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可思(Michael Allen Fox)
就像「深層生態學」(本書書名的靈感來源)要求以一個強調生物圈之內在價值的觀點,來取代資源取向的「淺生態學」觀點一樣,本書的宗旨在於相當深度地探討素食主義。我的用意是要論證,素食主義並不是僅僅出於健康或生活方式之考量而採取的一種任意的或怪異的飲食偏好、信仰或心態而已,而是有多得多的意義。全面檢視素食觀點導引出和我們生存之道德、社會與政治領域相關的各式各樣的哲學議題。因此,我們可以認定,素食主義有助於模塑一種生活方式並影響意識的轉變。
對素食思想的基礎作哲學上的檢視,提供我們一個機會來從微觀角度評估人類和自然與非人生物之關係上的宏觀問題。這些議題今天正受到相當的注意,因為它們迫使我們去重新思考像倫理學的範圍,及某人或某物的道德意義等的基本問題。
以下各章全面檢視一系列的論述,它們導向一個不移的結論:素食是我們在理論及實踐上應該堅決採取的立場。我並非從某個特定倫理學理論的固定觀點來論證,而是在恰當的地方採用許多分歧但相容的探討方式。這種博採折衷方式的意圖,在於提供一個新的機會來結合不同的立場以支持一個共同的目標。藉此我們將發現,支持素食的論述有累積的衝擊力,因為它們彼此相互強化。隨著討論的進行,我會在每一章作結論,指出正在檢視的立場會把我們引導到何處。最後,我將會編織出一幅由論據的不同成分所構成的綜合圖像。
第一章檢視素食論證極其重要、富趣味、富爭議的歷史。它仔細檢視西元三世紀的希臘羅馬哲學家、被認為是新柏拉圖主義創始者的波菲里所提出的極富現代性的主張。第二章的主題是食物的象徵意義及此種意義的社會建構。我特別將肉的意義跟食物在素食主義中的意義作對照。第三章討論區隔化,即將信仰、價值、態度跟行動分開的傾向。第二章和第三章合起來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吃肉,並且對素食主義有一種強烈的排斥。第四章將數種素食主義做了分類,並探究成為素食者的動機與理由。第五章到第七章著眼於支持素食的許多論證,包括西方的與非西方的。至於各式各樣反對素食的論證,包括若干先前未曾被探討者,在第八章中作了討論。最後,第九章總結素食主義的前景,處理諸如在素食與全素主義間作選擇的議題,並強調素食主義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書末可以找到篩選過的書目,其中包括有關素食的完整哲學著作書目。
我希望讀者會認為《深層素食主義》是本易讀、有意思而能增長知識的書,也希望讀者不管對發表在此的議題採取什麼立場,在和我提出的論證對話之後都會有進一步的反思。如果我能幫助那些已經吃素的人釐清並鞏固他們的觀點,幫助那些沒有吃素的人考慮改變他們的觀點,那麼我的目標就達到了。引領我寫這本書的指導精神是我的信念:素食可以把人類以及我們的地球引向較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