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災區「張漢勳夫婦不願遺棄陪伴他們的愛犬,放棄搭救生艇撤離機會,不幸罹難;狗兒在主人遇難時,也沒有四散逃逸,陪在身邊緊緊守護,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仍緊靠著主人……」—2009/8/21聯合報

在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之際,家園破碎、妻離子散,被視為家人的狗狗貓貓也被迫分離。小林村的多多和小黑運氣比較好,在帶領40多位村民到達安全的地方後,雖然起初以「傳染病」為由不能搭救援直昇機,最後在狗主人苦苦要求下,這兩隻狗英雄終能隨主人一起到收容所。
「親親、仁民、愛物」人之常情,災變下,資源有限,往往難以周全。然而,何必以「傳染病」逃避其中殘酷呢?只救人不救動物的命令,迫使飼主只能生死抉擇。
2005年美國卡特里娜颶風過後,政府發出撤離命令,但仍有約一萬居民不肯離開洪水漫漫的新奧爾良市,很多人拒絕撤離的原因是不忍和自己的同伴動物分離。CNN報導,一位年老的女士,拒絕拋下她的看護犬獨自離開:「狗去哪兒我就去哪兒,否則我哪兒也不去!」相較於過年過節才出現的兒孫,狗兒更像她的家人吧?後來,政府廢除了同伴動物不得隨災民登上救援交通工具的命令,動物保護團體與志工亦紛紛加入救援工作。
大自然的巨力之下,救援不易,甚至搜救人員在救人過程中殉職,令人扼脕!然而,如果訂定救援順序,而非現行「排除動物」的作法,並將動物救援組織與志工納入救災行列,也許張漢勳夫婦及忠狗們都不用犧牲。大狗在此困難的環境下,或可求生一至二日,待主人回來。然而,動物排除在救援之外時,主人也只能以性命換取牠們的機會了。感嘆之餘,希望未來防災救難署成立時,能正視同伴動物的價值及對人的重要性,將同伴動物救援納入正式勤務,以慰張漢勳夫婦及忠狗們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