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

動物關懷

 

湯宜之編
 
教育,是協會長年關注並不遺餘力推動的工作。只有教育,才能真正改善動物處境。
 
協會自1996年出版「小白、阿花何處去?──關懷流浪動物教師手冊」、「共享世界」教育影片及教師手冊、「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教育光碟及「鯨鯊全記錄」等,累積多年的教育經驗與豐富之教學資源。至2007年彙整編製了「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劃──國小教育多媒體教材」;2008年協會除舉辦北中南東四區種子教師研習外,更受邀參與高雄市政府之「灌溉動保、心動行動──動物保護生命教育校園宣導活動」,至各中小學校巡迴演講,並共同辦理種子教師訓練。
 
延續去年的努力,今年進一步與各地方政府與當地教育大學合辦教師研習,期培育更多種子教師,共同推廣動物保護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學習愛護動物、尊重生命之人道精神,並培養仁慈的人格。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劃活動報導系列一
 
今(2009)年持續動保教育扎根計劃,擴大合作單位,共同舉辦北中南東四區種子教師研習營:【北區】7/2至7/4三天與臺北巿動物衛生檢驗所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合辦;【東區】8/11及8/12兩天與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系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合辦;【南區】8/25至8/27三天與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與環境教育研究所,以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合辦;【中區】預計11月舉辦。期望帶動各地區對動保教育的重視。最後,感謝全聯福利中心之公益贊助,俾使活動順利舉行。
 
 
圖說:坐輪椅的小黑。2008東區研習參訪花蓮教育大學汪旺社,看到學生不放棄因車禍受重傷的小黑,並為狗兒製作輪椅代替癱瘓的後肢,令種子教師感動不已! 
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劃活動報導系列二
 
中區、東區、南區種子教師研習營紀實
 
(續文)
 
去(2008)年協會舉辦北中南東分區種子教師研習,而北及中區活動報導已於前(47)期刊載,本篇持續介紹南及東區之活動。
 
南區種子教師研習
 
南區種子教師研習為本會與國立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以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開幕式由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宗憲老師、與本會理事長傳道法師以及臺北教育大學環教中心主任陳建志老師致詞。共45位從台南、南投、嘉義、高雄、屏東的老師與教育工作者熱情參與。
 
除陳建志主任以「國民素養與野生動物保育──從保育類野生動物查緝談起」為題,闡述野生動物拒吃、拒買、拒養之意義與重要性外,更邀請楊姮稜博士(台灣動物與社會發展協會理事長)演講「孩子的動物朋友──兒童與同伴動物的聯結關係」。楊博士強調,兒童與同伴動物的連結關係是目前獸醫學界與相關動物團體所共同重視與關心的主要議題,這樣的關係引發兒童對動物的興趣、瞭解,進而照料與關心動物的生活和感受,除了讓孩子培養正確對待動物與負責任的飼養態度外,更重要的是,促發孩子尊重每一獨特的生命價值。
 
另外,安排學員踏訪台南南化獼猴爺爺林炳修先生,期能引發種子教師瞭解與思考台灣獼猴保育、國土開發與農民作物折損等各層次之社會議題。之後,參觀台南烏漆媽黑收容所,其為一群長期關心流浪動物的志工們所建立,以實踐人道關懷為規劃基礎。
 
東區種子教師研習
 
東區種子教師研習為本會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以及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中心共同主辦。共有20位從宜蘭、花蓮來的老師與教育工作者,以及花蓮動物權益促進會的成員參與。
 
除陳建志主任從整體生態環境觀點,向種子教師們說明人類飼養寵物帶來的生態環境和動物的浩劫外,另邀萬育維博士(前慈濟大學社工所教授/現任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東區督導)演講「人與動物之間的依附關係」,強調不離不棄是生命中的基本態度,鼓勵種子教師培養孩子與動物共感的能力,進而珍惜與尊重生命。
 
此外,安排參訪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汪旺社社團與花蓮縣吉安鄉流浪犬中途之家,期引導參與的種子教師觀察大學動物保護社團與公部門在介入流浪動物議題的差異,以及對解決流浪動物問題、社會、社區或校園之影響。(全文完)