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季新/資深鳥友,曾任台北鳥會理事長

台北市的木柵,這個古早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山羌數量多的必須建立木柵來防牠進入村落。當今的美國印第安人也不再獵狼,祖先賴以生存的美洲水牛禁獵百年才剛剛恢復生機,所有野外自然或事故死亡的國鳥白頭鷹死體,特別是白頭鷹的初級飛羽,全部交由印第安事務局統籌運用在宗教儀典的需求上,他們也不再強調要恢復印第安打獵文化。
合法打獵使用弓箭的標準比用槍寬,使用前膛槍的時間又比現代獵槍的長,打到鹿羊等獵物馬上要請管理員來認證,雉雞類的鳥更妙,打獵活動和把鳥體帶回家是分開計費,聚在一起獵槍還要比較誰訂作的高檔,不是有錢人還真的玩不起。
美東地區的馬路上汽車常常撞死白尾鹿,也希望咱們鹿港鹿谷的街道上也能有此盛景,那時候的水鹿梅花鹿族群肯定不會在地球上消失,再談開放狩獵不遲。目下想要上山打獵的原住民不過就那幾十個人,為他們賠上整個台灣山地的生命,真的是太瘋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