源係寶路狗食。
此部分之證明可以發票、收據、甚至寵物用品店人員之證詞為之。
三、寵物死亡係來自於寶路狗食。
寶路狗食之食用是導致寵物死亡的原因,寶路狗食與寵物死亡具有相當因果關係,若非食用寶路狗食則不會造成寵物之死亡;毫無疑問,這將會是舉證最艱辛的部分。
欲為此證明,則須將寵物的遺體送交專業人員為相關鑑定。專業人員需符合專業資格,有足夠專業能力及有完整設備可為鑑定者,該鑑定報告始可足採信,舉凡獸醫師、大學學院教授或其他研究機構等皆可滿足此條件。但若專業人員本身具有公信力者,鑑定結果亦將更容易被法院信賴。
有關鑑定程序,簡單來說或可分為解剖、採樣、切片及化驗。因此,寵物遺體之保存則相當重要。
貳. 民事部分
一、程序部分
(一)對象:就損害發生可得歸責之人,即為被告。孰應為本事件之被告,請參閱本段下述實體部分之說明(貳.二)。
(二)管轄法院
飼主對於享有所有權的寵物因食用寶路狗食致死,法律上這是侵害所有權的侵權事件。侵權事件管轄法院的決定,是以侵權發生之行為地定之。又另,被告住所地轄區法院,亦有管轄權(若被告為公司法人者,則以主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侵權行為地或被告住所地(或主事務所地或主營業所地)跨連或散在數法院管轄區內的情況,各該法院皆有管轄權。因此,就本事件而言,飼主可就侵權行為地與被告住所地之法院擇一提起訴訟。
(三)訴訟費用
民事訴訟之提出需按訴訟標的之價值,以一定比例計量應負之訴訟費用。訴訟標的之價值非單純以物之價格定之。以侵權行為為據而要求損害賠償者,其賠償方法為回復原狀;無法回復原狀者,則以金錢賠償其損害。本事件造成寵物之死亡係無法以回復原狀為賠償的,僅得以金錢賠償代之。金錢賠償則需填補飼主因此所受之損害及所失之利益。
二、實體部分
本事件性質上屬於消費者保護之侵權行為,是按消費者保護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第二項及第九條規定,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從事經銷之企業經營者、從事改裝、分裝商品或變更服務內容之企業經營者及輸入商品之企業經營者皆應確保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時該商品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企業經營者違反前揭義務,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時,應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從而,前揭企業經營者於本事件倘有違反消費者保護法所應負之義務致寵物死亡,企業經營者即為就該損害發生可得歸責之人,程序上為本事件之被告,實體上應對寵物之死亡負有損害賠償責任。
另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前段定有明文。承前所述,寵物係屬飼主之動產,性質上屬財產權。因此,本事件中所生寵物死亡之結果若可歸責於前段之企業經營者,該企業經營者乃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一項前段之規定,負有損害賠償責任。
參. 刑事部分
一、程序部分
(一)對象
由於刑事訴訟程序原則上以規範自然人為限,是公司法人無法擔任被告之角色。惟本事件或可以前述「企業經營者」之公司負責人為被告。
(二)管轄法院
犯罪地、被告住居所地或所在地之法院則有管轄權。其認定大致與民事訴訟程序相同。
(三)訴訟費用
刑事訴訟程序並不需要繳付任何訴訟費用。另於刑事程序中附帶民事訴訟者,民事訴訟程序之部分亦可免繳訴訟費用。因此,在考量民事訴訟費用成本、律師費成本或高額鑑定費用之負擔下,可選擇刑事訴訟程序免除民事程序之困擾。
(四)刑事訴訟方式之選擇
現行刑事訴訟程序可以自訴或公訴方式擇一為之。自訴係飼主自行擔任原告,而公訴係以檢察官擔任原告,飼主任告訴人之方式進行刑事訴訟。
自訴程序中,原告需證明被告該當特定之罪,舉證責任之負擔較重。好處是起訴之操控權,操之在己。
公訴程序中,飼主需以提起刑事告訴之方式,請求檢察官起訴。惟提起公訴與否,則由檢察官依職權為之。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則由其擔負舉證責任,對告訴人而言,負擔相形減少。
二、實體部分
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規定,毀棄、損壞他人之物或致令不堪用,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此法條僅處罰「故意犯」。
寵物就飼主而言,法律上定位為「物」。是倘被告因故意以製造、輸入、經銷寶路狗食等方式致寵物因罹患腎衰竭致死,該被告即該當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條之毀損他人之物之罪。
肆. 消費者保護法
將消費者保護法獨立於前揭分類而另行介紹,係因該法特殊之制度設計而飼主在為相關主張上可減輕相當之負擔。爰分述如下:
一、行政監督
中央或地方之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消保會)若認為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有損害消費者財產之虞者,應即進行調查,消費者保護法(消保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定有明文。調查程序可向企業經營者查詢、命其到場陳述、提供相關資料、派員至企業經營者處進行調查;有必要時,尚可就地抽樣商品檢驗,並將應送檢驗之商品委託與檢驗項目有關之機構為之。另就調查程序中發現可為證據之物,消保會亦得聲請司法機關扣押之。
又依消保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倘消保會調查結果認定企業經營者所提供之商品確有損害消費者財產之虞者,應命其限期改善、回收或銷毀,必要時並得命企業經營者立即停止該商品之設計、生產、製造、加工、輸入、經銷或服務之提供或採取其他必要之措施。
企業經營者阻撓消保會之調查或依消保法第三十六條所為之命令者,該企業經營者尚需負擔行政罰鍰之罰則。
為啟動消保會調查本事件,飼主可以檢舉之方式為之。消保會為此調查,除因國家公權力之動用於證據蒐集及商品檢驗上易收事半公倍之效用外,亦較可對企業經營者施壓以解決相關爭議。惟消保會就飼主之檢舉是否一定發動調查,仍以消保會依職權裁量定之。
二、民事部分
參照前揭有關民事部分之說明(貳),從事設計、生產、製造商品或提供服務之企業經營者、從事經銷之企業經營者、從事改裝、分裝商品或變更服務內容之企業經營者及輸入商品之企業經營者皆應確保商品流通進入市場時該商品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違反此規定致生損害於消費者或第三人時,前揭人等應負連損害賠償責任。
司法程序上常以舉證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以形容舉證之不易;此種情況當面對具有強大經濟資源之對手時,更見其苦。然而,消保法對此則有新解,以課予強大經濟實力者較重之舉證責任來建立實質之公平正義。消保法第七條之一第一項規定,企業經營者主張其商品於流通進行市場時符合當時科技或專業水準可合理期待之安全性者,就其主張之事實負舉證責任。此時,提起消費訴訟之原告,則可因此減少舉證之負擔。
依消保法為據主張損害賠償者可提起消費訴訟,此消費訴訟亦屬民事訴訟之性質。倘對於同一原因事件致使眾多消費者受害時,消費者保護團體(消保團體)可受讓二十人以上之消費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消保團體之名義提起訴訟。待獲勝訴之確定判決後,消保團體再將所獲賠償金額扣除相關費用後,分配予全體請求權人。
消費訴訟之好處是,飼主們可不需與握有強大經濟力量的大型企業單打獨鬥,而可將大家力量集中起來,並由消保團體委任專業律師為大家進行訴訟。且訴訟標的之價值加總超過新台幣六十萬元者,超過部分免繳裁判費。再者,倘法院判決最終確認企業經營者係故意造致損害者,尚請請求三倍之懲罰性賠償金(倘係因過失致損害者,則可請求一倍以下之懲罰性賠償金)。
伍. 建議
以上謹以寶路事件為例,說明飼主因寵物因他人行為致死可茲主張之法律上權益。然飼主就個別案例究竟應用何種程序為何種主張,仍應視其需求、目的、證據蒐集及擁有之資源綜合決定之。
想附帶一提的是,於寵物幸未死亡,僅受傷或罹病而存活的情況,除就醫療費用或已證明之所失利益可茲請求民事賠償外,似無其他權利可茲主張。甚且,動物因人類之行為致傷致死,依法享有請求權者僅有對該寵物享有所有權(含管理權及使用權)之人,是我國現行法令似仍停留以人類本位利益之考量為依歸。筆盡於此,動物保護暨愛護的議題還需大家共同加油!
03 March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