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 文:興國管理學院 企管學系 / 黃淑 郁助理教授, (2007年 12月 )
引言
一般人不論在美國做短期或長期的居留,通常都不曾在市區或野外看過流浪犬。由 2006年 3月我對加州當地動保協會和政府動物執法人員的訪談得知,當地犬隻一旦出現在街上,流浪不到兩天就會被他們救走。我想,這是我們一般人在美國居住或旅遊看不到流浪犬的原因。流浪犬在美國能快速被救走這個事實提供了我們很重要的訊息,那就是他們街上或野外流浪犬的數量一定是很少,所以犬隻在戶外一經發現才能被動物人員早早帶離現場。
在台灣,各鄉鎮如一本精裝書的扉頁,被厚厚的封面緊蓋得一絲不亂。但是,只要你打開書本,一頁一頁翻閱,就發現滿目瘡痍,一鄉一頁,夾在書本裡面的盡是低著頭尋尋覓覓的流浪犬,而脹著奶的母犬以及遊蕩的幼犬,皆露出迷惘的眼神,不知行將何處。這種景象是美國所看不到的。
流浪犬問題追根究底無非是動物生產過剩的問題,而要解決生殖問題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運用科技杜絕動物繁殖,所以本文將以台南市和美國加州矽谷為例,比較流浪犬問題之嚴重程度有明顯不同的兩地,其犬隻絕育情況的差異性。詳言之,本文以原始資料比較國內外公犬和母犬的絕育情況,以喚起政府、動保單位和全民對動物絕育的重視並付諸行動。

二、台南市犬隻絕育
根據「流浪動物管理研究室」尚未發表的一項台南市 10,201戶的電話抽樣訪問, 2006年台南市家裡有養狗的比率占總戶數的 7.59%,而全市家犬總數為 24,384隻,其中公犬 13,030隻,占總數的 53%,母犬 11,354隻,占總數的 47%。同時,在所有公犬之中,絕育的比率為 31%,而母犬絕育的比率則為 48%。平均而言, 2006年台南市家犬的絕育率為 39%,而在所有已絕育的家犬之中, 43%為公犬而 57%為母犬。
在「流浪動物管理研究室」舉辦台南市家犬絕育調查期間,該研究室經由各界資助所主持的台南、高雄犬 /貓絕育活動已進行半年到一年之久,所以,雖然在該研究室名下絕育的犬隻裡面,流浪犬高達 73.5%而家犬只占 26.5%(黃淑郁, 2006),但是若是沒有該絕育活動的話, 2006年台南市家犬絕育率應該低於 39%。進一步而言,從犬隻絕育調查結束的 2006年 4月到 2007年 12月的現今,絕育活動又邁進了一年八個月,所以目前台南市家犬絕育率應該稍高於 39%。
又針對在「流浪動物管理研究室」名下絕育的犬 /貓所做的統計,截至二 OO七年十二月的過去兩年半來,在 7,637的總絕育隻數裏面,犬、貓之隻數分別為 5,572和 2,065。在所有絕育的犬隻裏面, 14%為公犬而 86%為母犬,而絕育的貓裡面,公、母貓分別占 35%和 65%。由於在「流浪動物管理研究室」名下絕育的動物 73.5%是流浪動物,所以上述數據可以粗略當成流浪動物絕育統計。

三、加州矽谷犬隻絕育
為了了解在動物保護較進步的國家,犬隻絕育是否普遍以及公犬絕育是否被重視,所以二 OO七年九月我在美國 Campbell, Saratoga 和 Los Gatos 進行一項犬隻絕育調查。該三小城位於 San Jose(聖荷西 )的西邊,和聖荷西同屬加州矽谷。我的田野調查偏向當地狗狗出現較多的地點,包括週末路街的趕集,公園和休閒步道。這個特別的步道長達 10公里,在一條小溪兩側,地形蜿蜒起伏,草木扶疏,也有湖泊,景觀極為天然原始。這個步道叫做 Los Gatos Creek Trail,是我每次騎腳踏車前往狗狗公園訪問必經之路。附帶說明一下, Los Gatos是西班牙語,亦即 the cats(貓咪 )之意。開在 17號公路經過上述幾個矽谷小城時,留意一下就可看到該休閒區告示牌。
總體而言,我的調查區是矽谷富庶的小城,但是趕集、休閒步道和狗狗公園是大眾聚集的地點,所以我的訪問對象包括不同種族和生活水準的居民。事實上,從訪問當中,可以看出文化背景和經濟條件確實影響照護者對犬隻絕育的態度,也會影響犬隻絕育的情況。然而,本文不特別分析這方面的差異性,而只做平均統計。
我的調查方法是騎腳踏車在街上追訪狗狗。我說追訪實不為過,因為只要一看到有人溜狗,不分遠近,就得急踩著腳踏車追過去打招呼,否則他們不是愈走愈遠,就是人、狗很快就拐到別條街去了。若是到狗狗公園訪問,也是趁他們一隻隻入門之前趨前快訪,這比進到公園活動區裏面訪問來得自然和簡單,因為不需要打斷公園內一群照護者的聊天,同時,個別訪問也比較隱私。
從 2007年 9月 2日到 9日的八天訪問中,我在矽谷的路上和公園裏總共追訪到了 165隻狗。受訪的這 165隻狗裏面, 88隻是公的,其中 70隻已絕育,絕育率為 80%;母犬有 77隻,其中 75隻已絕育,絕育率為 97%。平均而言,調查地點犬隻絕育率為 88%。
四、結論
現在歸納台、美兩地的調查結果做為本文的結論。雖然矽谷的取樣不若台南市完密,但是考慮其樣本數、調查範圍以及調查對象的雜異化都不算太小,所以樣本應具有代表性。現在歸納幾個重點如下。 (1)台南市 2006年的犬隻絕育率為 39%,低於矽谷 2007年的 88%。 (2) 台南市 2006年的公犬絕育率為 31%,低於矽谷 2007年的 80%。 (3) 台南市 2006年的母犬絕育率為 48%,低於矽谷 2007年的 97%。
透過動物照護者以及全國民間團體的挹注,台南市 2007年的犬隻絕育情況無庸置疑的一定優於 2006年所調查的結果,但是很明顯的,應該仍然和加州矽谷差一段距離。所以,在一個地區,流浪犬問題是否得到很好的控制可由犬隻的絕育情況看出端倪,若像加州矽谷,其母犬絕育率高達 97%,接近 100%,再者,公犬的絕育也不敢放鬆,絕育率高達 80%,這樣子的絕育情況已是斷絕了不慎繁殖的可能性,所以不可能生出流浪犬出來,這也難怪一般人都不曾在美國街上看過流浪犬。
由此可知,動物絕育率和流浪犬問題的嚴重程度是有密切關係的,所以台南市以及全台灣其他各地方政府,在流浪犬快速繁殖的情形下卻不致力於犬隻的絕育是非常錯誤的政策。直言之,政府放任動物繁殖在先,而防疫所對流浪犬問題的關切和理解卻始終跳不出防疫這個單一層面,繼而奉撲殺為防疫之圭臬,此政策之實行所造成的社會成本雖然目前尚未估算出來,可是一般推測相當龐大,嚴重犧牲動物、照護者和全民的利益,所以這整個政策急需調整。
事實上,一些流浪犬文獻 (黃淑郁, 2007a, 2007b)已經以科學方法實證撲殺是無法控制動物繁殖的,其所造成的動物繁殖量和現存量都遠遠超過絕育的控犬方式。換言之,有規劃的進行絕育會使繁殖大量減少,使犬隻管理更加方便和有效率,並減少流浪犬和人接觸的機會,這都是防疫的最佳安全保障。由於撲殺造成大量繁殖,加深防疫的困難和狂犬病的威脅,所以,台灣之沒有狂犬病並不是如防疫所認為的是撲殺流浪犬的結果,相反的,防疫所的撲殺政策所造成的防疫衝擊和疫情威脅是靠民間不斷的進行犬隻絕育等其他防疫措施彌補過來的。
最後,本文要指出的是,目前台南市不僅母犬絕育率低出加州矽谷甚多,公犬的絕育率更是瞠乎其後。為了喚起國人重視公犬的絕育,我們不僅為文,指出國人對公犬的迷思和分析公犬絕育的好處 (黃淑郁, 2006),而且在電話中或公眾場合,只要有機會,無不鼓勵居民將他們所照護的動物不分公母全部絕育。我們甚至希望台灣以後能有機會加入十週齡小公犬的注射絕育,使簡單的公犬絕育不論是以手術或注射進行,可以成為未來控制動物繁殖和抑制流浪動物產生的重要方式。
然而,令我們擔心的是,在國人絕育公犬風氣不盛的情況下,有些極富愛心的動保團體在舉辦犬隻絕育活動時,卻公告只絕育母犬。在我們提倡公犬絕育不遺餘力之際,動保團體帶頭不絕育公犬,恐會加深國人錯誤的觀念,使國內公犬絕育的情況雪上加霜,進而讓台灣以絕育公犬來強化控犬效率的希望落空。所以,本文呼籲動保團體要接受公犬絕育,以對民眾做合宜的教育,否則正如一些人所說的,台灣社區的一個特徵是每隻公犬都蓄勢待發,這種情況和加州矽谷相比,恐也是台灣尚未能竭力控制犬隻繁殖的明顯表徵。

參考文獻
黃淑郁 (2006),公狗絕育率偏低的原因:兼論公狗絕育的好處。台灣動物之聲 42: 8-10。
黃淑郁 (2007a),校園捕犬導致校犬繁殖。台灣動物之聲 43: 12-13。
黃淑郁 (2007b),台南市野地犬的族群控制。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