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題為「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的第一屆應用倫理學術會議, 5 月 14 日與 15 日在玄奘大學慈雲廳召開,由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佛教弘誓學院與關懷生命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 。研討會報名人數(含義工)原為 327 人,由於兩日豪大雨造成許多縣市山區傳出山崩、土石流、土石坍方、道路阻隔、溪水暴漲等災情,導致多條到校路線中斷,有 59 位報名者未能與會,但竟有 61 人臨時來到現場報名,因此兩天到會人數總計 329 人。

14 日上午舉行開幕典禮,玄奘大學鍾瑞國校長擔任大會主席宗教學系林金木主任代表主辦單位致歡迎詞。鍾校長 致詞指出此一研討會議的時代意義:在現今的社會中,缺乏了一些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當人與人相互走近時,才能感受到倫理的重要性,因此此次的研討會具有不凡的意義。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主任昭慧法師向大會報告籌備本次會議緣起:緣自關懷生命協會兩年來默默進行 Michael Allen Fox 教授著作 ”Deep Vegetarianism” 之中譯,並訂於今年五月發行,因此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應用倫理研究中心暨佛教弘誓學院合辦該場新書發表會。其次,應用倫理研究中心於去年六月成立,本擬於今年召開一場以應用倫理研究中心成員為邀請對象的小型論文討論會,所以並未廣向學界邀稿。也因此,本次發表的十四篇論文中,有十篇都是研究中心成員的作品,再加上一位發表新書,一位作專題演講,兩日共計十二位中心成員參與本次會議。由於佛學界作倫理學研究之起步較晚,期能累積一些研究成果,用以貢獻教界與學界。

由於 15 日是佛誕日,因此主辦單位特於圖資大樓正門入口佈置浴佛花台,學者、來賓都歡喜前去恭敬浴佛, Fox 教授並好奇地向昭慧法師詳問浴佛方法與浴佛偈的內容。原來他不但對佛教哲學甚感興趣,而且還與妻子學過佛教禪法與瑜珈術。
是日參加開幕式的來賓,除了 Fox 教授,還有中央大學朱建民、李瑞全教授,中研院錢永祥教授、東華大學劉吉川教授、一貫道總會蕭家振秘書長等。萬能技術學院劉易齋學務長特別帶領該校生命關懷社學生二十餘人參加。

14 日上午,由朱建民教授主持第一場新書發表會, Fox 教授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從生態角度闡述素食主義的 必要 性 ,以「素食主義、人類福祉與環境健康」為主題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相信茹素是改善健康的明確選擇,也預示我們如何成為更優質的地球公民的新願景(請見附錄)。 朱教授與為本場作中譯的錢永祥教授,均作了極具深度而溫馨的回應。
本次學術會議的論文水準頗高,發表人與回應人都非常認真,而且言之有物,因此聽眾反應極佳。面對部分回應人極其犀利的批判,發表人也都展現了謙遜自抑的風度。 15 日下午的專題演講,除了李瑞全、葉海煙與釋昭慧三位教授闡述儒、道、佛三家倫理學系統理論之外,原擬論述基督宗教倫理學之孫效智教授,因夫人萬淑宜女士往生,乃敦請盧俊義牧師發表演說。盧牧師的故事神學效果最佳,全場笑聲不斷,獲得極大迴響。
兩天的研討會活動內容相當豐碩,有兩本新書發表會、兩場專題講座與五場論文研討會,共發表了十四篇精彩的論文,呈現豐碩的研究成果,讓與會者受益良多。
發表論文的十四位學者專家,來自全國各大學院校或研究機構,有佛教 弘誓學院院長性廣法師、弘誓學院悟殷法師、關懷生命協會傳法法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碩士性本法師、萬能科技大學學務長劉易齋、成功大學教授林朝成、樹德科技大學教授黃文樹、台北大學教授賴賢宗、台南大學教授邱敏捷、靜宜大學教授程進發、台北市立動物園彭仁隆先生、生態關懷者協會陳慈美老師、中央大學碩士王萱茹、政治大學碩士李翎毓, 分別 針對研究領域,發表相關主題之研究成果。
論 文 名 稱
|
作 者
|
素食主義、人類福祉與環境健康
|
傅可思
|
《愛與信仰》新書發表論要
|
楊惠南
|
從素食主義探討生命倫理的終極價值
|
劉易齋
|
「實驗動物」倫理爭議評述 ——兼論東方儒佛二家之動物倫理與折衷的「新福利論」
|
釋性廣
|
湯姆‧雷根( Tom Regan)動物權利觀之初探
|
王萱茹
|
圈養野生動物的倫理爭議——從動物園的存在價值談起
|
彭仁隆
|
丹大林場開放狩獵之事件始末與倫理爭議
|
釋傳法
|
佛教《六方禮經》之倫理觀探析
|
邱敏捷
|
李贄與利瑪竇的交誼及其「友論」之比較
|
黃文樹
|
從佛法觀點看言論自由的底線問題
|
釋性本
|
從律典探索佛教對動物的態度
|
釋悟殷
|
佛教的宗教多元論的哲學——從希克談起
|
賴賢宗
|
試論「廢除八敬法運動」的意義與影響
|
李翎毓
|
消費倫理與佛教新戒律
|
林朝成
|
佛教與西方環境倫理學之整體論的對比
——以深層生態學為例
|
程進發
|
從舒馬赫「佛教經濟學」與李奧波「土地倫理」的關聯
——探討「永續發展」的倫理原則
|
陳慈美
|
生命、倫理與人之為人的價值——儒家倫理學之基本結構與價值取向
|
李瑞全
|
道家倫理學之系統理論
|
葉海煙
|
從基督教信仰的倫理觀點看美國泰莉‧夏沃事件
|
盧俊義
|
佛教後設倫理學初探
——從實然的現象與法則,到應然的原理與原則
|
釋昭慧
|
附錄:
⟨素食主義、人類福祉與環境健康⟩摘要/ Michael Allen Fox
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茹素不但是改善健康的明確選擇,也預示一個我們如何成為更優質的地球公民的新願景。這個新願景體認到優良的生活源自於健康,健康來自於飲食的篩選,而我們所選擇的飲食反應並且決定人類對於生物圈的影響。我們集體消費的肉品數量影響我們如何使用與管理自然資源,包含森林、土地、水與石化燃料。簡而言之,我們對肉品及其他動物製品的依賴越大,我們越是草率地以這些資源來滿足我們的飲食習慣。假設,如我所述,目前全球主流農業濫用環境的方式對我們的健康有害,則當越多的動物製品被我們所消耗,我們整體及個人的福祉都將受損。這裡所揭櫫的是對於不健康社會的飲食習慣必需因自身與自然的整體利益而有所改變的體悟。
在這篇論文中我列舉了數種肉品工業對於環境的負面衝擊,並討論了以下幾種現象:森林消失、過度漁獵、以及水資源的過度利用。我認為,由全球視野觀之,肉品經濟導致環境災難。例如對石化資源的依賴,溫室氣體的排放,盲目的追求經濟成長,以及消費廢棄物的傾倒,終將有自食惡果的一刻,人類也將了解肉食對人類與我們賴以為生的地球是一條死路。相反的,素食經濟有助於帶來我們都該致力於的資源永續使用。因此,為人類與地球未來的明智理性規劃之途徑,必須要以建立素食習慣為目標。如此,我們可以學習更融洽的與人類以外物種共生,並在自然界擔起更為負責任的角色,同時,我們認清在生態限度內食物生產以更理性地生活的重要性,並開始身體力行。
──李軍漢中譯
*第一屆應用倫理學術會議「宗教哲學與環境倫理」,所有新書發表會、論文研討會與專題演講之論文中、英文摘要,已刊於玄奘大學應用倫理研究中心網站之「學術會議」欄,敬請網友上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